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感染嚴重性或與BMI有關|昆州返工返校須戴口罩

新聞 • 資訊

每日新聞早讀
每日澳洲新聞

 

VCT News:莫里森稱「簡訊泄露事件」是一種 「愚蠢」

澳總理莫里森接受多家媒體採訪時,澄清前一天發生的所謂「爆炸性簡訊泄露事件」。莫里森將這些簡訊斥為 「匿名誹謗」,他表示,作為總理肯定會聽到這些討厭的流言蜚語,但不應該成為焦點。2月1日國家新聞俱樂部的活動上,Network Ten政治記者Peter van Onselen聲稱有一份前新州州長Berejiklian和一位匿名自由黨部長之間的簡訊記錄。據他說,在簡訊中,Berejiklian將總理莫里森描述為一個 「可怕的人」,而那位部長則稱總理是一個 「騙子 「和」徹底的精神病」。目前還不知道這位部長是在州級還是聯邦級的。

天空新聞:昆州2月7日返工返校須戴口罩

州政府計劃2月7日讓學生返校、上班族重返辦公室,並對學校施行嚴格口罩規定。屆時所有中學生返校時必須戴口罩,強烈鼓勵三年級以上的小學生戴口罩。但教師講課時可以摘下口罩,學生可以在入座時摘掉口罩。昆州教育廳長Grace Grace表示,未來四周預計將向公立和私立學校發放逾75萬份快速檢測試劑,而且未接種疫苗的家長仍能進入學校接送學生。

太陽先驅報:2022年澳洲建築業或出現大量公司倒閉

根據破產專家的說法,今年是澳洲所謂「殭屍公司」的生死線,預計將有大量公司倒閉。貿易信貸保險公司Atradius預計,今年澳洲公司的破產數量將增加138%。在Atradius所追蹤的30個國家中,增長率位於第二高,比2019年疫情前的數字高出33%。但企業出現倒閉「海嘯潮」的擔憂已經消退。

信使郵報:研究:昆州房屋負擔能力降到最糕

Finder和CoreLogic的獨家研究顯示,昆士蘭近400個郊區現在需要每年10萬澳元以上的稅後家庭收入,才能負擔得起房貸和維持生計。房屋負擔能力降到「有史以來最糟糕情況」。其中還有65個郊區要求家庭稅後收入超過20萬澳元,才能買得起一套中等住宅,這些郊區全部位於紅火的昆州東南角。根據專家的說法,這個令人警醒的數字並不會減緩昆州的房價增長,相反,房價仍有「上升空間」。

澳洲金融評論:1月拍賣量創歷史新高

在1月份的最後一周,全澳有1160套房屋上市拍賣,創下同期歷史紀錄。分析師認為,此前是買家有恐慌、害怕錯過的心理。現在輪到賣方恐慌了,他們急於在市場疲軟之前把房子銷售出去。AMP Capital首席經濟學家Shane Oliver表示,去年推動房價飆升的很多因素現在都在消退。

澳洲人報:美印日澳四方會談將在墨爾本舉行

印度和日本的外長以及美國國務卿二月將到墨爾本參加為期兩天的峰會。會議將針對海上安全、領土完整和網路威脅以及各工作組提出的問題加以討論。工作組問題的重點是疫苗分發、打擊虛假信息、網路和關鍵技術、基礎設施和太空。

Domain網:悉尼「007邦德式」豪宅上市 自帶逃生隧道

悉尼Mosman一棟剛剛上市的豪宅,居然帶有一條高科技隧道。房產公司Di Jones Mosman的中介Jacqui Rowland-Smith表示,這條25米長的地下隧道非常符合詹姆斯-邦德(007特工)和高科技的要求,買家非常感興趣。他說,「你從車庫出來,走進隧道,此時燈光亮起,舒緩的音樂響起……這真讓人著迷。」房主 Proctors夫婦在40年前搬進了這所房子,當時他們花29萬澳元買的這棟房子,現在值1000萬。

