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

論如何學好中國傳統文化(三)

更新於 :2024-11-04 10:18

從本期開始聊古文閱讀理解和寫作。開場我先解釋三點:(1)我會盡量把本期內容講得通俗、有趣一些;(2)本期講古文閱讀的目的不是幫助讀者應對考試,而是純屬與同好分享,擺脫應試思維後可以學得更紮實、更快樂;(3)我們為什麼要重視學習古文。

研究中國古代的經史百家,最好閱讀原著,所以應該具備文言文閱讀能力。例如,一個非常喜歡古代史的現代人看不懂古文,此人獲取知識的來源主要是白話書籍和影片,或許不會學到假歷史,但這樣的學習較為被動。文史哲是很需要私人空間的領域,前輩可以帶我們入門,至於我們如何理解分析,發表怎樣的論點,需要每個人自己學會考據、思索和論證,從死材料中生出活眼光,不能人云亦云。若想獨自研究,總避不開古文。

以如何評價王安石為例,有人說他是賢相君子,有人說他是奸臣小人,甚至有人說他應該為北宋的滅亡負責。欲分辨這些觀點孰合理,孰牽強,只泛泛了解是不夠的。王安石的性格與思想、職場上與生活中的言談舉止、熙寧變法的背景與原因、變法的具體內容和利弊、新政的阻力和落實的難度、正負兩面影響、熙寧變法後發生的重大事件等,都得深入研究,要看許多古書,知道的越多,人物形象越趨近完整。單看完《宋史·王安石傳》仍不足夠,還得在宏觀層面了解北宋經濟、軍事、取士制度,以及變法前國家出現哪些憂患,王安石對皇帝提出哪些建議,這些可在《宋史》的〈食貨志〉、〈兵志〉、〈選舉志〉找到。若想了解王安石政治主張之外的思想,還得讀《臨川先生文集》,從中可發現其許多值得欽佩之處。和他有關的事也散落於《默記》、《石林燕語》等書中。這些書都是以文言寫成的,不一定都有白話翻譯版。具備古文理解能力,有助於擴大研究範圍,而不依賴白話解釋。

另有兩原因可證明古文閱讀的重要性:技巧層面,學好文言有助於提升白話文寫作水平;內涵層面,傳統文化中的道德觀都蘊於古文內,至今依然帶來許多啟發,有些佳作非常感人,這種共鳴是不適宜用白話隔斷的,任何轉述都無法代替原文。

 

(圖:Adobe Stock)

有人說古文很難,確實,不過古文的難點或許只有兩點:(1)不常見;(2)不常用。解決這兩大問題後,想必會打開新世界的大門。試想,華人到美國、英國或澳洲等英語國家留學期間,怎樣快速提升英文?雖然此前雅思考過了,但如果天天跟華人聚在一起講中文,那麼英文口語很可能停滯不前。相反,如果課外時間經常和同學用英語聊天,那麼口語可能進步很快。寫作也是同樣的道理,經常讀英語資料,每學期寫英語論文,就是練習的過程。現代人學漢語文言,主要缺少閱讀量和使用的機會;抑或雖讀過不少古文,但平時不寫。如果各位有興趣提升古文水平,不妨養成寫雙語日記的習慣,一篇用白話,一篇用文言,住在英美澳的朋友們還可以嘗試三語日記,加上英文練習。寫和朋友旅遊的經歷、電影觀後感,都好。也許你會發現,在表達方面,古文比白話更有優勢。

口語思維和文言思維間的切換確實不易,然而,中古以後的古人寫作也不容易,因為口語語法變了,而書面語依然保持上古語法。古代漢語可分為三個時期:上古(先秦兩漢)、中古(魏晉南北朝和隋唐)、近代(宋元明清),漢代之後的書面語已脫離了口語,可貴的是,期間有數不清的人們將上古之文傳承下來,因此,我們才能看懂古老的文獻。古人代代繼承先秦兩漢的語法,使具有修身與修鍊內涵的聖賢書得以存於世間,使文明未曾中斷,真的很了不起。感性上,我很喜歡傳統文化和古文;理性上,我也認為自己有使命幫助更多人走近傳統文化,希望古代的佳著不被埋沒。

