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生活

微信兩極

與許多人一樣,自從有了微信,便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與許多人一樣,自從有了微信,便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我的微信群和個人群友大多數是旅居西方的柬埔寨老鄉、同學或朋友,大家重拾友誼,談新說舊,互通消息。但也有許多垃圾簡訊:如不厭其煩的「大好消息」、嘩眾取寵的「不要私藏,百萬也買不到」、「厲害了,我的……」

兩個月前,我聯繫了 一位好友,彼此建立微信。對方第一句話就是:「不要發垃圾微信,其他的也不要多發,我每天都忙於刪除。」

垃圾微信,是微信人的煩事,我又有許多話、許多事要說,何況都是「天涯淪落人。」

多年來,我給個人或成群的友人發送的是自己的文學作品,主要是三方面:一,以紅色高棉血腥統治為題材,如小說《鄉間茉莉》、《情歸故里》,報告文學《深入紅色高棉最後軍事基地》、《旁聽國際法庭審判紅色高棉》、《波爾布特最後的日子》,記述文《絕境求生》、《生死逃亡》、散文《最佳情緣》、 《最後的朋友鍾松峰》等;二,個人歷經中、柬、美三國的曲折人生,如《兩國少年事》、《人生三階段》、《跨國恩怨六十年》等;印支戰爭回顧,如《越共叔父》、《北越軍隊在高棉》、《越柬——愛恨交加的國家》、《華僑女軍醫》等;三,個人和家庭在美國的成就,如《特殊紀念》——紀念從事中醫藥二十四年、《傑出女兒》——大女兒六年半榮升「美銀」副總裁,創造全美銀行界奇蹟、《我的四個兒女》——分別介紹我的四個兒女的事業成就、《新書出版》出版了第四本書_《從中國、柬埔寨到美國》等。此外,還有個人在美國生活的體驗、人生感懷等。

我的微信有八個群,加上個人微信共有近四百名群友。

我出生於大內鬥、大饑荒的中國,成長於戰亂和紅色高棉血腥統治的柬埔寨,植根於自由民主,卻也日漸衰落的美國。整整七十年,歷經三個國家,從東方到西方,不同社會制度,嘗盡大難大苦,有過大悲大喜,在生與死之間漂泊,在拼搏中否極泰來。我的一生可供未經世面的人參考,也給世人一個彌足珍貴的歷史資料。

我是自抬身價、一廂情願嗎?讀者又是怎麼看?我在發送文章前一般會先發布簡短的「內容預告」,讓讀者選擇是否打開閱讀,我也對視力差,沒時間、沒興趣者忙於刪除表示歉意。我希望讀者如果覺得有意義,請盡量轉發。

我先後被三個群「開除」,在另一個群中,有兩人通過個人微信、一人特地從澳洲打長途電話叫我「識趣」自行退群。

我的手機曾出現一個新群,也都是前柬埔寨熟悉的老朋友。我發出「很高興加入。多謝!」順便發送一篇拙作,第三天,這個群就消失了。

我曾詢問幾位關係一般或新認識的群友對我的文章有何意見?是否有閱讀?大部分不置可否,一些是禮貌性恭維。一位說:「不喜歡常常看到有關紅色高棉的文章,我要盡量忘記那段可怕的歷史。」一位群主說:「我的視力不好,沒耐心看。請不要發來。」我的老同學告訴我:「我不知道群主有什麼意見,但我知道有相當一部分的人對你的文章不感興趣。」一位「提醒」我:「不要老是回憶、回憶,這樣是不會向前進的。」一位責問我:「你在美國難道沒感受到白人對華人的歧視嗎?」沒多久,他罵我:「你是世界上最傻瓜的人!」

我也曾詢問多位關係很密切、有數十年交情的老朋友同樣問題,五份之一沒回復,五份之一禮貌性恭維,五份之三表示一篇不漏全都看了。給我最多最簡單的回復是「好文章點贊」之類。個別表示十分欣賞、很欽佩等等,兩位指出我用錯標點符號,兩位給我寫了的長信,其中一位稱我為「老師」。他給我的回復如下 :「林紹強老師好!……每一次您發來的文章我都喜出望外,我幾乎看過了每一篇您發來的文章,以及個人的經典故事,我個人感到十分感觸!您有著深厚的中華文化傳統美德!我家裡人說您對政治經濟科學文化各個領域都有著相當獨特的見解,故事裡的開頭結尾每一部分都做到天衣無縫,我個人看後收益不少……您有豐富的人生經驗也經得起考驗……」(不好意思,這位朋友過獎了。例如,我的文章沒涉及經濟科學方面。)

