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難以扭轉在歐美市場上的失敗命運

習近平此次訪歐旨在扭轉中歐貿易關係,尤其針對歐洲對中國補貼政策的關切。
新聞 • 資訊

更新於 :2024-05-12 06:29

5月10日晚,習近平帶著夫人登上專機離開布達佩斯返回中國,中共官媒人民日報報道稱:習近平主席出訪歐洲是「不虛此行,也不負眾望」。法新社的評論卻認為,雖然習近平受到了「皇室般的歡迎」,但實質上幾乎沒有什麼突破,歐盟對中國的不信任看起來有增無減。

習近平此番訪問歐洲,表面上是討論烏克蘭問題,而真正的目的是試圖扭轉歐洲與中國緊張的貿易關係。習近平分別訪問了在中美之間搖擺不定的法國以及與中國關係非常緊密的塞爾維亞和匈牙利。

近年來,國際普遍關注的焦點是中國各大企業在政府的經濟規划下,實施破壞國際市場及控制世界的意圖。其中最突出的方面是中共當局對電動車等綠色行業給予巨資補貼、中國製造業「產能過剩」並以廉價產品傾銷全球,佔領國際市場,扭曲市場價格。這不僅破壞了公平的國際競爭力,也嚴重打擊了歐美的製造業。歐美也因此出現了失業率增加,貿易赤字上升等問題。

針對中共當局壟斷國際市場的意圖,歐盟推出《外國補貼規則》(Foreign Subsidies Regulation, FSR),並於2023年7月12日正式生效,其宗旨為歐盟能有效打擊因領有外國補貼而具不公平競爭優勢之企業,以保護歐盟市場公平競爭。

同年十月,歐盟委員會宣布,開始調查中國政府向其電動汽車製造商提供的巨額補貼,這些補貼讓中國電動車業者得以在歐洲市場上壓低價格。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認為,電動汽車在歐盟減少碳排放的戰略中發揮著關鍵作用,「但是現在,世界市場上充斥著廉價的電動汽車。由於巨額的公共補貼,電動汽車的價格被人為地壓低了。」

相關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為958.7萬輛,銷售949.5萬輛,產銷量連續9年世界第一。其中,出口120.3萬輛,同比增長77.6%,歐洲市場佔38%。

據日經新聞調查,在五千多家中國上市公司中,2023年上半年獲得中共政府補貼的前十大企業中,有五家是電動車或電動車電池製造企業,且補助金額均逐年倍增。其中,比亞迪獲得補貼17.8億元人民幣,年增長近3倍。

美國智庫戰略與研究中心(CSIS)推估,中共政權投入1730億美元,用來補貼新能源汽車企業,希望佔據該產業的主導地位。

分析認為,中共政府通過政策性補貼,做大行業,並在國際市場上「搞低價傾銷,事實上就是要打敗外國的競爭對手。不賺錢,也要銷售,也要賣——就是為了把對手打垮。打垮對手以後,中共當然希望壟斷市場,壟斷天下。」

美國南卡大學艾肯商學院講座教授謝田表示,「中共一旦壟斷了國際市場,一定會把價格再提上來。到那時,其它國家的汽車產業已經被它摧毀了,大家可能都沒機會反擊了——這就是中共的手法。」但是,「這是歐美不能接受的。」

今年2月16日,位於布魯塞爾的歐盟總部宣布對世界第一大軌道交通設備製造商中國中車公司旗下子公司是否涉嫌接受中國國家補貼、扭曲歐洲市場一事展開調查。

調查針對中國中車公司旗下的青島四方機車車輛有限公司,該公司參與了保加利亞政府的公開招標,涉及20輛推拉式電動列車,以及這些列車在15年期間的維修,市值約6.1億歐元。

根據新法規,當歐盟公開招標的估值超過2.5億歐元時,參與招標的企業要向布魯塞爾通報參與歐盟的公開招標,同時向布魯塞爾通報是否在最近三年中享受了至少400萬歐元的外國財政補貼。

繼電動汽車和鐵路列車之後,中國太陽能企業也遭調查。歐盟總部認為,這些企業涉嫌接受政府補貼,以不公平的低價太陽能電池板扭曲歐洲市場競爭。

據歐盟總部稱,歐盟97%的太陽能電池板都是進口的,而大多數亞洲大國則依賴進口。全球嚴重的供應過剩和大量進口使歐洲製造商面臨巨大壓力。

中國各大企業在中國政府的補貼下實際實施的是社會主義式的計劃經濟,國內消費不足,「過剩產能」成為了必然結果,而「過剩產能」所產生的負面影響力卻讓中國以外的全球來承擔。

