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哪座都城選址最佳?一文全面評比

歷史文化

更新於 :2024-01-16 08:52

文/清簫

 

「長安回望綉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訴說長安的壯麗;「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見證洛陽的悠久;「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是古都南京的寫照;「瓊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是汴京繁華的縮影。長安、洛陽、金陵、北平、汴梁、咸陽、臨安、成都等,不同的古都承載著不同朝代的繁華記憶。那麼,從地理的角度看,哪座古都選址最佳?

中國歷史有一個規律,大一統王朝的國都基本上都在北方。我們先來厘一下古代有哪些屬於大一統朝代。

史學界大多認為夏、商、周不算是大一統。夏、商的國都都在中原。西周施行雙都制,分首都和陪都,定都鎬京(位於今陝西,即後來的長安),並以洛陽為陪都。東周遷都至洛陽,諸侯爭霸,天下大亂。

真正的大一統從秦朝開始。秦定都咸陽,位於今陝西。

西漢劉邦起初定都洛陽,受張良提醒,最終決定向西遷都,因咸陽宮被毀,所以在咸陽城南建長安城作為國都。西漢和東漢間王莽政變,建立短暫的新朝,建都常安(即原先的長安)。東漢遷都至洛陽。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演變為家喻戶曉的魏蜀吳三國,之後由西晉結束亂世,定都洛陽。東晉、南北朝戰火頻仍,直至隋朝才再度統一。

隋文帝定都大興城,隋煬帝遷都洛陽。之後唐朝建立在隋基礎上,將大興城改名為長安。唐中間有一個武周,以洛陽為「神都」,之後還政於李家,李唐得以延續。

 

1
(圖:Adobe Stock)

北宋定都汴梁(開封)。而南宋不屬於大一統。

元朝第一個首都是上都,位於今內蒙古。後來因為要兼顧南方大片疆域,於是以燕京為中都,之後中都改名叫大都,位置在今北京。

明初短時間呈現「一國三都」——南京、汴梁、中都。元大都被改名為北平,但那時的「北京」不在北平,而是將汴梁作為「北京」。明太祖朱元璋在鳳陽建中都,主要是因為自己出生於此。朱元璋皇宮建於南京,但定都問題他糾結過一段時間,最後放棄遷都計劃。所以洪武、建文至永樂遷都之前,南京是明朝的京師。

永樂帝朱棣從南京遷都至北平,分南直隸和北直隸。北平此後成為京師、皇帝和中央政府所在。南京成為留都,虛設中央政府,所以北京有的六部等機構南京也有,只差一個實權統治者,官員基本都是閑職。明朝大部分時間國都在北京。

清朝的前身叫後金,努爾哈赤最初定赫圖阿拉為都城,後遷都至遼陽,尊赫圖阿拉為興京;之後又遷都至瀋陽。後來皇太極改瀋陽為盛京,建立清朝,那時清尚未入關。順治入關以後,清繼續以北京為國都,逐步統一全國。

綜合來看,大一統朝代只有秦朝、西漢、新朝、東漢、西晉、隋朝、唐朝、武周、北宋、元朝、明朝、清朝。其中挑選出持續較久、綜合國力最強的朝代,應屬兩漢、唐、元、明、清,經濟與軍事實力均強。只算進入統一階段後決定且持續久的國都,不外乎長安、北京、洛陽。

中國
(圖:Adobe Stock)

 

這三座都城的共同特點是:

1、從自然地理角度看都靠近農業區和牧業區的分界線,以西或以北是游牧民族活躍區,同時又鄰近中原經濟發達與糧食盛產地。

這樣的優勢是:既得繁華之地,亦得北方彪悍民風,和平時期容易富裕,戰爭時期容易得強兵、勇將和寶馬,兼顧經濟與軍事。

 

2、有前代的基礎。

長安——十三朝古都,最早溯至西周,再到秦漢,雖位置有變,但移動範圍不大。之後唐又以隋為基礎,將長安推向巔峰;北京——元以金為基礎,而元大都又為明燕王府和永樂遷都提供基礎;洛陽——歷史最悠久的文明發源地之一,也是十三朝古都,其基礎之深不言而喻。

 

下面分別來看長安、洛陽、北京各自的優勢和不足。

 

長安

長安城名字怎樣變化不重要,最重要是地處關中。人們印象中往往覺得西北貧困,但關中不同,最早的「天府」稱號其實指的就是關中。蘇秦曾稱讚關中「田肥美,民殷富」,「沃野千里,蓄積多饒」。

