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先運
難忘的二0二0年終於過去了。回想起這一年的經歷,內心既充滿悲辛,又滿懷喜悅。
今年春節是我父親的新香,原想,借父親新年之際好好招待下平日對我們關愛有加的親朋好友,不料,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暴發,打亂了我們原有的安排。儘管節前我們已籌備了十來桌豐盛的酒宴,可我們還是決定,在武漢封城的當日,便向所有的親朋好友發出了停辦父親新香的通知。看著家中擺滿的各種菜肴,我們只得去購回個大冰櫃進行儲藏。也正是這一大櫃食物,幫我們度過了那段艱難的抗疫日子。
自孩子們移民澳洲,我們二老每年春節都要回老家同兄嫂一家團聚,一來是在外幾十年,內心難以割捨對故土的那分眷戀之情;二來也可以減少孩子們不在身邊的孤獨與寂寞。今年暴發疫情,也使兄長一家老小全被阻隔在家。大侄在武漢做生意,一家三口,每年春節難得回鄉玩上幾日,今年的疫情,也使他們一家三口在家整整陪伴了七十餘天。小侄從事金融押運工作,節後不久,便應召回單位,參加到市裡的抗疫工作。那段日子,空氣中瀰漫著陰霾,人的心情變得十分沉重。每天在家守著電視,看著昔日熟悉和繁華街道,一下變得如此的寂靜和落寞,人滿為患的醫院,人們臉上都布滿無助和焦慮,還有朋友之間相互轉發的各種令人憂慮的信息,看後更增添了內心的惶恐與不安。兒子也不時從澳洲發來信息,了解我們的情況,當得知我們沒有口罩後,他一連跑了許多地方,終於為我們訂購了一些N95口罩,並告訴我們,澳洲的口罩也被搶購完了。不幾日,他又沮喪地告訴我們,口罩沒貨了。我們告訴他,老家的疫情沒市區嚴重,我們也不外出,用不著口罩。如今是信息時代,生活在異域的孩子,對武漢疫情的嚴重性比我們還清楚,內心的擔憂和恐怖一定勝過我們。隨著國內各地醫生陸續馳援武漢,看著兩神醫院的迅速建成,被感染的市民也都得到入院治療,我們緊繃的心弦才漸漸得以平靜。隨著疫情的發展,武漢的防控措施也更加嚴格,連我們生活的鄉村,出村的道路也全被封閉。我們所在的塆子離市區不遠,可畢竟是鄉下,疫情比市區輕了許多。隨著天氣漸漸溫暖,春天也加快了她的腳步。在家關久了,我和老伴不時到田畈地頭散散步,看著塘邊的楊柳早已掛滿一串串鵝絨色的嫩芽,南崗坡邊的桃樹,正悄悄綻放出粉紅的花朵,我們的抑鬱心情一下舒朗了許多。大侄一家也外出挖回許多薺菜,我們便一起包薺菜餃子,一家老小其樂融融。
不久,疫情在澳洲暴發,我們剛剛平靜的心情又一下緊張擔憂起來,畢竟澳洲有兩個年幼的孫子,還有上了年紀親家們。老伴不停地在手機里翻看關於澳洲的各種疫情信息,口裡嘮叨著:「澳洲怎麼還不停課!」我們每天都懷著憂心忡忡的心情盼望同孩子們視頻,了解他們的情況。看著當地疫情一天天嚴重,我們內心更是充滿擔憂和牽掛,想為孩子們做點什麼,又無能為力。轉眼到了農曆的三月初三,一大早,我便去畈地扯回一大把薺菜花,老伴洗凈後,加上茶葉,煮了一大鍋薺花蛋。按家鄉的習俗,吃了三月初三的薺花蛋,一年身體健康,百疫不侵。老伴對我說,孩子們不在身邊,我們就替他們吃幾枚薺花蛋吧,祝願他們一家老小今年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二0二0年四月八日,武漢終於解除了封鎖。從元月二十三日封城起,整整七十六天。
五月二十三日,我收到武漢炎黃文化研究會會長戴新民先生郵來的新著《武漢封城76天》。翻看戴先生在疫情之中的一條條微博和圖片,真切地感受到他的一顆赤子之心,與他生活的城市緊緊相連在一起,在七十六天里發出的勃勃跳動之聲。
進入初夏,國內疫情進一步好轉,人們的生活又重回正軌。這期間,我們回到了久違的武漢市區,回到了硚口的家,見到了一張張熟悉的面孔。疫情之後的人們,好象經歷了一場生離死別,彼此相見,寒暄中多了幾份真切的關懷與問候。疫情彷彿是一場凈化劑,滌凈了存積在人們心頭的許多塵垢,減少了人與人之間隔閡。熟人相見,遠遠便抱拳問好,彼此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然而此時,正值澳洲的秋冬時節,剛被抑制住的疫情,又在當地暴發,被感染的人數迅速增加,好在當地政府吸取前一波抗疫經驗,迅速採取了有效防控措施,學校提前放了假,孩子們也在家上班,出門也戴上了口罩。疫情雖然嚴重,可我們的心情不再像前段時間那樣充滿擔憂和不安。
隨著澳洲春季的來臨,當地疫情進一步好轉,防控措施也逐漸放鬆。孫子們又重新回到學校。到了十月,兒子告訴我們,他們想在大孫子明年正式上學前,換一間較大的學區房。孩子們的決定,我們全力支持。這之後,兒子和兒媳經常外出看房,有滿意的房源,就給我們發來圖片和相關資料。我們二老,便整天在家翻看一張張圖片,討論那家房子內部分布更合理,那家花園和外部環境更優美。到了十一月,孩子們終於在wheelers hill區如願拍得一間佔地面積650餘平方米的學區房,比原來居住的房子大出近400餘平方米。房子的順利拍得,我們兩老在家高興了好幾日。雖然我們二老,退休後在老家過著深居簡出的日子,卻總想著能為孩子們做點什麼,看著一天天長大的兩個孫輩,聽著他們時常在視頻中叫著:「爺爺奶奶,我們想念你們了」的稚稚童音,我們內心便彷彿灌滿甜蜜一樣充滿幸福和喜悅!
