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工資盜竊嚴重 僱員每年損失8.47億元

新聞 • 資訊

麥凱爾研究所(McKell Institute)的最新分析發現,澳大利亞僱員每年被少付的工資數額高達 8.47 億澳元,導致國家經濟活動損失超過 3.3 億澳元。

據《澳洲人報》報導,在對公平工作監察署(Fair Work Ombudsman)截至 2009 年的企業審計活動調查後,該研究所發現平均每家企業有五名工資盜竊受害者,最終每人獲得 610 澳元的補償。

新州的工資損失占近三分之一,即 3.06 億澳元,涉及 50 多萬人。在工資被盜現象最嚴重的前 10 個聯邦選區中,悉尼選區拖欠工資的平均金額最高,達 2500 萬澳元,有41106名受害者。

墨爾本約有2.85萬名僱員被拖欠近1750萬澳元工資,而北悉尼則有1.65萬人被拖欠1000萬澳元工資。

麥凱爾研究所所長Ed Cavanough說,這些令人震驚的數據是對僱員的又一次打擊,他們正在努力償還抵押貸款、支付不斷上漲的房租和水電費。

在工黨政府向聯邦議會提交新工資盜竊立法之前,Cavanough說,獎勵制度存在一定程度的複雜性,導致小企業犯錯。

儘管僱主團體一直將少付工資的原因歸咎於獎勵制度的複雜性,但Cavanough也表示,有一種根深蒂固的疏忽引發高違規率。

根據分析,超過 40% 的受審企業違反了《公平工作法》;超過四分之一的企業違反了獎金標準和協議等貨幣義務。

在全澳範圍,有269728家企業合計騙取了 130 多萬名僱員的錢財,約佔全國勞動力的 11.5%,每年合計騙取 8.4725 億澳元。

Cavanough說,這些數字比實際數字低,因為分析未考慮到根據適當的賠償標準少付工資的情況,也沒有考慮到錯誤支付罰金的情況,該分析對全澳範圍猖獗的工資盜竊成本的計算較為保守。

聯邦勞工組織普遍認為,僱主不遵守規定的原因是缺乏對裁決規定的認識和理解,而不是惡意行為。

「實際工資盜竊的總額可能比這些高得多。被盜金額巨大,令人無法接受。不知情不是借口,僱主有責任了解他們對員工應該履行的義務。」Cavanough說。

 

展開評論
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