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叮,It』s tea time!🔔下午茶時間到啦!
忙忙碌碌了一整周,找一個悠閑的周六午後跟好友們在美好的環境里一邊吃著茶點一邊敘敘舊還有比這更愜意的事情了嗎~
下午茶小知識科普☕️:
傳統的英式下午茶茶點塔主要分為三層,從上往下的第一層是甜點,第二層是司康餅配上奶油和果醬,最後一層是咸點(一般是一口三明治)
吃茶點的禮儀🍰:從下往上吃,先咸點後甜點,司康餅的奶油和果醬應該一起吃而不是分開吃
喝茶的禮儀:可以攪拌茶,但是最好不要弄出聲響
著裝要求👔:簡單得體即可 Smart Casual為主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了7家悉尼最精緻的下午茶
在這裡你可以欣賞到從CBD一路蜿蜒到North Head的迷人海景,碧海藍天搭配上潔白的桌布和精緻的食器,彷彿置身於海島上的高級度假村內
在如此宜人的景色里享受美味的下午茶點簡直太享受了!不僅有美景,當然還有美食,這家下午茶是The Tea Room品牌旗下的一家分店,食物和茶的品質那可是都是絕對有保證!單是茶的種類就能讓你眼花繚亂,從傳統英式紅茶到清淡的綠茶,再到香味十足的果茶,你想喝的茶這裡全都有!
他們家最出名的就是司康餅,要知道司康餅可是傳統英式下午茶的靈魂!鬆軟的司康餅配上香醇的奶油和天然草莓醬,簡直美味一百分!
地址:Suakin Drive, Mosman
營業時間:Mon-Wed 10am-5pm Thu-Sun 10am-2:30pm
價位:人均 $55-70
悉尼柏悅酒店上榜的理由很簡單,裝修一流,景色一流,食物一流有著能清楚的看到悉尼歌劇院的無敵景觀,而且不是俯瞰!
伴著悉尼港的落日餘暉,品嘗著五星級酒店主廚出品的精品下午茶套餐,實在是極致的享受。分分鐘就讓你以為自己是來悉尼度假享受生活的人,而不是一個辛苦的上學/上班🐶
這裡的下午茶餐點不僅有傳統的司康餅配奶油草莓醬,還有健康又新穎的橄欖瑪德琳小蛋糕。在茶的選擇上也是傳統和創新並行,既有傳統的早餐紅茶和伯爵茶也有酒店特別選擇的果茶花草茶。
其中最特別的就是獨創的Ovvio Paddington茶由檸檬草、甘草和姜搭配而成,喝起來感覺似酒又不是酒的花草茶。
地址:7 Hickson Rd The Rocks
價位:人均 $55-70
在悉尼就一定要去QVB喝一次下午茶,因為那裡的氛圍,實在是太好了!簡直滿足你一切對英式下午茶的幻想,舊世界的繁華彷彿都濃縮在這個房間里了
挑高的天花板和金碧輝煌的水晶吊燈,金絲鑲邊的陶瓷餐具和精緻的茶點,QVB Tea Room里的每一個細節都能讓你覺得不虛此行。這家下午茶還是有著『世界禮儀皇后「之稱的達利女士(Juna Dally-Witkins)的最愛,茶室內著裝得體優雅的老奶奶們更是為整個氛圍加分。
地址:QVB
營業時間:Mon-Sun 10am-5pm