 

(圖:Adobe Stock)

基礎一旦牢固,後面的路就會舒坦一些,學古文的基礎有兩部分,一是明白字義,二是掌握語法。許多漢字是一字多義的,之所以看不懂一句話,很多時候是因為不知某字在那一語境中的意思,若能記住一個單字的各個解釋,長期積累,閱讀古文自然不會吃力了。例如「履」字,我們都知道它有「鞋子」的意思,而在古文中,它也可以指「領土」,如《左傳》:「賜我先君履,東至於海,西至於河」。此外,「履」也可作為動詞,有「踏」的意思,如《詩經》:「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另外「履」還可解釋為「實行」,現代人常說「履行」,這一義仍在用。《禮記》說:「處其位而不履其事,則亂也。」不需白話翻譯,現代人也能看懂。「履」還有「居」的意思,如《莊子》:「而愚知處宜,貴踐履位。」

漢字可分為實詞和虛詞。上述「履」就是實詞之一,動詞、名詞、形容詞都屬於實詞。接下來重點講虛詞,掌握古文中常見的虛詞後,搭配實詞,差不多能造出簡單的句子了。

限於篇幅,寥舉數例。

 之

眾所周知,「之」在名詞前有時等同於「的」。然而,「之」在古文中有一類情況,乍看像「的」,卻不能翻譯成「的」,通常位於主語和謂語中間,但不構成句子,而是構成偏正片語。例如:

《論語》:「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在現代漢語中,我們不會說「不要擔心別人的不了解自己」,而是說「不要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在此「之」不適合譯為「的」。本來「人不己知」就是一個完整的句子,但加入「之」後,該句變成了片語。前面有動詞「不患」,於是「人之不己知」成為賓語。

 

(圖:Adobe Stock)

韓愈〈師說〉:「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可譯為:「我要學的是道,哪管老師年齡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我們來分析「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這句話,本來「其年先生於吾」、「其年後生於吾」已經是完整的句子,因放在「庸知」後,變成賓語,所以要在「其年」後加「之」。

同樣在〈師說〉中,還有一句:「師道之不復,可知矣。」意思是「由此可知師道不復」,應在「師道」和「不復」間加「之」。

又如《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患秦兵之來」。

意思是擔憂秦軍來犯,「秦兵來」本就是完整句,因成為「患」後面的賓語,所以要加「之」。

以及柳宗元〈捕蛇者說〉:「豈若吾鄉鄰之旦旦有是哉!」

意思是:「怎像我的鄉鄰們天天都有危險!」此句也應在片語中的主語後加「之」。

(圖:Adobe Stock)

 

另一類情況是「之」字片語不作賓語,例如:

《莊子》:「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

「水之積」是「不厚」的主語。

《禮記》:「爾之愛我也不如彼!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

譯文:「你愛我不如他那樣愛我!君子愛一個人,會成全他的美德;小人愛一個人,則依順他,使他苟安。」「爾之愛我」、「君子之愛人」、「細人之愛人」都應該保留「之」。

〈師說〉:「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結構與上述例句相似。

又如張溥〈五人墓碑記〉:「然五人之當刑也,意氣揚揚」。

〈捕蛇者說〉:「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

還有一種情況,前者是後者的原因,或後者是前者的原因,前後兩句都在主語和謂語間加「之」。

如王安石〈讀孟嘗君傳〉:「夫雞鳴狗盜之出其門,此士之所以不至也。」意思是:「雞鳴狗盜的人都出在其門下,所以士都不願意來。」「雞鳴狗盜出其門」是句子,在此應變成「之」字片語,寫為「雞鳴狗盜之出其門」。後一句不寫「故士不至也」,而寫「士之所以不至也」。