十二月十六日,孩子們終於順利搬進了新家。過完聖誕節,大孫子就要在新家附近的小學正式入學了。我們真為孩子們感到高興!
二0二0年雖然過去了,而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結束。對那些在此次疫情中失去親人的人們,我內心深懷悲憫與同情;對那些仍深陷疫情之中、為生活苦苦掙扎的人們,我也常默默為他們祈禱:願他們早日結束這苦難的日子,讓每一位善良的人們都平安幸福!
二0二0年,我們是幸運的。我們全家老小和所有的親人都平平安安,雖然疫情一時阻隔了我們之間的相互親近,但正因如此,也更加貼近了我們彼此熱愛之心!
願疫情早日過去,願世界重回太平!
(2020年12月20日寫於武漢黃陂張楊塆)
This post was last modified on 2021年1月22日 10:33
文/清簫 本期繼續講《古文辭類纂》的論辨文。我們先看西漢史學家司馬談的〈論六家要指〉。 司馬談是司馬遷的父親,大家都知道司馬遷被稱為太史公,其實司馬談也是太史公。司馬談想效法孔子作《春秋》,也寫一部那樣的史書,可惜沒能實現,臨終時將此重任託付給司馬遷。假如沒有司馬談的諄諄囑咐,或司馬遷未能忍辱完成父親的遺願,那麼今天的我們恐怕看不到《史記》這部寶貴的著作。歷史上許多了不起的事業不單是一個人的功勞,就像太史公父死子繼,真的很不容易。薄薄的紙上承載的文字本沒有重量,我卻時常覺得很重,這重量來自作者的心,以及與之相關的每一人的心。《史記》承載的不只有司馬遷忍辱負重的精神,還有司馬談的責任心。 (圖:Adobe Stock) 司馬談非常博學,據《史記·太史公自序》,他師從唐都學天文,跟楊何學《易經》,又跟黃子學道。他擔憂後人不懂諸子百家思想要義,因此撰寫〈論六家要指〉。此文論述了陰陽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家的思想,可謂是西漢的一篇學術論文。 我們先看此文的結構,可分為三部份:(1)六家思想殊途同歸;(2)概述六家理論;(3)詳論述各家理論。條理很清晰。 第一部份言簡意賅,引用《周易》中的話概述六家思想皆是為了治世:「《易大傳》:『天下一致而百慮,同歸而殊塗。』夫陰陽、儒、墨、名、法、道德,此務為治者也,直所從言之異路,有省不省耳。」 第二部份簡潔闡述六家思想的關鍵長處與短處:「嘗竊觀陰陽之術,大祥而眾忌諱,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時之大順,不可失也。儒者博而寡要,勞而少功,是以其事難盡從;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禮,列夫婦長幼之別,不可易也。墨者儉而難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彊本節用,不可廢也。法家嚴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名家使人儉而善失真;然其正名實,不可不察也。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儒者則不然,以為人主天下之儀錶也,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隨。如此則主勞而臣逸。至於大道之要,去健羨,絀聰明,釋此而任術。夫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敝。形神騷動,欲與天地長久,非所聞也。」 (圖:Adobe Stock) 六家之中,司馬談最推崇道家,稱讚道家使人精神專一,行動符合無形之道,且能滿足萬物,隨時代、事物變化而變化,宗旨簡單而容易掌握,做事少而功效大。相比之下,儒家思想雖廣博而缺少綱要,煩勞而效果小,君主要做天下儀錶,君主倡導什麼,臣子就做什麼,臣子要跟在君主後面,這不是最智慧的治國之道。司馬談認為,「大道之要」是「去健羨」、「絀聰明」,即不要剛強,去掉貪慾,不耍小聰明。後幾句說得更好:「夫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敝。形神騷動,欲與天地長久,非所聞也。」若身心騷動不安,則絕不可能如天地般長存。這既是智慧的治國之道,也是養生、修身之道。不過,儒家制定君臣父子的禮節,並區別夫妻長幼,是司馬談贊同的。… Read More
悉尼邦岱(Bondi)附近的Bronte 海灘吸引力數千人參加聖誕派對狂歡,持續到深夜的慶祝活動引來了大批的遊客與背包客,卻留下來裝滿垃圾的袋子和數不清的空酒瓶。市政工作人員全力清理現場,當地居民表達了強烈的不滿。 Read More
12月26日(周四)夜間至12月27日凌晨,兩名參加悉尼至霍巴特帆船賽的船員分別被帆桁擊中身亡,另有一人倖免遇難。由於惡劣天氣,多艘參賽船宣布退賽。 Read More
一名法官發現,一名悉尼男子「魯莽」地以 10 萬澳元的價格將他的炭烤雞店賣給了他的朋友後,又改變了主意,撕毀協議,自己繼續經營這家店。 Read More
雖然大多數人不需要調查來證實生活成本的上漲,但調查顯示,租房的澳大利亞人今年聖誕節的生活狀況比去年糟糕得多,年租金比一年前最高高出 3600 澳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