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澳洲】請問您貴姓

澳洲朋友愛麗絲曾經跟我說過,她原名叫愛麗絲·約翰遜,但自從嫁給布朗先生之後,她就成了布朗太太。她們的婚姻在七年之後破裂,以離婚告終。
人在澳洲

澳洲朋友愛麗絲曾經跟我說過,她原名叫愛麗絲·約翰遜,但自從嫁給布朗先生之後,她就成了布朗太太。她們的婚姻在七年之後破裂,以離婚告終。為了忘卻那段不幸的日子和那個不再值得她愛的男人,她花了好大一番力氣,才申請討回自己的姓,再次成為愛麗絲·約翰遜小姐。可是,三年後,她再度婚嫁,與一個叫做懷特的男人共諧連理,於是,又不得不「變」成了懷特太太,愛麗絲·約翰遜小姐再度莫名蒸發。

愛麗斯改姓後的煩惱遠不止此,她說,因為改了姓氏,銀行存摺和信用卡也不得不隨之改動,房產證、畢業證、護照、駕照等等也都得隨之改動,收寄挂號信和簽收快遞時也要對快遞小哥耐心解釋一番,證明「這個我就是我」。

澳洲女性研究協會的南特教授發現,大多數西方女性婚後都會改隨夫姓。因為她們的固有觀念認為,結婚以後與老公就是同屬一個家庭:We are family(我們都是一家人) 。夫妻和孩子同屬一個姓,顯出同一個家庭的溫馨感。開家長會時老師無須問孩子的媽媽「請問您貴姓?」太太跟丈夫出席社交活動時,其他人也不會問「夫人您貴姓?」確實省事得多。

愛麗斯很羨慕華人女子。華人女子沒有這樣的煩惱和憂慮,中國的傳統文化觀念認為:姓氏是祖宗傳下來的,不能因為嫁給一個男人就要拋棄祖宗的姓,因此,中國女子結婚以後不用改隨夫姓,離婚以後也不必拋棄前夫的姓,即使日後再婚一百次,亦無須把祖宗的姓改來改去。中國有好多女子,人們可能不知道她們的名字,但絕不會忘了她們的姓。在中國墳場的碑石上,即使沒有寫上女子的名字,也絕不會忘了刻上田氏、王氏、周氏……也許,在行不改名,「嫁」不改姓這一方面,華人女子似乎更能感受到男女平等。

香港是中西文化匯聚之地,女子婚前婚後的姓氏也體現出這樣的文化碰撞,有些香港女子結婚後,既保留了她們婚前的父姓,又增加了婚後的夫姓。即使是名人也不例外,如鄭月娥嫁給林先生就成了林鄭月娥,劉淑儀嫁了給葉先生就成了葉劉淑儀。除此以外,還有如陳馮富珍、羅范椒芬、陳方安生等等。有人說她們這樣更名換姓是自己給自己戴上無形枷鎖;但也有人說,這些女子出嫁後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上夫姓,是追求歸屬感、安全感、家庭感、穩定感,她們毋須擔心日後離婚又要改名,因為她們已經下定決心,這一輩子死也不會離婚。

愛麗絲可能不知道,澳洲崇尚自由平等,與時俱進,並沒有硬性規定女子婚後必須改隨夫姓,而是允許女性自己決定,愛隨夫姓就改隨夫姓,不隨夫姓也無可厚非,即使一天改幾次姓也沒人管你。事實上,愛麗絲婚後未必一定要改隨夫姓,仍當她的愛麗絲·約翰遜也很好。

我曾經聽澳洲一個自稱女權主義者的小姐姐說,在這個世界上,男女之間應該絕對平等,如果男婚女嫁必須更名換姓的話,為什麼必須妻隨夫姓,不可以夫隨妻姓?為什麼只要求太太在自己的姓名之前加上丈夫的姓,不可以要求男人在自己的姓名之前加上太太的姓呢?比如說方大發娶了吳小姐為妻後,不也可以叫做吳方大發嗎?趙完松先生娶了李小姐後,不也可以稱他為李趙完松先生嗎?

日本朋友安井正子也有同樣的困惑。日本女人出嫁之後,都得改隨夫姓。果然,兩年後,安井正子成了佐佐木正子。沒有人再稱她為安井小姐,人們都叫她佐佐木太太,安井小姐莫名其妙地「不見了」。

日本有這樣的 「習俗」:男人如果入贅「嫁」給女方後,不僅子女要隨母姓,自己的姓氏也要改隨女方。日本前防衛大臣田中直紀原名鈴木直紀,他「倒插門」與田中真紀子結婚後,便更名隨了妻姓,變成田中直紀,鈴木直紀先生從此消失無蹤。

多年前,台灣歌星費玉清與日本女孩安井千惠一見鍾情,安井千惠也傾慕於他。但費玉清不願意入贅女家後夫隨妻姓,變成安井玉清,遂拒絕了這門婚事,至今67歲仍終身未娶。

嫁不改姓、嫁隨夫姓或冠以夫姓,都飽含著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底蘊。

 

 

作者:周鳴

展開評論
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