熱門推薦

論如何學好中國傳統文化(四)

更新於 :2024-11-11 16:43

上期基本上把古文語法的難點都介紹了,即虛詞的用法、代詞賓語前置、詞性變換。今天講之是倒裝、狀語後置、定語後置、判斷句、被動句、省略。

 

「之」、「是」倒裝

古文中有一類倒裝,即用「之」或「是」字將賓語調換到動詞前。例如《左傳》:「唯余馬首是瞻」,若用白話講,應是「只看我馬頭的方向」。「唯余馬首是瞻」等於「唯瞻余馬首」,「是」在此無實義,只充當助詞。「惟命是從」也是這類賓語前置的例子,《史記·楚世家》寫道:「周今與四國服事君王,將惟命是從,豈敢愛鼎?」表示絕對從命。

《左傳》還有一例,既含「是」字倒裝,也含「之」字倒裝,即「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憂,惠之至也。」意思是「君主不擔憂自己流亡在外,而擔憂群臣,真是太仁惠了。」「亡之不恤」等於「不恤亡」,「群臣是憂」等於「憂群臣」。

此類倒裝往往適用於強調賓語的情況,同時可起到加重語氣的作用。造句時,如果不將賓語前置,並不違反語法;但一旦前置,請記得在賓語和動詞中間插入「之」或「是」。

 

(圖:Adobe Stock)

狀語後置

諸葛亮〈出師表〉有段相當著名的話:「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現代人講話習慣把時間或地點狀語放在謂語前,通常說「在南陽耕種」,一般不會說「耕種在南陽」;可以說「在亂世保全性命」,而不會說「保全性命在亂世」。但在古文中,你會經常看到介詞結構放在謂語後面。又如《論語》:「季氏旅於泰山」,季氏在泰山祭祀。

除「於」字狀語外,還有「以」字狀語和「乎」字狀語,例如《論語》:「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君能以禮待臣,臣自會以忠奉君。

 

定語後置

古漢語的定語後置句有點像英文的定語從句,都是將定語放在被修飾詞的後面。例如《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想尋找一位可以到秦國出使並回復的人,卻找不到。

其他例句:

蘇軾〈石鐘山記〉:「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能發出響亮聲音的石頭,到處都有。

張溥〈五人墓碑記〉:「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普天之下,能夠不改變志節的縉紳有幾個呢。

其結構通常為:中心詞(往往是名詞)+定語+者。有時中心詞和定語中間有「之」、「而」,有時不需要「者」。

 

(圖:Adobe Stock)

判斷句

現代人常用「是」字造判斷句,如「他是男生」、「她是台灣人」、「這是他的書」。而古文中的判斷句通常不寫「是」字,也不需要「乃」字。例如:

韓愈〈師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李清照〈金石錄後序〉:「右《金石錄》三十卷者何?趙侯德父所著書也。」

張溥〈五人墓碑記〉:「五人者,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逮,激於義而死焉者也。」

在主語後加「者」,並在句末用「也」即可。有時連「者」也不需要,如《孫子》:「此謀攻之法也。」

 

被動句

古文的被動句很多時候不需用「被」字,如《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信而見疑」,「見」即表示被動。此外還有無標誌的被動,乍看不易察覺,但再讀一遍或許就明白了,如杜牧〈阿房宮賦〉:「戍卒叫,函谷舉。」「函谷舉」即「函谷被攻佔」。

 

省略

古文常有省略主語、代詞以及「於」字的情況,應仔細閱讀,結合上文,否則極有可能一頭霧水。

 

介紹基礎語法的部份可以告一段落了,希望這兩期的總結能幫各位節約一些時間。

 

(圖:Adobe Stock)

經驗之談

筆者不敢談指導,只敢談經驗及整理前賢觀點。學古文幾乎沒有捷徑,最重要的是日積月累,堅持不懈。積累的過程中,我總結出以下幾條貼士。

1、分類整合辭彙

古文中的字詞太多了——天文詞、時間詞、古地名、植物名、器物名、官職、禮貌稱謂、時令、節日習俗、典故,以及今人不常用而古文常用的一些動詞、形容詞、通假字等,不妨分類積累。

如將通假字整理在一起並背會,例:「說」通「悅」,「女」通「汝」,「要」通「邀」,「闕」通「缺」,「反」通「返」等。這個沒有捷徑,只憑多讀多記,不過也有一點方法——閱讀文章時,每當感到某字在句中不順時,聯想與該字讀音相同的字,試著替換一下,看哪個字順,再查證,也許正是通假。清代王引之《經義述聞》有句話值得參考:「訓詁之要,在聲音不在文字。」