價位:人均 $50-70
提起鄉村俱樂部,腦海中是不是就浮現出了英國紳士和太太們在鋪著果嶺草的郊外莊園里聚會的畫面。
這家坐落在Vaucluse地區的歷史建築內的下午茶,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置身於1827年建的哥特式建築和鬱鬱蔥蔥的花園內,一瞬間就感覺自己像是穿越到了19世紀的英國鄉村。
這裡的菜單當然提供的也是非常有英式鄉村風格,從煙熏三文魚三明治到草莓奶油撻和司康餅,簡直就是傳統英式下午茶的標配。
茶雖然種類繁多但是還是偏傳統,沒有什麼花里胡哨的果茶搭配,只有紅茶綠茶和花茶三大類共21種。(而且都是用澳洲品牌T2的茶哦)下午就想喝點小酒的朋友也不用擔心,下午茶套餐里還包括一杯新州本地產的氣泡酒哦🥂~
地址:Wentworth Rd, Vaucluse
營業時間:Wed-Fri 10am-4:30pm Sat-Sun 8am-4:30pm
價位:人均 $55-70 去之前記得上網預約哦~
又是一家五星級酒店下午茶!這家下午茶位於悉尼市中心一棟被列入歷史遺產保護的三角形建築裡面,雖然歷史悠久但並不是一成不變。提供的服務可是十分的與時共進了,緊跟這一代人的健康食品熱潮。
這家五星級酒店的食材可就特別了!這裡所有的甜點都是Glute-free和Vegan的,谷蛋白過敏和素食主義者的朋友們來這裡都可以放心大膽的吃。
除了傳統的無麩質司康餅和小蛋糕,在這裡你還能吃到家裡絕對做不出來的蔓越莓果醬撻、檸檬奶油撻、和一聽就很天然的甜菜根巧克力蛋糕。
地址:27 O』connell Street
營業時間:每天 10am-4:30pm
價位:人均 $49-$69
有小孩的家庭不妨帶著自己家的小朋友去體驗一次英國皇室風的下午茶👸🤴~在悉尼的英國老牌酒店-朗廷酒店的下午茶套餐能讓小朋友體驗一把當小公主小王子的機會哦~
在爸爸媽媽們享受傳統英式下午茶(Royal Tiffin Tea)的同時,朗廷酒店會給小公主和小王子們送上可愛的👑王冠形狀餅乾、蔓越莓果凍杯和棉花糖做的小戒指!簡直太可愛了!
地址:89-113 Kent St Sydney
營業時間:12:00pm-5:00pm
價位:人均$70-100 小朋友$45
這家茶屋位於岩石區附近Mosman區內的一間上世紀20年代建造的高爾夫球俱樂部內,能一邊品常特色甜點一邊坐在露台內看著港口的船隻來來往往。
👆他們家的茶點種類繁多,而且十分有特色。點心塔的第一層放著異域風情十足的摩洛哥橙杏仁蛋糕和焦糖巧克力蛋糕(一聽就感覺是幸福的味道!!)咸點是雞肉龍蒿手指三明治和三文魚撻。最特別的是製作三明治的麵包,不是用普通的白麵包而是用了多種穀物的棕色麵包。聽說這個麵包幾乎跟蛋糕一樣軟,而且三明治分量十足!!
地址:1109 Middlehead Rd, Mosman
營業時間:
價位:人均 $45-55
我們的口號是,做悉尼最精緻的豬豬女孩🐷!趕緊收藏起來,拉上小夥伴一起去探店吧!
