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描寫長期宅家的少女?以秦觀名作為例品「人景合一」之境

文化.歷史

那些流芳百世的古詩詞究竟妙在何處?本文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分享兩點感悟:

 

1、五千春花與秋月,無非情與道

2、人景本一體,皆為此心來

 

對詩詞進行分類,學術界有很多種分法,例如詩可以分類為古體詩、近體詩和變體詩; 詞分婉約派與豪放派,等等等等。其實筆者認為不妨換個更宏觀的角度,最終都歸為這兩大類:情詩(詞)與道詩(詞)。

情詩在這裡不是那種狹義的「告白詩」,我們看思鄉是不是情? 想念遠在邊塞的丈夫是不是情? 壯志難酬、懷才不遇,這也是情。 情分大小,但無論是小情還是大情,都圍繞著「自我」在轉圈。

而很多人忽略的「道詩」則是跳出框外看問題,很瀟洒,淺顯些說是富含哲理,暗示玄機。 宋代釋可士的「笠重吳天雪,鞋香楚地花」就是個很好的例子,那種以苦為樂的境界,唯慧者方知其妙。

當然,情詩/詞也可以寫得很美很美(如歐陽修名句「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而情與道之美是不一樣的,各有千秋。

開頭先聊了一點點筆者對詩詞分類的拙見,為何先提這個觀點呢? 是為下面更精彩的內容做鋪墊。

「人景本一體,皆為此心來」何解? 很多古詩詞中都使用了借景抒情、寓情於景的手法,而筆者今天想分享的心得是: 如果您想使詩作或詞作更有藝術感,除要有真心實意流露之外,還需將景與人融為一體。為什麼? 其實物質與精神本來就不應該被割裂開來,「相由心生」在詩詞歌賦中處處有體現,只待你我挖掘。

景人合一,為何又道「皆為此心來」? 因為說白了,我們吟詩作詞,歸根還是有為的,能做到「斗酒詩百篇」的只是少數人。 筆者竊以為題詩作詞定要明確主題,然後字斟句酌,而所有的字詞以及如何形容景物都取決於您事先定下的基調。舉前人的妙作為例: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

—— 北宋·秦觀〈浣溪沙〉

 

正如同作曲,開始的準備工作肯定是把調定好,不然每隔幾十秒就跑調了。所要表達的情或道,在自己心裡應該是明確的,而其餘所有形容詞、名詞、所選之景皆為此調與此心起作用,有些是正面作用,有些是側面作用。

順著秦觀這首佳詞,能隱隱揣摩到這位大咖當時創作的思路。他要表現的是女主人公的那種淡淡的憂愁,但不是大悲,不需要哭得死去活來,而是一種在封閉空間里的淡淡憂愁,所以我們看到這裡的所有形容詞都在圍繞這個調,例如輕、小、陰、淡、幽。

具體分析:寒是「輕」的,四處瀰漫的寒氣進到了一個很狹窄的空間里。這裡「小」字絕不是亂用,開頭已經為後文埋下伏筆,暗示主人公八成是位女子,而且那種抒發的感情基本是淡淡的、鬱悶的。

再看「淡煙流水畫屏幽」這句更妙。乍一看淡煙流水,還以為是描寫窗外的風景,結果卻是「畫屏」上的圖,一下子就從天上掉到了人間,那種封閉感撲面而來。好比有人告訴你「我見到周杰倫啦!」,你問「哇!這麼幸運!在哪?!」 結果對方回答「在YouTube上。」類似這種滋味。

秦觀的筆,妙在對女子本人的描寫非常少,我們甚至都沒有看到一個「女」字,但「小樓」、「無賴」(無聊的意思)、「畫屏」已經有幾分暗示(古代女子很少出門),而且同時暗示了女子的大致身份(貧寒人家怎安裝畫屏?一定是有錢人家)。

再看「自在飛花」,外面的花那麼自在,而女子卻孤單地宅在家裡,百無聊賴,「自在」進一步加深了主調。相信曾在封城期間宅在家的朋友們都很容易理解這種感受。

再往下看,「無邊絲雨細如愁」簡直可謂是千古絕唱,非常典型的融情於景,愁如無邊絲雨啊! 「無邊」二字甚妙,與前面的自在二字照應: 花可以到處飛,而封閉空間里的我卻不能;我所擁有的,竟只是無邊的愁。夢與現實的差距多大呀!

最後一句「寶簾閑掛小銀鉤」才真正對女子本人進行描寫,卻依然委婉含蓄: 百無聊賴的她伸出玉手,將珠簾掛在小銀鉤上。「閑」字用得非常妙。為何不說「垂掛」呢? 沒有「閑」字,此句則為純景純物;而有了閑字之後,人與物才融為一體。「閑」在此並非悠閑享樂之意,而是指女子在閨中無親無伴、無事可做。或許有僕人伺候,但成日不出家門,此般富貴閑情又有何用?

所以作詩作詞真的和作曲及拍電影很像,一切景的選取是為人而來,反映的正是人心。

如果您有一定文學基礎,不妨嘗試借鑒古人的手法,經常思索如何更巧妙地寓情於景,以達到人景合一,相信文字功力將與日俱增。

 

 

展開評論
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