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居異國他鄉、來澳洲多年的遊子們想必都非常思念故鄉。中國文化里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靜夜沉思,亦有「此心安處是吾鄉」的洒脫豁達。那麼日本遊子浪客的洒脫是怎樣的呢? 歡迎隨筆者一同走近俳聖松尾芭蕉的經典俳句。
原文為:
たんだすめ
住めば都ぞ
けふの月
為方便諸位理解,筆者將其翻譯為五絕:
月光澄澈處,
便是吾京城。
遙望今宵月,
乾坤萬里明。
這首俳句的白話意思是:「只要(月光)澄明,住在哪裡都是京城,今夜之月(便是如此)。」
乍看可能感覺平平,那麼它的絕妙之處在哪裡呢?
首先是「澄」(すめ或澄め)一語雙關,一方面指月光澄澈或澄明,另一方面暗指心境澄澈。因為相由心生,所以如果內心澄澈明亮,所見之月亦是如此。「たんだすめ」(只要澄明)無明確主語,故為讀者留下聯想空間,是月澄還是心澄見仁見智。
其次是蘊含哲理。相傳該俳句系松尾芭蕉於中秋夜所作,倘若如是,此時俳人最易生起思鄉、思親或羈旅之愁。但俳人此時似乎十分樂觀豁達,調侃道「只要澄明,住哪都是京城」。此處引用了日本俗語「住下便是京城」,其中京城(都)指「可安居之處」。整句充滿隨遇而安的人生態度,與北宋詞人蘇東坡的「此心安處是吾鄉」異曲同工。另一異曲同工的例子是日本明治時代文學宗匠正岡子規的名句——「我庭小草復萌發,無限天地行將綠。」真正豁達的心境不會被眼前所見局限,聯想到的總會是樂觀之事物。正所謂夢窗禪師所言:「眼內有塵三界窄,心頭無事一床寬。」
再者便是頂真手法用得妙。頂真指上句結尾與下句開頭使用相同的字或詞。這裡首句的「すめ」和次句的「住め」讀音相同,類似中文詩里的頂真。
另外,「けふ」即「きょう」,漢字對應「今日」,與「京」發音相同。這裡也給讀者留下想像空間,可以意指今夜之月,也可聯想到京城之月。如果理解為京城之月,那就和前句的「都」字有了關聯。
筆者認為俳人在此想表達一種無處非吾家的洒脫,因為月光普照天地,所以天涯海角都是作者的安居之所。考慮到這種豪邁,筆者在翻譯時延伸出「乾坤萬里明」的景象,以表現開闊的境界。
總體來看,松尾芭蕉該首俳句既飽含深韻又不失幽默,還順便玩文字遊戲,真的值得一品再品。
松尾芭蕉是日本江戶時代前期的一位俳諧師,他公認的功績是將俳句形式推向頂峰,被譽為日本的「俳聖」。他將一般輕鬆詼諧的喜劇詩句提升為正式的詩體,並在作品中灌輸了禪意。綜合概括其作品的特點,即深受禪宗思想和自己的旅行經歷影響,藉由簡單事物表達內心感受。
松尾芭蕉一生用過許多筆名,比如早期的俳號「桃青」,以表達對唐朝詩仙李白的尊崇。「桃青」與「李白」是對偶,桃對李,青對白。松尾芭蕉的弟子李下於延寶九年送給他一株芭蕉樹,並種在當時隱居的庭園內,不久後,他自天和二年開始以芭蕉作為俳號。
松尾芭蕉從年輕時就喜歡俳句並開始創作,到公元1676年時被公認為俳句大師,這年他僅僅32歲。他之後開始給詩歌比賽做裁判,並收了一批弟子。其弟子在1680年為其建了第一間芭蕉庵。
不過,他並不滿足於功名成就,從而轉向探尋禪宗之境界。1682年的冬季,他的芭蕉庵被焚毀。1684年秋,他開啟了一趟名為「曠野紀行」或「飽經風霜的骷髏之紀錄」的旅行,在此次旅行結束時他創作了《散文之旅》。
1687年,他開啟了另一階段的長途旅行,經過了上野、大坂、須磨、明石、京都、名古屋、日本中部地方山區。1689年,他開啟了一段更具挑戰性的本州島北部之旅,且寫下了著名的旅遊日誌——《奧之細道》。
在逝世前,1693年他曾有長達一個月的時間拒絕接見任何人,閉關清心,追求沒有物慾羈絆的生活以及擺脫痛苦的隱居生活。
一位13 年前成為澳大利亞公民的前美國海軍陸戰隊飛行員被告知,他將被引渡到美利堅合眾國,原因是他被指控非法訓練中國飛行員。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