表示時間的詞也很常見,如「向」、「曩時」意為「以前」;「尋」意為「不久」,也有「經常」的意思;「少頃」、「俄」、「俄而」、「斯須」都表示「一會兒」;「朔」是每月初一日,也表示開始;「望」指每月十五日。同時記住包含這些詞的例句和出處,如「君子曰:禮樂不可斯須去身。」(《禮記》)

若想更好地理解古文,古時各學科的知識和辭彙都最好懂一些。有一本百科全書已相當完備,即明末清初文學家、史學家張岱撰的《夜航船》。此書共二十卷,分天文、地理、人物、考古、倫類、選舉、政事、文學、禮樂、兵刑、日用、寶玩、容貌、九流、外國、植物、四靈、荒唐、物理、方術二十部,囊括晚明以前的典故與歷史、自然與人文常識。例如什麼是九天、三光、七政、二十八宿、泰階六符,何謂兩都、三吳、三楚、三晉、四京、九邊、六關,誰是六佐、六相、八元、八愷、五臣、九官、八士、雲台二十八將、凌煙閣二十四人。

 

(圖:Adobe Stock)

其實,若熟讀《尚書》、《周易》、《禮記》、《詩經》、《春秋》、《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孝經》、《楚辭》、《史記》、《漢書》等三代至秦漢的經史或文學,再看後世文章便易懂,因為後世辭彙、典故、筆法、道德觀避不開這些書的影響。

 

2、必求甚解,必思原因

陶淵明〈五柳先生傳〉有句話:「好讀書,不求甚解。」不求甚解的態度無可厚非,但有些情況一定要求甚解,否則褒義讀成貶義,抑或張冠李戴,甚至差之千里。想必我們都尚未達到陶淵明的文化水平,得像幼兒學走路,一步一個腳印,哪怕一天只讀懂一句,也是有成就。古文之義未必只有唯一答案,如經學,有時要看漢儒鄭玄怎樣注,孔安國怎樣解,又要看宋儒朱熹怎樣注;如文學,讀韓愈文,既觀宋人孫汝聽如何解,亦觀近人吳闓生如何評。綜覽各家評註,上下求索,後出己見。

名家作文著史,用字、造句、謀篇極其嚴謹細膩,我們不妨也細緻入微地探究他們為何這樣寫。在此分享一個方法:讀懂原文意思後,試思考如果由我來執筆,以古文表達,不改變其事其義,會怎樣寫?再進行比較,找出自己和作者的差距。

 

(圖:Adobe Stock)

茲舉一例。魯僖公十六年春季發生兩起異事,有五顆隕石在宋國墜落,又有六隻鷁倒著飛過宋都上空。《春秋》寫道:「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戊申朔,隕石於宋五。是月六鷁退飛過宋都。」字面很容易理解,可是,為何不寫成「五石隕於宋」呢?《公羊傳》如是解釋:「隕石記聞,聞其磌然,視之則石,察之則五。」當時的人們先聽到有東西落下的聲音,因此跑過去看,發現是隕石,數過後才知有五顆。「隕石於宋五」以精練的文字最大程度還原現場。

形容詞「五」放在「石」和地點後面,為何下一句「六」卻放在「鷁」的前面?《公羊傳》說:「六鷁退飛,記見也。視之則六,察之則鷁,徐而察之則退飛。」目擊者漫不經心地抬頭看,先發現天上有六隻鳥;再觀察,原來鳥的種類是鷁;再仔細看,才發現竟然是倒著飛的。「六鷁退飛過宋都」復現了目擊者的觀察順序和內心活動。

為何記載石隕寫明日期,記載六鷁退飛卻只寫「是月」而不道明日期?《穀梁傳》說:「石無知之物,鶂微有知之物。石無知,故日之;鶂微有知之物,故月之。」石是無智慧的物體,不會自覺移動,所以容易確定石隕的時日;鷁是略有智慧的生命,飛得或快或慢,不能確定哪天過宋都,所以只寫明月份。

《穀梁傳》還說:「君子之於物,無所苟而已。石、鶂且猶盡其辭,而況於人乎?」君子記載事物是不會敷衍的,對石、鷁尚且如此嚴謹,何況記載人事呢?第一期提及「鄭伯克段於鄢」,就是記人事的經典佳例。

 

(圖:Adobe Stock)