9號台新聞:文件披露:聯邦政府疫情處理大意

近日披露的一份文件顯示,聯邦政府未能重視早在2020年初就收到的提高檢測力警告。由Tony Radford博士、Paul Wood教授和另一人組成的專家小組自當年4月開始為國家COVID冠檢測項目提建議。第一份文件發給了時任首席科學家Alan Finkel、前衛生部秘書Glenys Beauchamp和前首席醫療官Brendan Murphy博士,共提出九個關鍵建議,其中包括:大範圍做檢測,以確保工作場所安全;採用快速、低成本、高容量的檢測系統;對供應鏈和生產提供適度而關鍵的援助。

信使郵報:啤酒成本直線上升昆州商家請求減稅

啤酒消費稅率周二(2月1日)開始隨通貨膨脹上調,每品脫啤酒成本再次上升。酒吧業主懇請不要對啤酒銷售加稅,因為該行業受Omicron疫情困擾,已經困難重重。酒業高峰組織——昆士蘭酒業協會(Queensland Hotels Association)正在遊說聯邦政府削減啤酒消費稅,該組織稱這個稅種經歷了十多年來最大幅度的增長。

7號台新聞:澳醫生:COVID感染嚴重性或與BMI有關

澳大利亞一位頂級醫生警告稱,體重過重者應通過減肥來降低因感染COVID病毒而重症住院的概率。前副首席醫療官Nick Coatsworth表示,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簡稱BMI)超過30的人最有可能在感染COVID病毒後出現危險,因為患嚴重併發症的風險會增加。

每日新聞早讀
每日國際新聞

法廣:阻止俄羅斯拿能源當武器 歐盟暫停北溪二號

俄羅斯鋪設的德俄天然氣管道工程—北溪二號接近完工,鑒於俄羅斯陳兵烏克蘭邊境,歐盟委員會1月31日宣布暫停。這應該是歐美準備更進一步制裁俄羅斯的最關鍵一步,需要俄羅斯能源的歐洲尤其是德國,為了制止普京大俄羅斯擴張野心。據悉,歐盟正在審核這一項目是否與其能源政策兼容。

 德國之聲:烏克蘭危機未解   美俄聯合國正面交鋒

聯合國安理會星期一(1月31日)應美國的要求舉行會議,討論戰雲密布的烏克蘭局勢。會議上,俄羅斯和美國相互指責對方的行徑。美國表示,俄羅斯的部隊部署是對「國際和平與安全的威脅」,而俄羅斯的發言人稱這場聯合國峰會是「公關噱頭」,並指責白宮製造歇斯底里的情緒。

路透社:美英制定了制裁俄羅斯的措施

為了威懾俄羅斯不要在入侵烏克蘭問題上輕舉妄動,美英兩國分別制定出一旦俄國入侵烏克蘭就將對俄實施的「災難性」經濟制裁的全套措施。英國政府將制裁目標選定為「對俄國國家直接有利益的任何公司和個人」,而美國則將制裁目標鎖定為普京總統身邊的圈內人。一位不具名美國官員說,「我們鎖定的人都是克里姆林宮圈內人或接近這個圈子的人,而且這些人都在政府決策中發揮過作用,或至少與克里姆林宮破壞穩定的行為有關係,」

 法新社:緬甸政變一周年    民眾發起「無聲抗議」

周二(2月1日)是緬甸軍方發動政變、推翻由昂山素季領導的緬甸文官政府一周年,居民們響應了反政變抗議者發起的「無聲抗議」呼聲,該國主要城市的街道本周二(2月1日)空空蕩蕩。軍政府領導人威脅將沒收商鋪並逮捕分享有關「無聲抗議」信息的任何人。有報道說,自從上星期社交媒體上出現了「無聲抗議」的呼籲之後,緬甸各地至少有58人被逮捕。

