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先運
一轉眼,父親也離開我們快一年了。自父親去世後,我便從澳洲回到黃陂老家,住在父親身前生活過的房子里。原想,待春節給父親辦完「新年」後再回武漢,準備開春前往澳洲。可武漢突發新冠肺炎疫情,一時間,我們哪兒也去不了,便一直在老家閑住至今。父母在世時,我從來沒有在老家呆過這長時間。看著父母的遺像,我就默默地想,若父母還健在,讓我能在他們身邊盡這段時間的孝道,該是多麼令人幸福!見到父母身前留下的遺物,腦中不時浮現出父母身前生活的場景,今隨手記錄下來,以表對父母深深的懷念心情!
一、彎彎柿子樹
家門前的柿子熟了,彎彎樹枝上,結滿了黃橙橙的柿子。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故鄉老屋初建,父親從外地帶回三株一米來高的柿子樹,父親將它栽在新建房屋的路邊。不幾年,幼小的樹苗,在父母的關愛下,一天天成長。十多年後,柿子樹終於結柿子了!母親高興地摘下帶有青色的柿子,小心地用毛巾一個個擦拭乾凈,整齊地擺放在竹箥箕里,慢慢等待柿子由淺綠變成淡黃,由淡黃變成橙色。
那年回鄉,正遇柿子成熟,蘋果般大的柿子堆滿了父母房間。母親每天擇幾個熟透的柿子給父親吃。父親牙不好,水果中,獨愛吃熟軟蜜甜的柿子。母親又將稍硬的柿子用兩個布袋裝著,讓我帶回武漢。母親說:"回去後擺放在家裡,擇熟的吃。柿子涼性大,一次不要吃太多。"我按母親的教導,將柿子擺放在家裡晾台上,每天擇幾個透熟的柿子吃,一直吃到那看冬天。
柿子年年結,年年熟。我也每年在柿子熟時回老家,從老家帶來許多柿子,有時分給街坊鄰居,同大家分享著家鄉的甜美。每當我吃著甘甜的柿子,就會想到老家門前那三棵高大彎曲的柿子樹,就會想到父母在樹下忙著摘柿子的身影。
母親去世後,父親的視力不好,再也沒有人摘柿子了。柿子熟時,成串地吊在枝幹上,到了冬天,樹葉落盡,只剩下紅彤彤的柿子,象小紅燈籠靜靜掛在樹上。
二0一五年,故鄉老屋改建,為了方便施工,鋸掉了路邊的兩棵柿樹。我每次回家,耄耋之年的父親就坐在門前,望著柿子樹對我說:「那年從外地帶回三棵柿子樹,只有手指粗……"言語里對鋸掉的柿子樹充滿惋惜。母親不在,摘柿子便成為我的任務。每年柿子熟時,我便回老家,從樹上摘下黃橙橙的柿子。
去年秋天,我從澳洲回來,正是柿子成熟時,滿樹的柿子,壓彎了樹榦。我將柿子小心地一一摘下,用布擦拭乾凈,一排排擺放在家裡。我每天擇幾個熟透的柿子,洗凈後送給父親吃。他高興地吃著甜滋滋的柿子,笑眯眯地說:"那年栽了三棵,現在只剩下一棵了!"我遞給他濕毛巾說:"一棵樹結的柿子,我們倆也吃不完。"這之後,我每天給父親擇幾個熟透的柿子,洗凈後用盤裝著,放在餐桌上,旁邊放了一盒巾紙。父親起得晚,用過餐後,便慢慢吃著柿子。去年的柿子,從十月一直吃到年底,我和父親一起,每天都吃著熟軟甘甜的柿子,那如蜜一般的柿子,一直甜到我們心裡!
又到了柿子成熟的季節,可父親也離開了我們。滿樹的柿子,靜靜掛在樹枝上,它一天天成熟起來,默默地在等待它的主人。我看著彎彎的柿子樹,一顆顆黃橙橙的柿子夾在綠葉中,露出一張張可愛的小臉。我彷彿看見,母親正踏在方木凳上,高興地摘著,父親在一旁扶著凳角,從母親手中接過柿子,小心放在籃中。我又聽見,母親給我打來電話:「老二,家裡柿子熟了!"
我走到柿子樹下,從枝幹上摘下三個大紅柿子,用白布輕輕擦凈,靜靜地擺放在父親遺像前,對父親說:「爸,今年的柿子熟了,您嘗嘗,看今年柿子甜嗎?"
