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浪岩在西澳的東南部,前不臨海,離著西澳首府珀斯和最南部的海濱城市艾伯尼都是三百多公里。後不依山,方圓幾百里,遍布森林,農場,沙漠。波浪形狀的巨石,孤零零的立在內陸廣袤的平原上。如同澳洲的心臟烏魯魯岩一樣,神秘,奇幻,散發著一種莫名的魔力。
網上波浪岩的照片是海量的。證件照是從正面看上去的巨浪:它高高揚起,正以排山倒海的氣勢向前推進。在浪花尚未綻開的最高點凝固,定型,千年,萬年,億萬年不再改變,化成了一尊雕塑。遠離大海,沒有了海風,水流的助力,它卻永遠的保持著動感十足的姿態。
從地面突起十五米,它的高度在衝浪海灘也實為罕見。寬則達一百一十米,站在下方,廣角的鏡頭也無法將其全部框如圖中。波浪岩不是一塊獨石,它屬於海登岩的一部分。海登岩由三大塊平頂的花崗岩組成,科學家稱之為島山,波浪岩是北邊的一塊。
有的地方坡度很緩,登海登岩頂不難。從頂部走近波浪岩的邊緣,會有一絲面臨懸崖峭壁的顫慄,但更多的是對大自然的藝術之美震撼之感。晚間下過小雨,岩石是濕潤的,色彩清晰分明,黑,灰,紅,褐色和土黃色的條紋間隔著,從上方像五色織錦一樣垂下,流暢的弧形是地貌學家定義的「喇叭形斜坡」。如天才建築家高迪所說,流暢完美的曲線出於上帝之手。邊緣的樹木約有岩石一半的高度,枝葉婆娑的簇擁在旁,給這塊堅硬美麗的岩石又添上一份色彩和幾分嫵媚。
在海登岩頂部走走,還能看到好幾處波浪形狀的大石。下面第一張岩石照片坡度舒緩,條紋如主角波浪岩那般勻稱分明。第二張岩石照片在海登岩的中心位置,形狀是縮小版的波浪,條紋少很多,像是尚未完成的作品。通觀全貌,波浪岩的命名應是來自一組岩石,而不僅僅只指一塊。
岩石上的條紋是雨水沖刷的傑作。含有炭和氫的雨水在年復一年的沖刷時,帶走表面的化學物質,同時產生化學作用,在波浪岩上留下五彩的花紋,它們深淺不一,讓波浪岩看起來十分立體和生動。
關於這些岩石和波浪岩獨特形狀的成因,網上的解釋有很多,簡而言之,離不開億萬年間地質的改變,風化,水蝕這幾個主要因素。作為外行的遊客,也許無法弄清楚其中緣由,但這絲毫不妨礙我們對它的欣賞和讚歎。
海登岩頂部平坦,觀景毫無遮攔。海德鎮民居的屋頂,水庫上搖動的銀光,樹林,農田,草坪,一切清晰的盡收眼底。腳下大片的花崗岩像是球場,可它又不是了無生氣的水泥建築,生命的蓬勃在這裡四處可見。
冬雨留在岩石的縫隙和凹處,小草,苔蘚,野花傍著水邊生長,蔓延並播下種子,裝扮著這座石山。它們需求極低,不畏寂寞。任環境的嚴苛,氣候的無常,年復一年,它們柔韌的生命總能在堅硬的花崗岩上找到出口,自由綻放,永不放棄,讓看到的人心生敬意和感動。
沿著波浪岩下方的小徑走,會看到巨石側面有些深淺不一的坑窪和裂縫,構成一些不可思議的圖形。比如恐龍的腳印,多維三角形等等。
小路的盡頭是一塊叫做河馬哈欠的巨石。河馬張開的大嘴裡,站進去三五個人都沒有問題。在博茲瓦納的超比公園裡,我曾近距離的看過河馬打哈欠。不得不說,這塊石頭與河馬打哈欠的模樣相似度極高。大自然是最有耐心的雕塑師,無論是巨作還是小品,都是一絲不苟,完成度堪稱完美。
河馬哈欠石也不孤獨,後邊還有一組形狀類似的石頭,像是小兄弟般的簇擁著排頭的河馬大哥。
海登岩周圍還有駱駝岩和一些岩洞,裡面存留著許多原住民的岩畫,揭示著古老歷史的一部分。
原住民巴拉東人堅信波浪岩是彩虹蛇的創造物,是它在消耗完陸地上的水後拖著腫脹的身體行走而形成的。彩虹蛇在原住民的文化中被視為神靈,因它與水的密切關係而被視為生命的賜予者,經常出現在各種神話,夢之系列的故事中,波浪岩在原住民的文化意義不可小覷。
波浪岩作為一個獨特的景觀,經常被拿來作為西澳的標誌。可它與現代西澳的生活和文化有什麼聯繫呢?烏魯魯岩橫亘在澳洲的中心,被稱為澳洲的鎮石,心臟。西澳這裡,海浪型的巨石獨立在南部的平原上,除了突兀和神奇,它的象徵意義在哪裡呢?