文章來源:悉尼生活資訊
澳洲年底前將推出了全新的「國家創新簽證」(NIV),取代目前的「全球人才獨立計劃」(Global Talent Independent Program)。新計劃旨在吸引全球的各行業高技能人才,特別是在關鍵領域擁有卓越成就的專業人士。 Read More
新州警察局局長凱倫·韋伯威脅說,如果由於鐵路罷工導致觀看煙花人群的安全無法保證,她將建議取消悉尼標誌性的新年前夜煙花表演。 Read More
12月15日,一個網名為「Ares」的中國遊客在「小紅書」上發布了三段使用無人機近距離拍攝澳洲海軍軍艦的視頻。引發了網路熱議和澳洲參議員Malcolm Roberts的關注。 Read More
更新於 :2024-12-20 03:12 12月初,三名台灣總統府當值憲兵因向中共特務提供機密遭到抓捕,之後中共滲透台灣網紅的種種跡象也被媒體爆出,再次引起台灣輿論對中共滲透及《反滲透法》界限的討論。 從中共誕生以來,統戰與滲透一直是中共非常重要的戰略手段,從未放鬆過。上百年來,其滲透能力堪稱登峰造極,幾乎就是無所不在、無孔不入、無往不勝。中共當局不僅依靠統戰與滲透成功地將國民政府趕到了台灣,還將全中國百姓拿捏得服服貼貼。 西方政客的幻想曾造就了中國經濟的快速崛起,中共的統戰與滲透也隨著中國製造的廉價產品全方位地蔓延到了世界各國,並順利地在各級政府、學術領域,甚至地方社團中埋下種子,打下了長期盤踞的基礎。 而散布在世界各國的台灣社團從來就是一個重災區,在民主環境里成長的台灣人並沒有天生的免疫力,一些單純的台灣人往往在有意無意間被利用了、被滲透了,被統戰了,卻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墮落在紅色的枷鎖之中。 每當人們提到中共的統戰與滲透就會聯想到特務與間諜,其實統戰與滲透的範圍極其廣泛,廣泛到不能簡單地用「間諜」的概念來分析論述。 比如說,一些有點影響力的台灣人常常會公開提醒台灣商人,不要在中共不喜歡的媒體上刊登廣告,或避免發表支持台灣政府的言論,美其言曰出於「好意」或「保護僑胞」,其實他們已經在中共的戰壕里,替中共的統戰與滲透發揮影響力了。讓人產生恐懼或自覺宣揚「中國好故事」,都是紅色滲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很多海外華人,包括台灣人或東南亞的華裔難民,他們的政治立場往往會隨著中共影響力的變化而相應發生變化,有些人從反共走向親共,之後又宣稱反共,自由世界給了他們自由思想的空間,但他們是否真的能在立場的改變過程中擺脫中共勢力的束縛呢?那就只有天曉得了。因為中共統戰與滲透的力量就像癌細胞,具有頑固的持久性,有時活躍、有時潛水,當沾惹上後想洗心革面就沒那麼容易。 在澳中經濟處於蜜月的年代,澳洲只看到了滾滾而來的金錢,卻沒注意到中共的金錢是一把雙刃劍,它既減輕了澳洲的經濟危機,也削弱了澳洲的立國基礎,澳洲政府在中共的玩弄下幾乎成為了一堆木偶。譚寶政府最終反戈一擊推出了「反滲透法」,氣焰囂張的中共和統會也不得不偃旗息鼓。中共的紅色勢力就此消亡了嗎?當然不會!那張滲透的網路不是一天建成的,也不可能在一天內轟然瓦解,該鋪墊的早已穩妥,該下的種子也已紮下了根。 英國王子邊上埋著紅色地雷,中共軍人擠進紐西蘭國會,泛紅憲兵在守護台灣總統府,類似的情形比比皆是,澳洲也絕對不會例外,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區別只在於何時才被發現,西方民主社會的一大特點就是後知後覺。 中國人的群體很簡單,親共與反共都是擺在檯面上,多多少少都對澳洲主流產生影響力,其它的絕大多數社團都保持低調,明哲保身,見風使舵,意見統一。 與中國社區相比,台灣社區反而顯得比較複雜,那是因為各台灣社團在對台灣的定義上有著差異。 在歷史的演變過程中,海外缺乏具有影響力的台灣本土社團代表台灣人發聲,一直被認為是台灣人聲音的社團並非來自台灣,那是一些民國初期就開張的百年老店,「XX堂」,或「XX會」,以及逃離共產極權迫害的難民組成的「越緬寮」團體,他們都曾接受了中華民國文化教育,本質上捍衛的是中華民國。當中共和統會在全世界粉墨登場後,首當其衝就是對這些社團進行統戰與滲透,遺憾的是無一能夠倖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