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觀從娃娃抓起 家長如何培養「高財商」的孩子

對澳大利亞兒童來說,課堂往往不是學習如何賺錢和管理金錢的場所。理財專家敦促家長要給孩子補上這一課,重視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正確的 「金錢觀」和財商。
新聞 • 資訊

對澳大利亞兒童來說,課堂往往不是學習如何賺錢和管理金錢的場所。理財專家敦促家長要給孩子補上這一課,重視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正確的 「金錢觀」和財商。

金融和理財專家Sarah Wells表示,澳洲學校經常被吐槽沒有為學生提供優質的金錢管理和理財課程,所以爸媽不能依賴學校,應該把金錢技能作為兒童教育的一部分,在日常生活中言傳身教。

Well認為,目前澳洲澳洲學生返校,正是父母教給孩子理財知識的一個好機會。

Wells說:「返校是一件大事……所以要和孩子們坐下來談一談,要怎麼把錢花好。」比如,返校需要購置學慣用品,但購買二手的還是新的,哪個選擇更合算,正是孩子們學習如何制定預算、計算成本、比較各項選擇等財務知識的機會。

Wells還建議家長帶孩子去買每周的零食,並給他們一個預算——也許是10元——孩子們必須堅持把花銷控制在預算之內。

Wells說,在現實生活中學會如何花錢比任何教科書的效果更好,但家庭應根據孩子的年齡調整。

「與14歲的孩子談論買不買MacBook,與7歲孩子談論購買昂貴的迪斯尼背包或彩色鉛筆,要談的內容是不同的,」Wells說。

還有其他方法來提高兒童的財務能力。通過為孩子們設定每月的午餐訂單限額,來教導他們進行長期規劃。並讓年長的青少年參與家庭預算討論。

作家和財務規劃師Helen Baker說,正規教育中的財務課程往往取決於學校的課程設置、學生的學習速度以及「他們完成了什麼什麼課」。對教師來說,這只是他們教學的一部分,但要培養孩子的財商和正確的金錢觀念屬於素質教育,光是書本的知識不夠。

Baker建議家長要在現實生活中教,用實實在在的錢,讓孩子們了解各種選擇,了解東西的成本、以及錢花起來有多快。

Baker說,父母還應該考慮從生活中的小事教起,比如飲料容器的回收,其中一些錢用於慈善事業,一些被存起來,一些可以花掉。不要忘記諸如大富翁之類的遊戲,這些遊戲有兒童版本。

Wells說,在家裡過多的談論錢有消極的一面,父母談著談著就變成了東西有多貴或父母如何負擔不起。這些負面的東西容易讓孩子變得擔憂和吝嗇。

Wells說:「要進行積極的對話,而不是懲罰性的或消極的—要側重於談論價值和價值觀。以開放的方式與孩子談論金錢,往往不會出現那些負面的情況。」

 

責任編輯:張茹

展開評論
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