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7-25 09:14
哥德式的教堂在歐洲幾乎隨處可見。哥德這個詞不僅僅是建築風格的名稱,這詞的原本意思是指某種神秘、恐怖及陰鬱,或描述某種野蠻、未開化的事物,彷彿是來自中世紀的。
我作為一名受過專業學術訓練的語言學家,對於任何事物指稱名詞我總是會溯源追查,文字的基本認識可以進一步作文化的溯源。哥德Gothic,這個詞是來自北歐日耳曼民族哥德人的語言,金髮碧眼體型高碩的哥德部族是眾多蠻族中入侵西羅馬帝國的一支,這支日耳曼民族於公元五世紀攻陷西羅馬帝國,而在公元六世紀皈依基督教。
這辭彙本身已表明,哥德人的藝術文化及工匠技藝是承襲了羅馬人的風格及受其影響而來的,除了一些哥德人的工藝創新之外,哥德式建築也是從羅馬式建築演變而來的;從12世紀末期到16世紀中葉,這種哥德式建築風格在中世紀的高峰盛期和晚期流行於歐洲。
就如同每一種藝術形式,當代的藝術風格都會在後來時期用一個恰當的名稱來詮釋定義。哥德式風格建築是起源於法國北部,當時被稱為法國式作品Opus Francigenum;哥德Gothic,這個稱呼最初是來自後來興起的文藝復興時期The Renaissance,被那些雄心勃勃急於復古恢復希臘式建築規律的人所取用帶有輕蔑貶意的命名。
當我去歐洲旅行時,我對哥德式教堂的建築很有興趣且非常著迷。最近一位朋友轉發給我一段2019年火災後新修復的巴黎聖母院Notre Dame de Paris網傳視頻。因為熟悉巴黎聖母院火災前的原本設計,我不是特別喜歡修復後的那種明亮多彩的複雜設計風格,簡直可以媲美凡爾賽宮的華麗,沒有了中世紀的莊嚴簡單陰鬱的氣氛,而最重要的是這個聖母院教堂內部已不再是哥德式的設計風格了。慶幸後來得知「巴黎聖母院火災後重生」的網傳照片只是3D模擬設計,並非實際狀況;事實上,今年巴黎聖母院最新重建會議討論結果是被燒毀的聖母院尖塔的修復將按歷史原樣設計重建In ahistorically accurate manner,這對愛好歷史古文物朋友是一則值得安慰的好消息。
自古羅馬時期,以此記號贏得戰役的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下詔米蘭剌令,基督教不再遭受迫害,基督教會因此得優勢成為羅馬國教;自此基督教堂建築設計均採用十字形Cruciform座地,以天上看下來的視角是一個神聖記號的坐標。
在中古世紀的神權統治時期,權力是來自神及掌管的神職人員,當時能夠與上帝交流是神聖而迫切需要的;此時中古世紀教堂的哥德式建築承襲了古羅馬的教會十字形座地;哥德式教堂設計極為嚴謹莊重;教堂內部無數垂直豎線條有吸引朝拜人們的目光向上的視覺暗示,數十米高的尖形拱頂在昏暗的光線下隱隱閃爍;帶著宗教的遐想,感覺天堂彷彿就在上面;莊嚴肅穆的中世紀哥德式教堂是「與上帝對話」的地方。
哥德式建築的整體外型風格是高聳瘦削,表現其高度的尖塔Spire and Pinnacle及拱頂pointed arch巧妙地運用前期羅馬式建築Romanesque architecture的肋拱頂Rib vault及飛扶壁Flying Buttress演變而來的支撐部件,密布架設於建築的外牆,彷彿是沒有拆卸的手腳架,給人一種瘦骨嶙峋不可支撐的感覺,透過此番卓越的建築技藝,表現出哥德式建築的神秘、哀婉、崇高的強烈情感訴求及特色;而於內部可將其高度所產生的多餘重量支撐傳達至地基;同時為了減少建築厚重的牆面,隨處填充花窗玻璃Stained Glasses;玫瑰花的大圓窗Rose-shaped Windows富麗堂皇的彩繪玻璃裱框著繽紛的不同聖經人物故事,彷彿像一顆璀璨星星閃耀著五彩斑斕光芒照耀室內的每一個角落。
哥德建築是完全原創嶄新的建築體驗,遠遠大過於古羅馬與古希臘建築的差別。哥德式諸多大教堂的無價建築藝術已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哥德式建築是歐洲建築史上是一個劃時代的標誌;在16世紀中葉逐漸被後來的法國文藝復興時期French Renaissance的巴洛克Baroque及洛可可Rococo建築風格所取代。
本篇取材於多元百科介,由作者林思允編纂成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