軍事上看,關中可進可退。萬一關東發生戰亂,「南有巴蜀之饒」,可以從蜀地獲取糧食;「北有胡苑之利」,可以從游牧民族區買馬或養馬,增強騎兵作戰力。

表面看關中太偏西,實際上其水陸交通發達,向東有函穀道、向東南有武關道、向東北有蒲關道。函穀道可達黃河中下游和江淮之間,進而可上遼東、下江南。在西北方向,越過隴山、穿過河西走廊可到達西域,這便是大名鼎鼎絲綢之路的基本路線。

關中居上游。張良說:「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西、南、北有高地阻擋侵略,東面可透過孔道控御下游、中原乃至江淮,形成高屋建瓴的優勢。

1
(圖:Adobe Stock)

 

關中自古乃兵家必爭之地。隋末柴孝和曾勸李密不要執著攻洛陽,而應該以關中為主要目標。他說:「秦地阻山帶河,西楚背之而亡,漢高都之而霸」,一旦錯失良機,就像咬不到自己的肚臍眼,恐怕再無機會佔據關中。李密意識到了,卻沒有這麼做。

當時李淵、李世民父子遠慮且果斷,將關中視為首要目標。中途遇到困境,李世民甚至著急地喊醒已就寢的父親,哭號著強調絕不能退兵,終於說動李淵,可見李世民眼光長遠,明辨大局。霍邑之戰時,為了不拖延攻向關中的進度,他們採取激將法將敵軍逼出。李淵得以建立大唐,當初對關中的戰略堅定是至關重要的。

1
(圖:Adobe Stock)

 

此外,關中還有天險可守。潼關是「東大門」,可阻擋東邊敵軍進攻,一旦潼關失守,長安就岌岌可危了。安史之亂爆發後,哥舒翰被楊國忠和唐玄宗逼迫出潼關作戰,結果慘敗而歸,近二十萬唐軍全軍覆沒。可見雖然潼關是個絕佳的屏障,但最高決策人(皇帝)很可能犯糊塗,因為只守不打難免受奸臣小人非議。而且潼關也不是入關中的必經之路,不等於上保險栓。實際上隋唐長安多次被攻破。

長安的最大弊端在於運輸物資難。本來渭河非常便利,但江南物資運向長安不便。唐中期後南方經濟地位愈發重要,例如假若有大量物資需要從揚州運來,到洛陽就得花很長時間,然後再經陸路,最後經渭河,成本太高。鑒於經濟重心南移,長安不再適合作為國都。

1
(圖:Adobe Stock)

 

秦漢時,西北的游牧民族威脅嚴重,但唐朝及五代十國的游牧民族威脅主要來自東北,特別是五代以後的契丹人,所以此時關中「阻三面而守」意義就沒以前那麼大了。

 

洛陽

從自然地理上看,洛陽位於中原的咽喉,所以可謂是核心地區的心臟。東出虎牢關可見華北平原;西出函谷關便到達關中要地;南出廣成關則臨荊楚;北有中原的動脈黃河。隋朝建大運河後,更鞏固了洛陽的中心地位。稱洛陽是國際大都市並不誇張,糧食、瓷器、絲綢,無論是供給國內還是西域,都以洛陽為集散中心。

洛陽在黃河支流洛河旁,地勢較高,因此很少受洪災影響。「河山拱戴,形勝甲於天下」,「被崑崙之洪流,據伊洛之雙川。挾成皋之岩阻,扶二崤之崇山。」水資源豐富,土壤肥沃,利於農業;三面環山,一面黃河,有天然屏障可抵禦侵略。

1
洛陽(圖:Adobe Stock)

 

說到屏障,其實洛陽不及長安封閉,所以更容易受到軍事威脅。作為重要交通樞紐,洛陽一旦失守,東西、南北的物資運輸便成重大問題。

 

 

北京

北方游牧民族以燕為都並不奇怪,這裡重點分析大明遷都至燕的意義。

明朝剛建立時雖趕走元人,但未解決邊患,本來定都南京遠離蒙古侵擾,按理應是安全的決策,永樂皇帝何必北遷?其實遷都到北平不僅和永樂皇帝曾是燕王有關,而且背後大有學問。

定都東南容易偏安一隅,儘管佔據經濟繁華地,卻遠離中原和邊塞,尤其因有長江隔斷南北,難免安逸。在冷兵器時代,南京只得經濟之利,卻難獲軍事之利。上文也提到過,國都最好兼顧富庶與兵強。以北平為京師,就是要將軍事重心北移,天子守國門,培養帝王將相與社稷共存亡的意志。這一帶盛產燕趙奇俠之士,上易於經營東北,下易於控御華北。

1
(圖:Adobe Stock)

 

以北平為京師、另以南京為留都的決策實在太厲害!一個在北得精兵強將、彪悍民風;一個在南是全國經濟中心、稅收的主要來源地,以東南經濟養西北軍事。丘濬有評:「蓋天下財賦出於東南,而金陵為其會;戎馬盛於西北,而金台為其樞。並建兩京,所以宅中圖治,足食足兵,據形勢之需要,而為四方之極者也。用東南之財賦,統西北之戎馬,無敵於天下矣。」