真是「道不同,不相為謀。」「志不同,不相為友。」同樣是柬埔寨老鄉,同樣生死與共,我竟遭遇冰火兩重天。

一位從未見面的法國微信友回復我:「二零一九年四月五日,您加入我們群里,從第一篇文章《游泳褲》開始直到今天您的每篇文章我都一字不漏閱讀還統統保存下來,應該是我對您說感謝才對吧!」「我很喜歡你的文章,因為你所寫的都是你自己的觀點,也都是實話實說,閱讀後有一種感覺,增加知識與激情。」

在美國費城,一位姓謝的微信友不斷給我發來她自己演唱、錄製的歌曲,計有:「人生在世不容易」、「迎春花」、「童年」、「 思念成沙」、「痴心為你」、「你聽過我的歌嗎?」、「往日時光」、「回想曲」、「孤鴻」。她說,一些是給我帶來祝福,一些是給我鼓勵,一些是像征我堅毅的性格。

一位同校不同年級的學友說:「你是我所有的朋友之中,成就最高的一位,可能是青少年時期的悲慘遭遇,使你變得更加堅強,更加積極。」

澳門一位老同事說:「你像一團火,一直在燃燒。」、「你是唯一數十年來一直在不斷發泄心中的不平。」

其他的諸如:「你好活躍!精力充沛。在往來的男同學裡,該是找不到第二……喜歡看你的散文,真實親切。」

「人要懂得珍惜,別失去了才惋惜,回憶錄帶給大家一段美好的、為了一個家的回憶。」

「文留後世,慷慨陳詞 ,時代寫真,精神可喜。」

「你的毅力、魅力、勇氣,能把重重以前真實血淚史一一陳列出來,可敬可佩!你為我們這一輩人,道出我們內心的糾結。謝謝。」

幾個月前,一位頗有學識的長輩邀請我加入他的微信群。這是唯一一個主要來自中國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和其他西方國家、也有費城本地的華人藝術家、畫家、音樂家、歌唱家、書法家、攝影師、作家、詩人等等共一百餘人的微信團體。那麼,這個新認識的、非柬埔寨華人的群體又是怎

我一如既往先給大家發送文章,第一篇是《傑出女兒》,很快得到八位群友點贊支持:

「每個人都渴望成功,美國社會本質上沒有歧視,鼓勵自強。但是,喜歡埋怨的人是成功不了的。聰明且自強不息的人均有成功的希望。」

「孩子的成長與家庭父母潛移默化的教育密不可分,培育出有責任、有擔當、有愛心的孩子是社會的福祉,自然上天也會庇佑。  」

「謝謝林先生《傑出女兒》的分享。文中記錄著碧慧在「美銀」的故事匯聚成一串明珠,每顆都蘊藏著智慧的光芒,機智果斷、聰明幹練、堅韌不拔、無私奉獻、團結友愛,一條無形的紐帶將公司的員工隊伍緊密相連,形成強大的力量。」

「讚賞!遇到適宜的社會環境,才有平民逆襲之事。」

「很高興你優秀卓越的女兒榮升「美銀」副總裁!恭喜恭喜!「

「我高興祝賀你女兒榮升「美銀」副總裁。這是你艱險困苦、豐富多彩人生的一份可喜報酬!」

「言傳身教,厚德載物!都是自身造化的回報。」

「其實我也為華僑後代有像您女兒這麼傑出 的孩子感到驕傲。」

介紹我入群的這位長輩對我的文章多有回復:

「先生作品述事條理清晰,人物個性鮮明,用詞準確。」

「先生經歷出生入死,多年前拜讀你寫的柬埔寨逃亡實錄,已對你生敬仰心。我比你大幾歲,然沒有你這麼坎坷。」

「我多年前讀過您寫的介紹柬埔寨一段可悲的歷史,和你們逃難奔赴自由驚心動魄的歷程。你的生活很充實,敬仰!」

他向群友介紹:「林先生的作品還很多,他豐富的人生經歷也可以說是一首絕唱,能啟迪未經世故的人們。」

下面摘錄一些微信友最近就不同拙作回復的簡要(括弧是拙作標題):

香港電影製片人溫嘉文:「我曾再三拜讀你的《最佳情緣》,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無疑,這是一個絕佳而又完整的故事大綱!「

「見過你本人,讀過您好多文章,由衷的祝福您及家人!」

「艱難歷程,起伏人生,終成善果,可慰終生!」(《兩國少年事》)

「記憶這麼好,佩服。記述很流暢,感情很真實。」(《兩國少年事》)

「介紹詳盡,細膩有趣!好文。」(《讚美東奧》)

