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桃花相映紅」出自唐代詩人崔護的《題都城南庄》。
傳說崔護苦讀詩書數年,終有一日趕赴長安考試,可是未能及第,返歸途中,悶悶不樂,走到都城南庄,口渴難耐,行至一戶人家叩門借水,一位美麗的少女半開柴門半掩著粉面問詢緣由,原來是一書生借水,便奉香茶一杯與書生解渴。崔護看到美貌的女子羞羞答答如天仙一般,怦然心動,女子也為崔護的翩翩風度和謙謙君子所動容,少男少女一見鍾情,卻礙於禮教而倉促分別。分別後,崔護思念姑娘心切,第二年同期心懷忐忑又故地重遊,期盼能夠再次遇到姑娘。然而,徘徊於門首,只見門戶緊閉,不見心儀女子蹤影,不由心潮激蕩,詩情大發,提筆在門扉上留下這首千古絕唱。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詩中描繪了兩個場景,「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一是桃花,一是美女,兩相相映,光彩照人,令人神魂顛倒,含蓄地表現出詩人對女子美好的嚮往,卻不能如願以償,留下深深的遺憾。次年,還是春光爛漫,百花爭艷的季節,花木扶疏,桃花掩映,詩人滿懷期盼尋訪心中的花仙,卻空寂寂門戶緊閉,「人面」不知何處去,只留下門前一樹桃花依舊在春風中凝神含笑,這讓崔護心中充滿無限的悵惘。
崔護一步三回頭,無可奈何地緩步離開姑娘家門首,來到住處心神恍惚,徹夜難眠,眼前一直漂浮著姑娘美好的形象,幾天後,實在無法難熬思念之情,決心再次登門拜訪花仙。一日,天朗氣清,崔護起早,頭束白玉發冠,身著綉綠錦袍,手搖摺扇,清秀中的俊俏,帥氣中的溫柔,飄飄逸逸三次來到門首,輕叩門環,不料開門的是姑娘年邁的父親,問清來由,老人伸手便打。原來小女子與崔護分手後一直心中思念,決心以身相許,盼望著再能復面,不料望穿秋水,終不見公子歸來。前幾日清明與父親去墳上給母親掃墓回來,看到門上空留詩文卻沒見到人,讀詩念人,思念猶深,向天發問:我心中的白馬王子,您到哪兒去了?於是,相思成疾,鬱鬱寡歡,病蔫蔫不思飲食,昨日突然卧床暈厥過去。老者一邊訴說經過,一邊扑打:你害的我家姑娘好苦哇!崔護聞言,不由分說,闖入內室,走到姑娘床邊,撲倒在姑娘身上,連搖帶晃,悲痛欲絕,以詩人幽深的情感連哭帶唱,呼天愴地,發誓非姑娘不娶,生死在一起,說著,準備與姑娘同赴黃泉,比翼雙飛,自由於天堂。哭聲和眼淚好像甘霖一樣灑向枯苗,姑娘慢慢地睜開眼睛,突然看見了自己日夜思念的人,臉上一下子綻開桃花一般笑容,神奇般地站立起來,兩個人緊緊地擁抱在一起,一對有情人終成眷屬。
我小時生活在秦川東府同州、華州一代,華劇碗碗腔拾玉鐲、金琬釵等劇目,以細膩委婉纏綿悱惻的劇情表現類似的男情女愛故事,崔護這首詩通俗而寫實,品其味,領其意,姑娘看後神魂顛倒,心中波瀾起伏,久久不能平息,也有一首回敬的詩隱藏著,待機而發,藉此,我把它寫出來,以告天下有情之人:
柴扉虛掩留隙縫,小院青青翠鳥鳴。
纖指沏茶手兒抖,菱花映影臉緋紅。
我的柴扉一直是虛掩著的呀,稍有機會就走到門口,從內門縫向外窺看,只見小院內外花木叢慧,小鳥兒鳴翠,卻不見公子前來!想當日,一見公子,就被您那種天賦異稟的氣質所折服,下決心非您不嫁,纖指沏茶時抖動不已,菱花鏡前一映,臉兒像桃花一樣緋紅,這些難道您都沒察覺出來?哎!情到深處身不由己啊!
故事已過去千年,崔護這首詩寫照著人間真正的情愛,因此,他經久不衰,一直被人們詠唱。
作者:拜懷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