就在我徒勞的翻查一些介紹和遊記,想著尋找一點文化指向時,有一個被反覆被提及到的詞「Wheat Belt」(小麥帶),引起了我的注意,聯想到路上看到一些儲存糧食的高聳筒倉(Silo),好奇心瘋長:西澳不是因礦而富嗎?兩次訪問西澳的中部和北部,見到的是海濱,荒野,鐵礦和少量的牧場。南部的瑪格麗特河地帶倒是出名,可那是著名的葡萄酒產地。糧食生產的大戶不是集中在濕潤的東部嗎?
查出的數據是顛覆性的。小麥帶在西澳的西南部,總面積約十六萬平方公里,由四千兩百個家庭農場經營。小麥的產量佔澳州總產量的百分之五十,其中95 以上出口到亞洲和中東,每年為州經濟創造二三十億澳元的收入。不難想像,這樣低人力,高產出的地方一定是一片優質的沃土。
波浪岩正處在這條小麥帶的中心區域,,是許多介紹文章中小麥帶一詞高頻率出現的緣由。刷新了這些背景知識以後,回過頭再看這塊岩石,便覺得岩石上的條紋像極了一捆捆金色的麥子。想起了中文語境里的「麥浪滾滾」,有種醍醐灌頂的開悟:西方的藝術家們常常描繪Land of Sprint」,(一方土地有一方的靈魂),波浪岩在十六萬平方公里的金色麥田上拔地而起,如果我們把它看成翻滾的麥浪,豈不是即接地氣,又契合了當地的生活和文化呢?
這個意義是自己找來的,也許它不會得到別人的認可和贊同,但我仍然有一種滿足的欣喜:一處風景看過後,加上了個人的思考與構建,就有了個性的標籤,成為自己的風景。這塊平原上獨立的海浪形岩石,在我的心中不再突兀。想像著每年的豐收季,海洋一樣廣闊的金色田野里,飽滿的麥子低著頭。陣陣微風吹過,麥浪翻滾起伏,簇擁著波浪岩,和它保持著統一的姿勢,這是一副多麼令人沉醉的場景啊!
西澳的中北部,有鐵礦石構建的最美國家公園—凱瑞吉尼,中南部有金色麥田托起的波浪岩,一南一北的兩處自然奇蹟,完美的象徵了西澳大利亞的豐饒與富足。
西澳有好幾處粉紅湖,新發行的澳州護照上也增加了一幀粉紅湖的照片,那是著名的希里爾湖。但是據說這個最著名的湖掉粉了,已經不那麼粉紅了。
這種瀉湖靠海邊,水裡的鹽分都很大,大量的鹽藻就聚集在水中,形成了粉紅色。鹽藻是有生命的,它還可以作為魚蝦等的食物。
二零壹九年初訪西澳時,去過面積很大的赫特湖,是淺粉色。這次從波浪岩開往南部海濱艾伯尼的半路上,又與五六個粉紅湖不期而遇。這些湖面積不大,顏色卻是正宗的粉紅。微風輕起的時候,湖上蕩漾著粉紅的波紋,彷彿童話中的場景。西澳,真是一個充滿傳奇和瑰寶的地方。
This post was last modified on 2024年1月24日 12:53
新州警察局局長凱倫·韋伯威脅說,如果由於鐵路罷工導致觀看煙花人群的安全無法保證,她將建議取消悉尼標誌性的新年前夜煙花表演。 Read More
12月15日,一個網名為「Ares」的中國遊客在「小紅書」上發布了三段使用無人機近距離拍攝澳洲海軍軍艦的視頻。引發了網路熱議和澳洲參議員Malcolm Roberts的關注。 Read More
更新於 :2024-12-20 03:12 12月初,三名台灣總統府當值憲兵因向中共特務提供機密遭到抓捕,之後中共滲透台灣網紅的種種跡象也被媒體爆出,再次引起台灣輿論對中共滲透及《反滲透法》界限的討論。 從中共誕生以來,統戰與滲透一直是中共非常重要的戰略手段,從未放鬆過。上百年來,其滲透能力堪稱登峰造極,幾乎就是無所不在、無孔不入、無往不勝。中共當局不僅依靠統戰與滲透成功地將國民政府趕到了台灣,還將全中國百姓拿捏得服服貼貼。 西方政客的幻想曾造就了中國經濟的快速崛起,中共的統戰與滲透也隨著中國製造的廉價產品全方位地蔓延到了世界各國,並順利地在各級政府、學術領域,甚至地方社團中埋下種子,打下了長期盤踞的基礎。 而散布在世界各國的台灣社團從來就是一個重災區,在民主環境里成長的台灣人並沒有天生的免疫力,一些單純的台灣人往往在有意無意間被利用了、被滲透了,被統戰了,卻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墮落在紅色的枷鎖之中。 