五代至宋,燕雲十六州的戰略地位更加重要,威脅中原的契丹、女真皆出於東北。北宋並不弱,無奈燕雲十六州在五代時就被後晉皇帝石敬瑭割給契丹,宋太祖、太宗一心收復燕雲,都未能成功。北宋恰因為缺少燕雲構成的戰略縱深而陷入被動。燕雲十六州範圍大概是今北京、天津海河以北,及山西、河北北部,北宋沒有燕雲十六州,相當於中原以北失去大片屏障。假如北宋能掌控燕雲,未必選汴梁為都。

金滅遼後,部分州短暫回到宋朝手中,但轉瞬又被金人奪去。直至明朝,燕雲十六州才重歸漢人王朝。好不容易得來的戰略縱深當然要重點堅守。自永樂遷都直至明亡前的200年間,儘管有也先、俺答、八旗兵臨城下,北京卻沒有一次被攻破過,唯一的一次即1644年李自成佔領京師,崇禎自縊與國都共亡。

1
(圖:Adobe Stock)

 

1449年土木之變英宗被俘,也先兵臨京師。于謙力主戰,反南遷,英勇領導京師保衛戰。只要守住北京,瓦剌便不敢輕易繞道南下,因為那樣容易陷入前後夾擊中。由於1449年這場北京保衛戰的成功,北宋靖康恥沒有在大明重演,證明最危險的國都地址有時也是最安全的,取決於作戰決心。

而北京離南方經濟重心太遠則是一大隱患。

歷史發展到唐後期已出現「揚一益二」的局面,到南宋時經濟重心完成南移,自此東南繁華程度超過北方。明、清兩朝東南已成為北京朝廷的主要財源,大不同於以前。譬如先秦時提到南方人,往往說「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山多耕地少,要在落後環境中創業,北方人一般都不願到南方生活。晉衣冠南渡、隋朝開大運河、唐末亂世、北宋滅亡對南方繁華、人口增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

1
(圖:Adobe Stock)

 

清朝末年鴉片戰爭期間,英軍在鎮江威脅到京杭大運河的運輸,清廷因畏懼江南財賦遭切斷而妥協,便是典型的經、政中心分離弊端,太依賴大運河的漕運。但在當時難抵堅船利炮的情況下,假使政、經中心在一起恐怕也是無助。

回看明朝剛滅亡時,南明弘光朝廷沉醉於聯清平寇的美夢中,覺得大順才是大明的直接仇敵,殊不知滿清佔領北京後主要目光不會聚焦在對付大順,而在南下攻取財源地。那時北方政權若想長久,必要趁早攻佔東南,因為國都和經濟重心是分離的。彼時清軍勢如破竹,倘若南明團結強盛,南北分離對清的負面影響將更加明顯。

以上都在討論大一統王朝,那麼如果不看前秦、北周、南宋、蜀漢、東晉、南唐等非大一統王朝會否不公平?其實,即使全部衡量,最終脫穎而出的依然是長安、洛陽、北京。

舉例言,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稱,經濟文化繁榮,然而定都南京的王朝幾乎都是短命,且幾乎沒有一個能北上統一天下,比如孫吳、東晉,以及南朝劉宋、齊、梁、陳,還有五代十國的南唐。做到從南京北伐統一天下的只有朱元璋。

 

1
(圖:Adobe Stock)

至於南宋,可謂是五千年歷史上南方經濟文化最繁榮的朝代之一,但可惜最終只能遙望中原。南宋國都是臨安(杭州),有臨時之意,事實上長期偏安一隅,儘管打過多次勝仗,有中興四將,還有端平更化,卻再也沒遷回汴京。當時文人諷刺說:「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這反映出中國古代的一個歷史規律:南攻易成,北伐極難。理論上定都南方有長江天險,易守難攻,卻也極易安逸喪志。進入川蜀也是同樣的道理,將士心理上會覺得天險可保無恙,何必賣命。兵法講「置之死地而後生」不無道理。

哪處國都選址最佳,最主要衡量對當時時代的順應度。對於秦和西漢,關中之地最符合時代需求。而中晚唐南方經濟漸超過北方時,偏遠之地便不再合適。永樂遷都北平符合一時需求,在當時看來最佳,但明末邊防、練兵廢弛,定都再好又怎樣改變亡國命運?

很難縱向評選最好的國都,但較易選出最有眼光智慧之舉,我認為是張良建議劉邦遷都關中,以及永樂帝力排眾議遷都北平,均有里程碑般的意義。

 

 

展開評論
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