二、三隻拐杖
父親身前用過三隻拐杖。第一隻是他七十多歲時,左眼因青光眼失明,母親擔心他行動不便,便到縣城給他買了只竹製拐杖。父親覺得用拐杖「丟人」,怎麼也不肯使用。拐杖就一直靜靜放在家中好幾年。直到一次外出,父親突感一陣頭暈目眩,腳下不禁一軟,幸虧母親反映及時,一把抓住父親的胳膊,才避免了父親的跌倒。這之後,父親才慢慢使用起了拐杖。
第二隻木製拐杖,是兄長一次外出旅遊時帶回來的。竹製拐杖使用起來輕便,拄在水泥地上,發出一陣清脆的敲擊聲。木製拐杖沉重,有手感,雖然在地上也發出篤篤的木木聲,可使用起來實沉、安穩。父親將兩隻拐杖掛在床前的衣架上,不時輪換使用。隨著歲月的老去,父親越來越離不開手中的拐杖了。每天一起床,便在床邊摸著自己的拐杖,彷彿只有它在手邊,心裡才踏實安穩了許多。母親不在,父親少了身邊的看護人,為了不給兒女們添加負擔,他行動起來更加小心謹慎,拐杖便成為他寸步不離的老夥伴。
二0一五年,老宅改建,門前加做了幾步台階。擔心父親外出不便,我便請人在台階旁安裝了不鏽鋼扶手。父親每次外出,就一手拄著拐杖,一手牢牢抓住扶手,一步一步地慢慢外出散步。
二0一八年夏天,得知我從澳洲回來,父親忙拄著拐杖,顫巍巍地從房間出來,拐杖在他腳邊發出一陣密集的木木聲。沒想到,一年未見,父親已老了許多……我忙扶他在桌前坐下,遞給他一杯新泡的茶水,並從他手中接過拐杖,當我拿過拐杖時,才感到那隻使用過多年的拐杖,已短了許多,且座部磨損嚴重。第二天,我便在網上給父親買了第三隻拐杖。不幾天,拐杖郵來,鈦鋼材質,酒紅顏色,拐杖可以自由升降,皮套抓手下有一小按鈕,裝上電池,可以當作夜間照明使用,拐杖底部有四個小型的防滑膠墊。整個拐杖設計簡潔美觀,拿在手上輕便,使用起來更安全。我將新買的拐杖遞給父親,並告訴他使用方法。父親拿在手裡,仔細端詳了好一陣,上下撫摸著,彷彿是又交上一位新朋友。他調試好高度,反覆在地上試了試,才高興問我花了多少錢。從這日起,父親便用上了我給他新買的拐杖。那兩隻舊拐杖,父親仍舊掛在床邊的衣架上。
這年十月,一歲半的小孫女突然從澳洲回來。初次同老爺見面,便有一股天然的親切感。每天一起床,她便高興地去老爺房間,在床邊玩老爺的拐杖。父親坐在床上,一邊靜靜抽著煙,一邊高興地看著她。待我見到一老一幼從房間出來,一人手中拿著一隻拐杖時,我的內心,便油然生出一股漠大的幸福感!