「你是自傳性記述的民間華人,從你的親身經歷和體會而來,更加真實可信,為柬共的罪惡歷史留下彌足珍貴的佐證。」(《絕境求生》)

「苦難中結緣,危難中攜渡,艱難中創業,披荊斬棘,終成正果,幸福中圓滿!」(《最佳情緣》)

「小說體,隱含了許多重大的柬歷史和當時政治問題。」(《情歸故里」)

「緊接生活,接地氣。人生雖艱辛苦難,然情義長存。」(《憶黃吟》)

「這麼複雜的關係,一篇短文就說得一清二楚。」(《越南——愛恨交加的國家》)

「文筆清新流暢,森沙斯莫的形像躍然紙上。」(《歌聖之死》)

「余老師的關愛與循循誘導在幼小的心靈深處埋下同樣愛的種子。」(《兩國少年事》)

「謝謝分享!記錄過去的點滴:有苦、有憂、有喜、有趣年少的時光。」(《小鎮龍蛇》)

「好文章。人和事都刻畫得恰到好處,多一分則顯啰嗦,少一分則顯單調,讀起來就像周立波寫的山鄉巨變。」(《小鎮龍蛇》)

「真希望他回家了。他是那個家的精神和物質支柱,不能沒有他。戰爭太殘酷了,沒想到您的經歷這麼坎坷。」(《最後的朋友鍾松峰》)

「遺逝的年華,美好的童趣……為你痛心。」(《兩國少年事》)

「剛剛拜讀大作,大讚聰明絕頂,應變有餘,真正的亂世強人……艱難的歲月啊!聰明人總有辦法。」(《絕境求生》)

「謝謝分享您的辛酸和光榮史,非常棒!你應該翻譯成英文留給你的子孫後代。」(《兩國少年事》)

「寫得很好,很細膩。如果不這樣怎麼能生存?這是最理智最聰明的人,也是值得自己回憶的人生。我從頭到尾看到都很感動。」(《絕境求生》)

「少年往事是最深刻的印記。親身經歷和感受,銘刻於懷,真實寫意。」(《兩國少年事》)

「特別對(費城)唐人街社區寫得入木三寸,可敬可敬,真是難得的人才,我特別敬佩。」(《費城唐人街嘉年華》)

真誠感謝微信友的厚愛,鞭策我繼續向前進,使我有不斷學習、傾訴心聲的平台。正是有微信和網路,有人把我介紹加入「世界華文作家交流協會」,並把我一些文章發送到澳洲、加拿大、印尼和美國等華文報章。從此,我的文章可在這個文化大家庭中傳播。真誠感謝微信友的支持,讓我打開人生另一個窗口,看到藍天,迎接陽光。

(二零二一年十一月二日於美國)

 

作者:余良

This post was last modified on 2022年8月31日 17:20

Recent Posts

鐵路大罷工 悉尼跨年煙花表演或被取消

新州警察局局長凱倫·韋伯威脅說,如果由於鐵路罷工導致觀看煙花人群的安全無法保證,她將建議取消悉尼標誌性的新年前夜煙花表演。 Read More

3 days ago

聖誕假期汽油價格居高不下

在繁忙的聖誕期間,全澳的司機都面臨高油價的打擊。布里斯班、堪培拉和墨爾本將超過悉尼,成為加油成本最高的城市。 Read More

3 days ago

中國遊客無人機「窺探」澳洲軍艦 引發熱議

12月15日,一個網名為「Ares」的中國遊客在「小紅書」上發布了三段使用無人機近距離拍攝澳洲海軍軍艦的視頻。引發了網路熱議和澳洲參議員Malcolm Roberts的關注。 Read More

