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澳洲金融評論報導,政府發布養老基金測試已經六個月。出於對業績評級不可靠的擔憂,澳洲養老金領域的權威人士組成了一個工作小組,遊說政府對業績考核進行緊急改革。
業界人士表示,每個工作的澳洲人在法律上都必須將其收入的10%交給養老金,因此該行業迫切需要一個公開透明的養老金績效評分。因為要的太急,以至於一個不怎麼樣的二流評估模式匆匆在聯邦獲得通過。
非營利性的Conexus研究所的執行董事David Bell正在領導這個遊說小組,Bell說:「績效測試的意圖是合理的,當務之急是解決它的一些嚴重缺陷。它可能會誤導,而且往往不能向消費者展示最適合他們需求的養老金。」
如何對金融服務進行有效的比較,一直是個難題。稅務局第一次公布業績表時引起了全國關注,因為13個養老金沒有通過測試,其中包括與聯邦銀行和理財公司BT有聯繫的養老金。
據估計,7%的養老金成員在其結果發布後轉換了養老金。
儘管業績測試在養老金的透明度方面取得了不可否認的進展,但行業領導者表示,測試中存在許多漏洞,它並不可靠。
顧問公司Chant West的總經理Ian Fryer說:「簡單地說,13個沒達標的養老金,有一些其實不應該被列在差評名單上;也有一些基金通過了測試,但其實應該被列入名單。」
行業團體所表達的擔憂是多種多樣的,但大多數都是圍繞著測試僅考量了單一標準的局限性,即基金的狀況和回報與基準相比較。許多人認為這些基準並沒有反映出該行業的實際情況。
例如,一個擁有許多老年成員的養老金,在管理資金方面採取保守的措施可能是合適的,(這樣可以保證老年人的定期收入),但它可能發現自己被一個擁有完全不同的資產組合和完全不同的人口狀況的基金「打敗」了。
對該測試的一個核心投訴是缺乏所謂的「風險調整」,換句話說,該測試沒有把蘋果與蘋果相比較。
正如Bell建議的那樣,「我們真的需要審查業績測試,因為基金經常會受到誘惑,以一種能通過測試的方式進行管理,而不是從成員的最佳利益角度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