每當人們提到中共的統戰與滲透就會聯想到特務與間諜,其實統戰與滲透的範圍極其廣泛,廣泛到不能簡單地用「間諜」的概念來分析論述。 比如說,一些有點影響力的台灣人常常會公開提醒台灣商人,不要在中共不喜歡的媒體上刊登廣告,或避免發表支持台灣政府的言論,美其言曰出於「好意」或「保護僑胞」,其實他們已經在中共的戰壕里,替中共的統戰與滲透發揮影響力了。讓人產生恐懼或自覺宣揚「中國好故事」,都是紅色滲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很多海外華人,包括台灣人或東南亞的華裔難民,他們的政治立場往往會隨著中共影響力的變化而相應發生變化,有些人從反共走向親共,之後又宣稱反共,自由世界給了他們自由思想的空間,但他們是否真的能在立場的改變過程中擺脫中共勢力的束縛呢?那就只有天曉得了。因為中共統戰與滲透的力量就像癌細胞,具有頑固的持久性,有時活躍、有時潛水,當沾惹上後想洗心革面就沒那麼容易。 在澳中經濟處於蜜月的年代,澳洲只看到了滾滾而來的金錢,卻沒注意到中共的金錢是一把雙刃劍,它既減輕了澳洲的經濟危機,也削弱了澳洲的立國基礎,澳洲政府在中共的玩弄下幾乎成為了一堆木偶。譚寶政府最終反戈一擊推出了「反滲透法」,氣焰囂張的中共和統會也不得不偃旗息鼓。中共的紅色勢力就此消亡了嗎?當然不會!那張滲透的網路不是一天建成的,也不可能在一天內轟然瓦解,該鋪墊的早已穩妥,該下的種子也已紮下了根。 英國王子邊上埋著紅色地雷,中共軍人擠進紐西蘭國會,泛紅憲兵在守護台灣總統府,類似的情形比比皆是,澳洲也絕對不會例外,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區別只在於何時才被發現,西方民主社會的一大特點就是後知後覺。 中國人的群體很簡單,親共與反共都是擺在檯面上,多多少少都對澳洲主流產生影響力,其它的絕大多數社團都保持低調,明哲保身,見風使舵,意見統一。 與中國社區相比,台灣社區反而顯得比較複雜,那是因為各台灣社團在對台灣的定義上有著差異。 在歷史的演變過程中,海外缺乏具有影響力的台灣本土社團代表台灣人發聲,一直被認為是台灣人聲音的社團並非來自台灣,那是一些民國初期就開張的百年老店,「XX堂」,或「XX會」,以及逃離共產極權迫害的難民組成的「越緬寮」團體,他們都曾接受了中華民國文化教育,本質上捍衛的是中華民國。當中共和統會在全世界粉墨登場後,首當其衝就是對這些社團進行統戰與滲透,遺憾的是無一能夠倖免。… Read More
新的482「需求技能簽證」(Skills in Demand, SID) 相關的法規於2024年12月7日生效,由於細節不多,僱主和簽證申請人必須留意簽證的新要求。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將不會有新的子類別。需求技能簽證將與臨時技能短缺簽證使用相同的子類別號碼「482」,但這絕不是簡單的重新標籤。 任何在12月7號之前提交的482簽證申請不受這些變更的影響。 需求技能簽證有三個流派:專業技能流、核心技能流和勞工協議流。前兩個流派取代了中期和短期流派,這意味著該簽證更注重高低收入之間的區別,而不是長期和短期的職業短缺。勞工協議流將有效保留現有標準。至於針對低薪但關鍵職業的基本技能通道的命運,則無法預測。計划進入該流派的職業可能會通過勞工協議獲得。 主要法規不僅修訂了482子類簽證,還包括相關的提名、贊助義務和僱主提名的永久簽證。只有關鍵方面被突出強調。 該法規的大部分內容涉及修訂現有法規,將子類的名稱從「臨時技能短缺」改為「需求技能」,例如,與簽證取消、退款和某些家庭成員豁免的規定。然而,這項新簽證還有許多重要方面。 收入門檻 取代臨時技能移民收入門檻 (TSMIT) 的將是1994年移民法規中設定的兩個收入門檻: 1.…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