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每當提到關節性骨關節炎時,通常都會避談肩關節。然而,儘管肩部骨關節炎可能不如髖部或膝部骨關節炎那麼普遍,但在解剖學和放射學研究中,已發現肩關節炎可影響多達三分之一的60歲以上的患者。此病症同樣會導致令人難以忍受、削弱精氣神等的疼痛,患者的生活技能也會因此受限。
肩關節是一個獨特的實體,因此,肩關節炎不同於髖關節炎和膝關節炎。肩膀被歸類為「球窩關節」。它由淺薄的盂唇(所謂的關節「窩」)和較大的肱骨頭(所謂的關節「球」)組成。這種巧妙的設計使肩膀的運動範圍極佳,但容易導致關節不穩定。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肩部周圍的旋轉肌和肌腱(總共4個)充當肩關節的穩定器。
由於這種獨特的設計,當發生肩關節炎時,患者有不同表現癥狀,醫者就面臨許多不同的挑戰。像所有其他關節炎一樣,標準肩部骨關節炎的特徵是關節軟骨和軟骨下骨變性,而肱骨肱關節變窄。但是,隨著人們的壽命延長,並且保持更長的運動時間,尤其是涉及頭頂上活動的活動或運動愛好者,在研討骨關節炎的定義時,肩旋轉肌肉組織發生部分或完全撕裂的可能性更高。此以突出管理肩關節炎的挑戰。
在典型的肩部骨關節炎的治療中,「球窩」僅由人工金屬球坐在金屬桿頂部,並與塑料的窩連通。當周圍的所有肩旋轉肌和肌腱均正常且正常運行時,此肩關節置換手術則是有效。
但是,如果肩旋轉肌完全撕裂或其功能無法正常運作,則以上經典肩關節置換手術則會失敗。在過去,這問題使許多骨外科醫生及患者們失去治療該病症的多項選擇能力。
在過去的20到30年中,肩關節置換手術的發展取得了進步,還創建了肩關節逆置的概念。這實質上改變了肩部替換內組件的位置,即交換或反轉「球窩」結構。
隨著現代醫療設計演變,肩關節置換技術也得到了調整和改進。當然,這主要得益於新技術的發展和完善以及最新設計材料與思想的融合。
藉助最新的技術創新,現在可以使用數字成像技術預先規劃肩關節置換手術的計劃(即手術前),該技術(CT電腦斷層掃描)準確性和細節方面均持續不斷提高。然後,這允許在手術時進行實時電腦導航系統。這允許電腦提供病者患處的即時影像,並有助於提高植入人工關節的精確程度。很顯然,提高人工關節的置換精度,同時改善肩關節置換的壽命,就能使得未來可能需要翻修的關節手術需求率降至最低。
此外,術前先進行規劃意味著可以減少手術中發現意外的可能性。這主要可以讓醫者在實際手術之前,透過系統進行手術的「試開刀」。
除了在手術計劃方面的改進之外,肩部假體的設計也在不斷更新。真正衡量這種新型創新和概念的成功通常需要長達20年的時間。而據肩關節逆置術的初步結果顯示,患者在術後5至10年的滿意度較高;在人工關節的耐用度方面也是非常有希望的。
在筆者的手術實踐中,肩關節炎的治療已採用當前最新的創新技術;再加上計算機導航系統置換手術有助於簡化肩關節手術的過程,到目前為止,患者們在術後早期的滿意度也相對提升到了新高度。
**本篇文章為健康資訊,僅供參考,如有病狀或疑問,請諮詢醫療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