中央社:烏克蘭總統下令3年增兵10萬人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星期二(2月1日)簽署一項命令,在3年內將烏克蘭武裝部隊規模擴大10萬人,並提高軍人薪資,但他表示,這並不意味著與俄羅斯的戰爭迫在眉睫。澤連斯基敦促議員保持冷靜和團結,不要引發恐慌情緒,也不要利用與俄羅斯的對峙來謀取政治利益。烏克蘭目前有近25萬名軍人,與俄羅斯相比,在軍力和武器規模上皆相形見絀。

中央社:印度推瀕危老虎復育計劃有   人虎衝突與盜獵成主要障礙

全球約75%野生老虎棲息在印度,但數量也只有將近3000隻。印度政府為拯救瀕臨絕種的孟加拉虎,於1973年推出「老虎計劃」(Project Tiger)。經過近50年的執行,境內從一度只剩不到1500隻的老虎,現已復育至2967隻。但人虎衝突與盜獵一直是這項工作的主要障礙。

德新社:挪威連環恐襲犯申請保釋被拒

挪威男子Anders Behring Breivik在2011年7月策劃連環恐怖襲擊,共造成77人死亡,被判無期徒刑,但根據當地法例,最高只可監禁21年。Breivik上月服刑滿10年後申請假釋,但控方指他仍然是危險人物,亦無真誠悔意。3名法官周二(1日)作出裁決,拒絕其申請,認為Breivik的精神狀況未有改變,仍然構成明顯威脅,一旦假釋可能重蹈覆轍,再度犯案。

中央社:緬甸全國緊急狀態延半年  昂山素季等人再遭新指控

緬甸國防和安全委員會周一(1月31日)宣布延長全國緊急狀態半年。同日,緬甸原國務資政昂山素季和原民選總統溫敏內又受到新的指控。內比都一家法院就緬甸選舉委員會提出的訴訟對兩人涉嫌選舉舞弊一案立案,預定開庭時間為2月7日和2月14日。

共同社:日本破例允許400名留學生入境

日本政府將破例允許共計400名左右的留學生入境。文科省等稱,除了已允許入境的87名公費留學生外,加上之後可以入境的300人左右,總計約400人。據稱對象是即將迎來畢業或結業期限等,如果無法入境會影響畢業等的公費和自費留學生。被特批入境的對象是即將迎來畢業或結業期限等,如果無法入境會影響畢業等的公費和自費留學生。

法廣:法國強制規定醫護人員需打加強劑

法國規定所有醫護人員必須持有完整疫苗證書,否則可被即時無薪停職。官方規定他們從現在至2月14日期間,必須在過去7個月內打了第2針或打了第3針;從2月15日開始,必須在過去4個月內打了第2針或第3針。醫護人員如果確診新冠,暫時可不用打加強劑,其疫苗通行證仍然有效。若得醫生證明不適合接種疫苗者可例外。

每日新聞早讀
每日中國新聞

中國瞭望:牛年最後一個大瓜 郭德綱被下架

 「郭德綱下架」的新聞一出就被頂上了熱搜第一。不少人都在猜郭德綱被下架的原因,有主播直言,知道但不敢說。郭德綱對此也沒有解釋,只是發布消息「過年嘍」。在1月30日播出的天津衛視相聲春晚和山東衛視春晚上,沒有郭德綱的相聲,但根據此前曝光的信息來看,郭德綱確實參與錄製了這兩台春晚,並且他在天津相聲春晚中還是C位主角。

VCTNews:瑞典21名出版人登報呼籲釋放桂民海

前香港銅鑼灣書店瑞典籍股東桂民海2020年被中共當局以「為境外非法提供情報」罪名重判10年,除夕當日,21名瑞典出版界人士在中國傳統聯名登報,要求中國當局釋放桂民海。簽署聯名信的包括知名作家、文壇要人、主要日報的文化版編輯。聯名信中認為,中國是以「鬆散的理由」逮捕了桂民海。關於他向外國提供情報的指控「似乎是憑空捏造的,給中國蒙上了一層陰影」。