經史以外的文章也可逐字逐句賞析,心中常問「為什麼他這樣寫」、「哪裡好」。但如果讀後即使冥思苦想,也想不出所以然,該怎麼辦呢?常看前賢評語以及文學理論,也能逐漸學會鑒賞。大家想必都知道《古文觀止》,此書成於康熙年間,自問世以來流傳很廣。學《古文觀止》時千萬別漏掉選編者的評語,若只明白文意並背誦,則等於浪費此書。除《古文觀止》外,另推薦幾本好書或評文:

魏文帝曹丕《典論·論文》

《典論》中的〈論文〉是中國文學史上首篇專論文學的文學批評。作者曹丕,我們都知道他是曹操的兒子、曹魏的開國皇帝,而他對文學的貢獻比做皇帝更大。錢穆曾說,中國歷史上純文學獨立價值之覺醒始於曹丕的《典論·論文》。

建安時代前,文章多是應用文,辭賦被視為小道,遠不能與治國平天下相提並論。然而曹丕〈論文〉認為:「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是以古之作者,寄身於翰墨,見意於篇籍,不假良史之辭,不託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於後。」亦揭櫫不同文體各有何特性,且文章以氣為主,作家的氣或陽剛,或陰柔,不是勉強達到的。原文為:「夫文本同而末異,蓋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備其體。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譬諸音樂,曲度雖均,節奏同檢,至於引氣不齊,巧拙有素,雖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此外,他也簡評了建安七子的文章。

 

(圖:Adobe Stock)

(南朝)劉勰《文心雕龍》

《文心雕龍》是中國第一部有嚴密體系的文藝理論著作,在世界文學史上也有很高的價值。想提升鑒賞與寫作水平,絕不可忽略此書。

中國古代文學可分為兩大類:無韻之文和有韻之文。在劉勰那時,無韻之文不稱為「文」,而稱為「筆」,「無韻者筆也,有韻者文也。」《文心雕龍》卷二至卷五論各類文體,前半論有韻之文,後半論無韻之筆,涵蓋各文體的性質和寫作要點。

卷六至卷十是最關鍵的部份,講創作和文學批評理論。劉勰先講「神思」、「體性」、「風骨」等精神、性情層面,而後才講到「章句」、「麗辭」、「練字」等細節,順序值得我們注意。

〈體性第二十七〉寫道:「氣以實志,志以定言,吐納英華,莫非情性。是以賈生俊發,故文潔而體清;長卿傲誕,故理侈而辭溢;子云沈寂,故志隱而味深……觸類以推,表裡必符。豈非自然之恆資,才氣之大略哉!」文章品質來自作者的情性,賈誼俊發,司馬相如傲誕,揚雄沉寂,內在的情性與外在的文章是一致的。〈風骨第二十八〉也強調外在必出自內在,思索怎樣作文前,要先有風和骨,所謂「怊悵述情,必始乎風,沈吟鋪辭,莫先於骨」;又曰:「能鑒斯要,可以定文,茲術或違,無務繁采。」若違背這些關鍵的原則,追求文采將會徒勞無功。我由此聯想到,中國傳統文學有一特徵或主張,即作品裡要有作者本人。《周易》說:「苟非其人,道不虛行。」原強調達到聖人道德標準的重要性,卻也適用於文學,若非其人,便無其文,風格或可模仿,文章永無替代。譬如,范仲淹是否去過岳陽樓,不重要;而去過岳陽樓的人,卻寫不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圖:Adobe Stock)

《文心雕龍》講具體寫作的部份,應留意〈章句第三十四〉。其中寫道:「夫設情有宅,置言有位」,不同內容各安排在合適的位置,注意詞句的次序;「夫裁文匠筆,篇有大小;離章合句,調有緩急,隨變適會,莫見定準。」不同篇章長短不同,造句有緩有急;「若夫筆句無常,而字有條數,四字密而不促,六字格而非緩,或變之以三五,蓋應機之權節也。至於詩頌大體,以四言為正……」分別講散文與詩頌,散文句式不固定,但也要注意緩急,四字句密而不促,六字句長而不散,有時可隨機切換到三字句、五字句。

句法靈活變化、控制緩急的技巧,任何時代作散文的人都可以參考。諸位不妨留意《史記》、《戰國策》以及唐宋八大家的文章,句法變化並非無緣無故。以蘇軾〈後赤壁賦〉為例:「予乃攝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虯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從「履巉岩」到「登虯龍」,連續用三字駢句,節奏緊促,與當時的景物和環境照應——山勢險峻,野草稠密,石頭像虎豹,樹木像虯龍。其後用六字駢句,稍作緩和。之後以散文長句「蓋二客不能從焉」收尾,更進一步舒緩,譬之音樂,好比淡出和漸弱的效果。