有時「之」字片語不充當句子中的主語或賓語,語氣激動,表達感嘆。例如:

《史記·項羽本紀》:「天之亡我,我何渡為!」

 

(圖:Adobe Stock)

以上是對「之」字片語的簡介,下面講「之」的其他用法。

「之」也可以當連詞,相當於「與」、「和」,例如《呂氏春秋》:「樂之弗樂者,心也。」

「之」也有「如果」的意思,如《尚書》:「邦之臧,惟汝眾;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罰。」可譯為:「國家如果治理得好,是你們的功勞;如果治理得不好,是我一個人的錯。」

「之」有時等同於「則」,如《呂氏春秋》:「故民無常處,見利之聚,無之去。」

「之」充當介詞時可解為「於」,例如《大學》:「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意思是「人們對於自己所親愛的人容易偏愛」。

「之」也可以用作代詞,相當於「此」、「彼」、「他」,因許多華人皆知,茲不詳述。

 

(圖:Adobe Stock)

「心不在焉」是現代人常用的成語,該成語中的「焉」是代詞,在古文中也常看到「焉」用作代詞的情況。它有時也是介詞加代詞的集合體,等同於「於此」,如《荀子》:「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問句中也常出現「焉」的身影,有時是詢問處所,如《列子》:「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有時相當於「豈」,如《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且夫齊楚之事又焉足道邪!」

下面著重講閱讀難度較高的一種用法,即「焉」有時是賓語前置的標誌。

如《左傳》:「我周之東遷,晉、鄭焉依。」

「晉、鄭焉依」等於「依晉、鄭」,周室東遷,依靠晉國和鄭國。

《左傳》還有一例:「安定國家,必大焉先。」

「必大焉先」等於「必先大」,「大」在此不是形容詞,而指大族,「必大焉先」即「一定優先照顧大族」。

 

(圖:Adobe Stock)

現代華人經常用「其」,多數情況是第三人稱代詞。以下重點講現代文中不常見而在古文中容易遇到的字義。

1、如果。《荀子》:「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漸之滫」意思是「如果把它浸泡於臭水中」。

2、可能。《禮記》:「君子曰終,小人曰死。吾今日其庶幾乎?」君子之死稱為終,小人之死稱為死,子張問道:「我大概可以被稱為『終』吧?」《論語》:「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意思是:「若沒有管仲,我恐怕已經披髮左衽了。」

3、難道。韓愈〈祭十二郎文〉:「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4、表現期望的心理,可譯為「應該」。《戰國策》:「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

5、或,還是。《史記·趙世家》:「秦誠愛趙乎?其實憎齊乎?」

6、將。《左傳》:「五世其昌,並於正卿。」到第五代將會昌盛,當上正卿級別的官。

7、發語詞,不必翻譯。

其他虛詞還有而、矣、也、乎、哉、者、夫、蓋等,或許大家已經很熟悉了,故不在此講解。

 

(圖:Adobe Stock)

語法

虛詞的使用已涵蓋一部分語法,如上文的「之」字片語。古文語法太多,一兩篇文章講不完,以下挑選要點介紹。

代詞賓語前置

上文提到《論語》「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現在講為何不說「不知己」,而說「不己知」。這是典型的否定句中的代詞賓語前置,「己」是代詞,要調到動詞之前,所以「己」在「知」的前面。前置有兩個條件:(1)否定句,常會看到「不」、「未」、「莫」這類字;(2)賓語是代詞,如「己」、「我」、「之」、「汝」、「是」等。「人」不屬於代詞,不必前置,所以《論語》說「患不知人也」,而非「患不人知也」。另外,「子」不屬於代詞,而是尊稱,所以也不能前置。

例句如下:

《三國志·諸葛亮傳》:「時人莫之許也」。

蘇軾〈黠鼠賦〉:「望道而未之見也」。

《新唐書·藩鎮魏博列傳》:「自以為廣大繁昌莫己若也。」

另一類代詞賓語前置出現在疑問句中,疑問代詞應調到動詞或介詞之前。常見的疑問代詞有:「何」、「誰」、「奚」、「胡」、「曷」、「安」、「焉」等。如「以何」變為「何以」,「與誰」變為「誰與」。

例句如下:

《史記·項羽本紀》:「不然,籍何以至此。」

《左傳》:「臣實不才,又誰敢怨?」

范仲淹〈岳陽樓記〉:「微斯人,吾誰與歸?」

《莊子》:「彼且奚適也?」

《詩經》:「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

 

(圖:Adobe Stock)

詞性變換

詞性靈活變換是古文的一大優勢。今人給不同漢字貼上名詞、動詞、副詞、形容詞等固定標籤,然而在古代,一詞多性非常普遍。我們不該局限於字詞現在的常見義,不妨嘗試復原古人造句的思維。

例如我們說給某山取個名字,「取名」、「起名」、「命名」都是動詞,而「名」本身就可以當作動詞用,不必說「為……起名」。蘇軾〈石鐘山記〉有句話:「而此獨以鍾名」,其中「名」就是動詞,以鍾命名這座山。

再舉數例。「蹤跡」既是名詞,也可以是動詞,它有「找尋」的意思。《明史》述鄭和下西洋的原因時,寫道:「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這裡「蹤跡」作動詞。

「手」既是名詞,也可以是副詞,如文天祥〈指南錄後序〉:「道中手自抄錄」,在路上親自動手抄錄。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寫道:「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讎也」,「先」和「後」在此不作形容詞,而作為動詞。

還有一種類型,認為某人奇特,說「奇之」即可。如《三國志·王粲傳》:「獻帝西遷,粲徙長安,左中郎將蔡邕見而奇之。」

實在不勝枚舉。下期我會繼續介紹語法,並與各位一同鑒賞古人的佳作。

 

(圖:Adobe Stock)

 

Recent Posts

政府公布16 歲以下社交媒體禁令適用於哪些平台

11月21日,聯邦政府已向議會提出新法律,禁止 16 歲以下兒童使用社交媒體。被發現系統性違反這些法律的大科技公司將被處以 5000 萬澳元的罰款。 Read More

20 hours ago

「對盟友的敵視行為」——前以色列部長遭澳洲拒簽

以色列前內政和司法部長艾耶萊特·沙凱德被拒發赴澳簽證,理由是「品格原因」,這給阿爾巴尼斯政府與以色列的關係蒙上了新的陰影。 Read More

20 hours ago

澳洲信號局發布年度網路威脅報告

澳洲信號局(ASD)發布的《2023—2024年度網路威脅報告》稱,澳洲的政府、關鍵基礎設施、企業及個人正面臨來自惡意網路行為者的多重威脅,這些威脅包括間諜活動、破壞性攻擊和經濟勒索,其中外國政府扮演了重要角色。 Read More

20 hours ago

悉尼警察被歹徒刺傷胸部

周四(11月21日)午夜時分,在悉尼西部巡邏的一名警察被一名男子刺傷胸背,傷勢嚴重。 Read More

20 hours ago

澳洲郵資又要上漲 ACCC 徵求公眾意見

澳大利亞人可能很快就會支付更多費用來寄送信件,澳大利亞競爭和消費者委員會(ACCC)周五(11月22日)表示,澳洲郵政提議從 2025 年中期開始將基本郵資提高 20 澳分。 Read More

20 hours ago

馬斯克抨擊澳洲社交媒體禁令 稱之「後門控制」互聯網

億萬富翁馬斯克將矛頭指向了澳大利亞新出台的一項立法。該立法禁止 16 歲以下的人使用社交媒體,目前正在接受聯邦議會的審查。 Read More

20 hou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