法廣:索羅斯預言習近平或無法連任

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日前召開研討會,習近平連任、美中關係、台灣安全等問題成為討論焦點。考慮到多重危機交叉,中共內鬥加劇等因素,美國著名投資家、億萬富翁索羅斯對習近平成功連任並不樂觀。索羅斯1月31日在胡佛研究所發言稱,「中國共產黨內有很強的反對習近平的力量,習近平精心安排想把自己提升到與毛澤東和鄧小平同等地位,可能不會發生」。

新浪網:落馬高校校長收藏情色片近千部

湖南省紀委監委網站1月27日播出反腐專題片第一集《絕不饒恕》,披露了原湖南廣播電視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彭元插手學校工程,受賄超過1500萬元人民幣。他還被披露縱情聲色,長期包住賓館與不同異性發生不正當關係,甚至私藏近千部色情片。

南華早報:打臉中南海 北大最新報告真敢說

在北京大學國際與戰略研究所30日發表的一份報告,研究人員比較了中美兩國在訊息技術、人工智慧(AI)和航天航空技術等競爭領域的發展。結果發現,無論是在技術層面還是產業層面,中美脫鉤雙方都有所損傷,「看來中國付出的代價更大」,尤其在晶元製造和人工智慧等關鍵技術領域已經形成了脫鉤共識,目前只剩下「技術含量低或附加值低的行業」與美企有聯繫。

每日新聞早讀
每日香港新聞

自由時報:台灣前法務部長廖正豪病逝享壽75歲

台灣前法務部長廖正豪1月31日除夕夜病逝于振興醫院,享壽75歲,廖正豪1996年擔任法務部長時厲行掃黑,曾獲9成多民意高度肯定,被稱為「掃黑英雄」。法務部發出新聞稿表示,對廖正豪前部長任內維護社會安定,卸任後成立財團法人向陽公益基金會,協助推動法治教育、關懷受刑人更生保護等公益事務,表示肯定,緬懷「哲人已遠典範長存」。

聯合新聞:蕭敬騰喊台人回家  蔡適應:不需消費自己國家

台灣藝人蕭敬騰1月31日除夕第三度登上中國大陸春晚,說出「台灣人一定要回家看一看」,遭到台灣網友批評。台灣立委蔡適應2日表示,蕭敬騰過年再哪過,就說明他的家就在哪,出生在台灣,台灣才是他的家,去世界任何地方賺錢我們都尊重,但打拚賺錢之餘不需消費自己國家,來達到他自己賺錢的目的,這也是國人所不能接受的。

香港電台:香港放寬COVID-19患者出院條件

香港第5波疫情對公營醫療系統造成沉重負擔,縮短住院期、家居隔離等方案成大勢所趨。政府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2日出席電台節目表示,醫院管理局即日起放寬出院條件,相信安全係數極高,但香港接種率低,暫未有條件實行居家治療。他又預料,至少需要6至8星期時間,香港個案數字才會回落至低雙位數。不過,社區目前出現Omicron傳播,可能令疫情再擴散,因此呼籲市民分批拜年。

HK01:台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嫁台大教授回眸一笑促姻緣

台灣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與台灣大學機械系教授潘國隆1月30日於台北美福大飯店舉辦結婚典禮。台灣總統府秘書長李大維、外交部長吳釗燮、國安會副秘書長徐斯儉等官員,以及澳洲、歐洲等地駐台領事到場祝賀,但並未上台致詞。

VCT News:違反防疫規定參加「洪門宴」 港民政局長請辭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31日公布「洪門宴」調查結果,3名官員被裁定違反紀律須接受懲處,其中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已提出請辭並獲得接納,餘下12名官員毋須紀律跟進。今年1月3日,包括徐英偉在內的15名官員與約由20位「愛國者」組成的立法會的議員,出席與中國大陸關係密切的港區人大表代洪為民的生日派對。會後有嘉賓確診感染COVID-19。這次生日派對成為香港第5波疫情的傳播鏈之一。事發後,當局安排相關官員到官方隔離中心接受檢疫。

展開評論
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