說回《文心雕龍》,〈時序第四十五〉可謂是從堯舜至南朝的一部文學史,〈才略第四十七〉專講對歷代名篇佳作的評論,如有相關興趣和需求,可專挑這兩篇看。

 

(圖:Adobe Stock)

下期介紹《昭明文選》和《古文辭類纂》等書。

 

Recent Posts

零售業工人普遍遭到暴力攻擊

安全錄像曝光了令人震驚的現象,針對快餐和零售業工人的暴力行為正在不斷升級。 Read More

8 hours ago

2024年澳電動車銷量將達11萬輛

澳洲電動車理事會(EVC)的最新報告顯示,澳洲電動車市場在2024年呈現穩定增長,預計全年銷量將達到11萬輛。 Read More

8 hours ago

對兒童有風險 Dusk 召回聖誕蠟燭

受歡迎的家居用品零售商 Dusk 正在召回其聖誕主題蠟燭,原因是人們擔心這些蠟燭可能對兒童造成致命風險。 Read More

12 hours ago

給澳大利亞學生下毒 台灣女子被控謀殺未遂

台灣一名楊姓女子涉嫌毒害來自昆士蘭州的一名學生,日前,被控謀殺未遂。 Read More

13 hours ago

華人兒童服裝店剝削工人 被重罰510萬

兒童服裝店Blue Sky Kids Land 及其兩名董事 Guo Dong Gu (顧)和他的妻子 Fei Rong Yang(楊) 因剝削四名中國移民、妨礙公平工作局的檢查而被罰款 510 多萬澳元。 Read More

13 hours ago

論如何學好中國傳統文化(七)

更新於 :2024-12-19 01:50 文/清簫   今天繼續講《古文辭類纂》。上期講了姚鼐在此書序目中所謂的神、理、氣、味、格、律、聲、色,這是序目里最關鍵的部份。下面我會結合該序目以及不同文體的範文,帶大家一起欣賞古文,提升鑒賞與寫作水平。古文有些寫法在現代依然不過時,取決於學者怎樣運用。希望能幫到大家。 《古文辭類纂》序目最關鍵的一段是:「凡文之體類十三,而所以為文者八,曰:神、理、氣、味、格、律、聲、色。神、理、氣、味者,文之精也;格、律、聲、色者,文之粗也。然苟舍其粗,則精者亦胡以寓焉。學者之於古人,必始而遇其粗,中而遇其精,終則御其精者而遺其粗者。」一是簡介古文分類,二是概述構成一篇文章的神、理、氣、味、格、律、聲、色。現在我們簡單回顧一下此書的13個文體類別:論辨、序跋、奏議、書說、贈序、詔令、傳狀、碑誌、雜記、箴銘、頌讚、辭賦、哀祭。這13類文體或許乍看難以理解,我們不妨進一步歸納,其實可以歸為三大類: 1、說理(論辨、序跋、奏議、書說、贈序、詔令) 2、記事(傳狀、碑誌、雜記) 3、抒情(箴銘、頌讚、辭賦、哀祭) 這樣是不是更加簡單清晰了?論辨、序跋、奏議、書說、贈序、詔令之文以理為主;傳狀、碑誌、雜記以事為主;箴銘、頌讚、辭賦、哀祭主寫情。透過姚鼐所列文體的順序,可知他認為學文應當先學議論文,後學敘事文,最後學對辭藻精美要求較高的抒情文。我們試分析他如此安排的原因:無論是否能成為文學家,都要條理清晰,明辨是非,所以議論文是基礎。記事文比議論文稍難一點,比如給一個人作傳,或寫墓志銘,至少要對此人的生平全面了解,並在諸多大小事中取捨,挑出最重要的事,且次序嚴謹,還要真實,所以很考驗功底。至於頌讚、辭賦、哀祭等重在抒情的文體,寫作難度更大,但即使寫得不好也沒關係,至少前面已經學會寫最重要的議論文和記事文。   (圖:Adobe Stock) 再來看《古文辭類纂》所選文章的朝代比例。其中,先秦文佔11%;兩漢文佔20%;六朝文佔1%;唐宋文佔59%;明文佔5%;清文佔4%。唐宋文比例最大,在唐宋文中,大多數都是八大家的作品,即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的文章。而六朝文比例最小。上期介紹過「桐城三祖」的文學觀,結合上期內容,各位想必不會對上述比例感到意外。… Read More

13 hou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