3 days ago

夏言聊天室:中共滲透無處不在

更新於 :2024-12-20 03:12 12月初,三名台灣總統府當值憲兵因向中共特務提供機密遭到抓捕,之後中共滲透台灣網紅的種種跡象也被媒體爆出,再次引起台灣輿論對中共滲透及《反滲透法》界限的討論。 從中共誕生以來,統戰與滲透一直是中共非常重要的戰略手段,從未放鬆過。上百年來,其滲透能力堪稱登峰造極,幾乎就是無所不在、無孔不入、無往不勝。中共當局不僅依靠統戰與滲透成功地將國民政府趕到了台灣,還將全中國百姓拿捏得服服貼貼。 西方政客的幻想曾造就了中國經濟的快速崛起,中共的統戰與滲透也隨著中國製造的廉價產品全方位地蔓延到了世界各國,並順利地在各級政府、學術領域,甚至地方社團中埋下種子,打下了長期盤踞的基礎。 而散布在世界各國的台灣社團從來就是一個重災區,在民主環境里成長的台灣人並沒有天生的免疫力,一些單純的台灣人往往在有意無意間被利用了、被滲透了,被統戰了,卻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墮落在紅色的枷鎖之中。 每當人們提到中共的統戰與滲透就會聯想到特務與間諜,其實統戰與滲透的範圍極其廣泛,廣泛到不能簡單地用「間諜」的概念來分析論述。 比如說,一些有點影響力的台灣人常常會公開提醒台灣商人,不要在中共不喜歡的媒體上刊登廣告,或避免發表支持台灣政府的言論,美其言曰出於「好意」或「保護僑胞」,其實他們已經在中共的戰壕里,替中共的統戰與滲透發揮影響力了。讓人產生恐懼或自覺宣揚「中國好故事」,都是紅色滲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很多海外華人,包括台灣人或東南亞的華裔難民,他們的政治立場往往會隨著中共影響力的變化而相應發生變化,有些人從反共走向親共,之後又宣稱反共,自由世界給了他們自由思想的空間,但他們是否真的能在立場的改變過程中擺脫中共勢力的束縛呢?那就只有天曉得了。因為中共統戰與滲透的力量就像癌細胞,具有頑固的持久性,有時活躍、有時潛水,當沾惹上後想洗心革面就沒那麼容易。 在澳中經濟處於蜜月的年代,澳洲只看到了滾滾而來的金錢,卻沒注意到中共的金錢是一把雙刃劍,它既減輕了澳洲的經濟危機,也削弱了澳洲的立國基礎,澳洲政府在中共的玩弄下幾乎成為了一堆木偶。譚寶政府最終反戈一擊推出了「反滲透法」,氣焰囂張的中共和統會也不得不偃旗息鼓。中共的紅色勢力就此消亡了嗎?當然不會!那張滲透的網路不是一天建成的,也不可能在一天內轟然瓦解,該鋪墊的早已穩妥,該下的種子也已紮下了根。 英國王子邊上埋著紅色地雷,中共軍人擠進紐西蘭國會,泛紅憲兵在守護台灣總統府,類似的情形比比皆是,澳洲也絕對不會例外,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區別只在於何時才被發現,西方民主社會的一大特點就是後知後覺。 中國人的群體很簡單,親共與反共都是擺在檯面上,多多少少都對澳洲主流產生影響力,其它的絕大多數社團都保持低調,明哲保身,見風使舵,意見統一。 與中國社區相比,台灣社區反而顯得比較複雜,那是因為各台灣社團在對台灣的定義上有著差異。 在歷史的演變過程中,海外缺乏具有影響力的台灣本土社團代表台灣人發聲,一直被認為是台灣人聲音的社團並非來自台灣,那是一些民國初期就開張的百年老店,「XX堂」,或「XX會」,以及逃離共產極權迫害的難民組成的「越緬寮」團體,他們都曾接受了中華民國文化教育,本質上捍衛的是中華民國。當中共和統會在全世界粉墨登場後,首當其衝就是對這些社團進行統戰與滲透,遺憾的是無一能夠倖免。… Read More

3 days ago

赤字飆升至3600萬 堪培拉大學啟動自願離職計劃

為控制飆升的預算赤字,堪培拉大學在其五個學院啟動了一項學術人員自願離職計劃。 Read More

3 days ago

新的482「需求技能簽證」

新的482「需求技能簽證」(Skills in Demand, SID) 相關的法規於2024年12月7日生效,由於細節不多,僱主和簽證申請人必須留意簽證的新要求。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將不會有新的子類別。需求技能簽證將與臨時技能短缺簽證使用相同的子類別號碼「482」,但這絕不是簡單的重新標籤。 任何在12月7號之前提交的482簽證申請不受這些變更的影響。 需求技能簽證有三個流派:專業技能流、核心技能流和勞工協議流。前兩個流派取代了中期和短期流派,這意味著該簽證更注重高低收入之間的區別,而不是長期和短期的職業短缺。勞工協議流將有效保留現有標準。至於針對低薪但關鍵職業的基本技能通道的命運,則無法預測。計划進入該流派的職業可能會通過勞工協議獲得。 主要法規不僅修訂了482子類簽證,還包括相關的提名、贊助義務和僱主提名的永久簽證。只有關鍵方面被突出強調。 該法規的大部分內容涉及修訂現有法規,將子類的名稱從「臨時技能短缺」改為「需求技能」,例如,與簽證取消、退款和某些家庭成員豁免的規定。然而,這項新簽證還有許多重要方面。 收入門檻 取代臨時技能移民收入門檻 (TSMIT) 的將是1994年移民法規中設定的兩個收入門檻: 1.… Read More

3 day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