4月17日,拜登呼籲大幅提高對中國鋼鐵、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板及鋁產品的關稅,以遏制中共傾銷過剩產能。其中還可能提高對醫療設備徵收的關稅。

習近平訪問法國就是試圖通過法國總統馬克龍一起解決這些超級棘手的問題。

5月6日,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法國總統馬克龍邀請下,與習近平進行三方高峰會。歐盟對中國動用反補貼調查等多項政策工具,成為近期歐中關係緊張的熱點,也是習近平的心頭之患。

馮德萊恩就此向習近平提出,中國如果公平競爭,對所有人都有好處,但同時歐盟為了保護自身經濟和安全,將不會在做出強硬決策時動搖。

但習近平在回應馬克龍及馮德賴恩的話時表示,中國新能源產業在開放競爭中「練就了真本事」,中國不存在產能過剩問題。令西方遺憾的是,習近平並沒有在歐洲關注的貿易問題上作任何退讓。

5月10日,中國歐盟商會公布一項調查顯示,隨著中國對歐洲企業投資的吸引力逐漸減弱,東盟已成為資金轉向的主要受益者,其次是歐洲、印度和北美。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正在喪失最佳投資國的地位。

由於歐盟和美國對中國工業產能過剩,以及試圖通過向全球市場充斥廉價產品(包括電動汽車和鋼鐵)來重振其經濟增長的做法,表示不滿。加大了對中國貿易和經濟行為的打擊力度。許多西方企業正在尋求規避地緣政治風險並轉向東南亞和歐洲。

彭博社說,企業目前正在轉移投資,以減輕中國與其他國家「脫鉤」的影響,並在其他地方尋找機會。

報道稱,今年早些時候,只有13%的受訪企業將中國視為投資的首選目的地,這是自2010年有記錄以來的最低水平,低於2021年的27%。

超過三分之二的受訪者表示,2023 年在中國做生意變得更加困難,而建築行業的情況尤為嚴峻,他們表示,隨著中國房地產危機導致建築活動放緩,競爭環境更加有利於國內競爭對手,外國公司均受到不平等待遇。

事實上,中國的經濟發展,歐洲的企業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勞。2022年,中國一度成為歐盟最大的貿易夥伴,超越了美國,英國則排在第三位。歐盟統計局表示,歐盟與中國的貿易總額在2020年達到5860億歐元,與美國的貿易總額則為5550億歐元。歐盟對中國出口額增長2.52%至2025億歐元;與此同時,自中國進口額增加5.6%至3835億歐元。

但這樣的好景卻因歐盟凍結《歐中全面投資協定》而結束,並一路走向低谷。

《歐中全面投資協定》的談判始於2013年11月底,當時中共當局繪製的美好藍圖吸引了全球各國企業紛紛湧向中國投資。在外企投資下,中國經濟獲得猛烈發展,不但營造出「國富民強」的繁榮景象,還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僅次於美國,日本屈居第三。

歐盟不想失去這樣一個改變中國的機會,他們天真地認為,大範圍投資中國,既能讓歐盟在經濟上獲利,也能推動中國社會走入民主化。《歐中全面投資協定》談判前後持續了七年,協定的主要內容包括四個方面,從根本上是為了減少歐洲投資者在中國投資的不確定性。

1)保證相互投資獲得保護,尊重知識產權,確保補貼透明性;

2)改善雙方市場准入條件;

3)確保投資環境和監管程序清晰、公平和透明;

4)改善勞工標準,支持可持續發展。

正當歐盟與中國的合作關係邁向黃金時代,並有取代美國之勢時,中國的全球計劃也走向高潮。

2015年5月,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公布了一個《中國製造2025》戰略目標,這個雄心勃勃的政府目標旨在更新工業領域,包括自動化、微晶元和自動駕駛汽車等,以確立中國在這些領域的國際競爭力。

就在此時,美國出了個總統川普,川普上台之後,立即拉開了美中貿易戰。美國政府認為中國「偷竊美國智慧財產權和商業秘密」,所謂《中國製造2025》涉及的國際貿易採取了不公平的做法,例如政府補貼和強制美國技術轉讓到中國,以協助中國企業在多個科技行業取得競爭優勢,從而損害了美國的利益,更涉及美國的安全。

川普要求美國貿易代表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中提高徵收關稅,以縮短美中貿易逆差。