可不到一年,父親便突然離開了我們。按家鄉的習俗,父親身前用過的物品,都要焚給他。在清理他的遺物時,我悄悄留下他身前用過的三隻拐杖和一副老光眼鏡。那隻新買的拐杖,使用還不到一年,仍保持完好。我將它和老光眼鏡一併收藏起來,當作對父親永久的懷念!那兩隻舊拐杖,我悄悄的將它高高掛在屋前那棵柿子樹上,那棵柿子樹是父親許多年前親手栽下的,如今它已根深葉茂,年年都結滿紅彤彤的大杮子。每當我出門看見它們,我彷彿感到,父親還活著……
2020年5月20日記於武漢黃陂張楊灣
This post was last modified on 2020年6月19日 11:58
澳洲年底前將推出了全新的「國家創新簽證」(NIV),取代目前的「全球人才獨立計劃」(Global Talent Independent Program)。新計劃旨在吸引全球的各行業高技能人才,特別是在關鍵領域擁有卓越成就的專業人士。 Read More
新州警察局局長凱倫·韋伯威脅說,如果由於鐵路罷工導致觀看煙花人群的安全無法保證,她將建議取消悉尼標誌性的新年前夜煙花表演。 Read More
12月15日,一個網名為「Ares」的中國遊客在「小紅書」上發布了三段使用無人機近距離拍攝澳洲海軍軍艦的視頻。引發了網路熱議和澳洲參議員Malcolm Roberts的關注。 Read More
更新於 :2024-12-20 03:12 12月初,三名台灣總統府當值憲兵因向中共特務提供機密遭到抓捕,之後中共滲透台灣網紅的種種跡象也被媒體爆出,再次引起台灣輿論對中共滲透及《反滲透法》界限的討論。 從中共誕生以來,統戰與滲透一直是中共非常重要的戰略手段,從未放鬆過。上百年來,其滲透能力堪稱登峰造極,幾乎就是無所不在、無孔不入、無往不勝。中共當局不僅依靠統戰與滲透成功地將國民政府趕到了台灣,還將全中國百姓拿捏得服服貼貼。 西方政客的幻想曾造就了中國經濟的快速崛起,中共的統戰與滲透也隨著中國製造的廉價產品全方位地蔓延到了世界各國,並順利地在各級政府、學術領域,甚至地方社團中埋下種子,打下了長期盤踞的基礎。 而散布在世界各國的台灣社團從來就是一個重災區,在民主環境里成長的台灣人並沒有天生的免疫力,一些單純的台灣人往往在有意無意間被利用了、被滲透了,被統戰了,卻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墮落在紅色的枷鎖之中。 每當人們提到中共的統戰與滲透就會聯想到特務與間諜,其實統戰與滲透的範圍極其廣泛,廣泛到不能簡單地用「間諜」的概念來分析論述。 比如說,一些有點影響力的台灣人常常會公開提醒台灣商人,不要在中共不喜歡的媒體上刊登廣告,或避免發表支持台灣政府的言論,美其言曰出於「好意」或「保護僑胞」,其實他們已經在中共的戰壕里,替中共的統戰與滲透發揮影響力了。讓人產生恐懼或自覺宣揚「中國好故事」,都是紅色滲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很多海外華人,包括台灣人或東南亞的華裔難民,他們的政治立場往往會隨著中共影響力的變化而相應發生變化,有些人從反共走向親共,之後又宣稱反共,自由世界給了他們自由思想的空間,但他們是否真的能在立場的改變過程中擺脫中共勢力的束縛呢?那就只有天曉得了。因為中共統戰與滲透的力量就像癌細胞,具有頑固的持久性,有時活躍、有時潛水,當沾惹上後想洗心革面就沒那麼容易。 在澳中經濟處於蜜月的年代,澳洲只看到了滾滾而來的金錢,卻沒注意到中共的金錢是一把雙刃劍,它既減輕了澳洲的經濟危機,也削弱了澳洲的立國基礎,澳洲政府在中共的玩弄下幾乎成為了一堆木偶。譚寶政府最終反戈一擊推出了「反滲透法」,氣焰囂張的中共和統會也不得不偃旗息鼓。中共的紅色勢力就此消亡了嗎?當然不會!那張滲透的網路不是一天建成的,也不可能在一天內轟然瓦解,該鋪墊的早已穩妥,該下的種子也已紮下了根。 英國王子邊上埋著紅色地雷,中共軍人擠進紐西蘭國會,泛紅憲兵在守護台灣總統府,類似的情形比比皆是,澳洲也絕對不會例外,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區別只在於何時才被發現,西方民主社會的一大特點就是後知後覺。 中國人的群體很簡單,親共與反共都是擺在檯面上,多多少少都對澳洲主流產生影響力,其它的絕大多數社團都保持低調,明哲保身,見風使舵,意見統一。 與中國社區相比,台灣社區反而顯得比較複雜,那是因為各台灣社團在對台灣的定義上有著差異。 在歷史的演變過程中,海外缺乏具有影響力的台灣本土社團代表台灣人發聲,一直被認為是台灣人聲音的社團並非來自台灣,那是一些民國初期就開張的百年老店,「XX堂」,或「XX會」,以及逃離共產極權迫害的難民組成的「越緬寮」團體,他們都曾接受了中華民國文化教育,本質上捍衛的是中華民國。當中共和統會在全世界粉墨登場後,首當其衝就是對這些社團進行統戰與滲透,遺憾的是無一能夠倖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