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資訊

藍藻暴漲800% 悉尼飲用水水域恐被污染

報告指,藍藻猛漲了800%。從2016年至2019年,政府共發布了223次嚴重藍藻爆發的紅色預警,而前一次的審計中,紅色預警只有23次。據悉,部分藍藻是無害的,但有一些卻含有毒素,會導致嘔吐、肝臟和神經損傷、肝癌甚至是死亡。

一份審計報告指出,悉尼飲用水域深受藍藻的威脅,引發飲用水被污染的疑慮。此外,氣候變化也使到敏感的水域受到有毒物質的威脅。

一份審計報告指出,悉尼飲用水域深受藍藻的威脅,引發飲用水被污染的疑慮。(示意圖:Unsplash)

據悉尼晨鋒報報道,這項報告是由一家獨立顧問公司為WaterNSW準備的。報告指,藍藻猛漲了800%。從2016年至2019年,政府共發布了223次嚴重藍藻爆發的紅色預警,而前一次的審計中,紅色預警只有23次。總體預警數量高達1266次,而前一次的審計僅556次。

據悉,部分藍藻是無害的,但有一些卻含有毒素,會導致嘔吐、肝臟和神經損傷、肝癌甚至是死亡。

該報告還強調,水域內的礦產會持續帶來風險。另外,報告發現,氣候變化導致山火風險和藍藻泛濫的可能性增大,這使到水域承受越來越多壓力,

報告呼籲有關部門針對Coxs River受污染的程度展開調查。這條河流入Warragamba Dam,而該水壩是悉尼主要的飲用水保育區。由於政府並沒在Coxs River上流設立水質監控站,而附近又有很多污染企業,使到人們非常擔憂。

對此,悉尼水務廳發言人表示,悉尼的飲用水是符合標準的,民眾無需擔心水質問題。

不過,UNSW教授Stuart Khan表示,飲用水標準也強調,保護水域是提供安全飲用水的關鍵。「如果我們不得不對質量糟糕的飲用水進行處理,那就需要消耗更多能源和化學物。處理飲用水的成本也會增加,也會帶來溫室效應和其它環境問題。」

另外,Charles Sturt University教授Darren Baldwin也表示,溫暖與乾燥的天氣將導致水藻泛濫。「發生水藻泛濫的時候,市府需要投入額外的資金來處理水資源。」

一名WaterNSW發言人表示,全面的水質檢測系統將可以查出藍藻的存在,他們將根據審計報告中提到的地點展開調查,以便進行預防和減少污染。

This post was last modified on 2020年8月21日 17:45

Recent Posts

零售業工人普遍遭到暴力攻擊

安全錄像曝光了令人震驚的現象,針對快餐和零售業工人的暴力行為正在不斷升級。 Read More

12 hours ago

2024年澳電動車銷量將達11萬輛

澳洲電動車理事會(EVC)的最新報告顯示,澳洲電動車市場在2024年呈現穩定增長,預計全年銷量將達到11萬輛。 Read More

12 hours ago

對兒童有風險 Dusk 召回聖誕蠟燭

受歡迎的家居用品零售商 Dusk 正在召回其聖誕主題蠟燭,原因是人們擔心這些蠟燭可能對兒童造成致命風險。 Read More

16 hours ago

給澳大利亞學生下毒 台灣女子被控謀殺未遂

台灣一名楊姓女子涉嫌毒害來自昆士蘭州的一名學生,日前,被控謀殺未遂。 Read More

16 hours ago

華人兒童服裝店剝削工人 被重罰510萬

兒童服裝店Blue Sky Kids Land 及其兩名董事 Guo Dong Gu (顧)和他的妻子 Fei Rong Yang(楊) 因剝削四名中國移民、妨礙公平工作局的檢查而被罰款 510 多萬澳元。 Read More

16 hours ago

論如何學好中國傳統文化(七)

更新於 :2024-12-19 01:50 文/清簫   今天繼續講《古文辭類纂》。上期講了姚鼐在此書序目中所謂的神、理、氣、味、格、律、聲、色,這是序目里最關鍵的部份。下面我會結合該序目以及不同文體的範文,帶大家一起欣賞古文,提升鑒賞與寫作水平。古文有些寫法在現代依然不過時,取決於學者怎樣運用。希望能幫到大家。 《古文辭類纂》序目最關鍵的一段是:「凡文之體類十三,而所以為文者八,曰:神、理、氣、味、格、律、聲、色。神、理、氣、味者,文之精也;格、律、聲、色者,文之粗也。然苟舍其粗,則精者亦胡以寓焉。學者之於古人,必始而遇其粗,中而遇其精,終則御其精者而遺其粗者。」一是簡介古文分類,二是概述構成一篇文章的神、理、氣、味、格、律、聲、色。現在我們簡單回顧一下此書的13個文體類別:論辨、序跋、奏議、書說、贈序、詔令、傳狀、碑誌、雜記、箴銘、頌讚、辭賦、哀祭。這13類文體或許乍看難以理解,我們不妨進一步歸納,其實可以歸為三大類: 1、說理(論辨、序跋、奏議、書說、贈序、詔令) 2、記事(傳狀、碑誌、雜記) 3、抒情(箴銘、頌讚、辭賦、哀祭) 這樣是不是更加簡單清晰了?論辨、序跋、奏議、書說、贈序、詔令之文以理為主;傳狀、碑誌、雜記以事為主;箴銘、頌讚、辭賦、哀祭主寫情。透過姚鼐所列文體的順序,可知他認為學文應當先學議論文,後學敘事文,最後學對辭藻精美要求較高的抒情文。我們試分析他如此安排的原因:無論是否能成為文學家,都要條理清晰,明辨是非,所以議論文是基礎。記事文比議論文稍難一點,比如給一個人作傳,或寫墓志銘,至少要對此人的生平全面了解,並在諸多大小事中取捨,挑出最重要的事,且次序嚴謹,還要真實,所以很考驗功底。至於頌讚、辭賦、哀祭等重在抒情的文體,寫作難度更大,但即使寫得不好也沒關係,至少前面已經學會寫最重要的議論文和記事文。   (圖:Adobe Stock) 再來看《古文辭類纂》所選文章的朝代比例。其中,先秦文佔11%;兩漢文佔20%;六朝文佔1%;唐宋文佔59%;明文佔5%;清文佔4%。唐宋文比例最大,在唐宋文中,大多數都是八大家的作品,即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的文章。而六朝文比例最小。上期介紹過「桐城三祖」的文學觀,結合上期內容,各位想必不會對上述比例感到意外。… Read More

17 hou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