2018年4月,美國商務部宣布展開調查,以確定從中國進口的部分鋼輪產品是否在美國傾銷以及中國生產商是否接受不公平補貼問題。

為了阻止中國產品傾銷美國攪亂美國市場,美國還對中國進口的鋼鐵及鋁箔產品徵收高額的反傾銷稅。為了國家安全,川普切斷了中國電訊業巨頭華為從商業渠道獲得晶元的能力。

美中貿易戰打亂了中國的全球計劃,中共當局更加積極靠攏歐盟,一心做著中國夢的時任歐盟領袖並沒有因為美中貿易戰而警覺。

2020年12月30日,中國黨魁習近平在通過視頻連線與歐盟領導人及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馬克龍通話後,雙方就簽署《歐中全面投資協定》作最後工作。

就在此時,中共內部外泄一份機密文件,文件顯示,自2017年底以來,在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下令打擊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的政策和措施背景下,新疆當局嚴重侵犯了維吾爾族和其他主要以穆斯林為主社群的人權,其中包括嚴格限制宗教自由、強迫勞動、關押再教育營、強迫絕育,以及對維吾爾族資產的破壞。

2021年3月22日,美國、英國和加拿大3國外交部長發表聯合聲明,批評中國政府針對新疆穆斯林和少數族裔的壓迫行為,並指相關侵犯人權的證據確鑿。

聲明表示,來自衛星影像、目擊者證詞和中國政府的內部文件,顯示中國侵犯人權的相關證據確鑿,他們將繼續團結站在一起,揭露中國違反人權的行為,團結一致共同為在新疆受迫害的人發聲爭取正義。聲明還呼籲北京停止打壓新疆維吾爾族、少數族裔和宗教團體,並釋放被任意拘留的人。

同一天,歐盟外交部長在布魯塞爾舉行會議,以侵犯人權為由通過對中國官員的制裁案,遭制裁的官員和機構分別是中共新疆自治區黨委前政法委書記朱海侖,中共新疆自治區黨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王明山,新疆建設兵團政委、新建集團董事長王君正,新疆公安廳廳長陳明國和新疆建設兵團公安局。

中囯政府立即提出反制措施,宣布制裁歐洲多國議員與學者。中共此舉引發歐盟整體憤怒,歐盟通過一份決議,決議稱歐盟對中國的制裁針對的是侵犯人權的行為,以國際法中合法與相適應的措施為基礎。中國的制裁缺乏任何法律依據,武斷且完全沒有根據,針對的是對其侵犯人權行為的批評,這種制裁顯然是企圖阻止歐盟繼續就中國違反人權的行為採取行動。

2021年5月20日,歐洲議會以599票贊成、30票反對、58票棄權,通過凍結《歐中全面投資協定》的批准程序。

就這樣,歐盟最終在經濟利益與人權保障之間選擇了人權。中歐經濟全面合作的美夢也宣告結束了。

也就從那時開始,歐盟重新審核一個獨裁政府控制下興起的中國製造業對全球的影響。

根據經合組織2020年公布的資料,中國製造業產值佔全球比率35%,排名第一,是美國為首的其他九個製造業大國的總和。如果其內部消費不振,產品全球傾銷,對全球產業、經濟以及政治生態造成的衝擊可想而知。

華爾街日報日前報道說,隨著中國電動車,機械、消費者電子產品等廉價商品再度大量湧入外國市場,美國與全球經濟正遭受一場「中國衝擊」,而這次的衝擊與上次不同,上次只是低價的生活用品,而這一次,中國正在電動車、複雜機械、電腦晶片等高價值產業領域做不平等的競爭。

法國世界報也發文稱「美國和歐洲正面對中國工業海嘯」。

除了美歐本土經濟遭到中國製造的衝擊外,身在中國的外企日子也不好過。

在經歷了多年的新冠疫情干擾和「清零」限制後,歐美投資者的信心和樂觀情緒受到嚴重影響,而去年7月1日正式生效的中國《反間諜法》更讓許多在華外企都感到緊張和擔憂,因為該新法擴大了國安單位的執法權力,同時增加了政府搜查和實施出入境禁令的權力。外國企業和個人可能在新法下面臨更多法律風險。

代表大約1700家在華歐盟企業的「中國歐盟商會」去年9月發布調查報告稱,50%的歐洲公司認為在中國開展業務存在「障礙」,62%的公司表示失去機會,11%的歐洲企業將其目前在中國的投資移至他國。

德國的歐中問題專家史明對自由亞洲電台表示,歐洲企業在中國大多為實體經濟投資,因此撤離中國市場損失會非常大,但在中國經濟疲軟、政治環境愈加惡化的背景下,外商已義無反顧走上撤資一途。

習近平歐洲之行,試圖在歐洲挽回影響力的可能性已經微乎其微,歐盟對獨裁者掌控的中國失去了信心,未來世界將是民主國家聯手合圍中國,中國經濟將步入凜冬。

展開評論
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