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周代起,中國就已經有了對傳染病的文字記載。明朝以後,大多中醫古籍均列有瘟疫專篇,比較有代表性的有明代張介賓《景岳全書》一書。
張介賓(公元1563-1640年),號景岳,明末會稽(今浙江紹興)人。他是明代傑出的醫學家,著有《景岳全書》《類經》等著作,為溫補學派的代表人物,後人贊其為「仲景後第一人」、「醫壇蘇東坡」,他在《景岳全書》卷十三中專設「瘟疫」一篇,對瘟疫病因病機、預防治療等的論述至今仍有重要參考價值。
張景岳繼承並發揚了《黃帝內經》《傷寒論》等中醫經典著作中對於瘟疫的認識,並提出了獨到的個人見解。他認為,感受冬季寒邪而發的傷寒並不都是瘟疫,指出只有感受了疫邪且無論年長年幼癥狀大體相似的疾病才是瘟疫。同時,他還強調並不是所有的瘟疫都是寒邪導致的,為後世將瘟疫與傷寒進行嚴格區分奠定了基礎。
張景岳認為,瘟疫屬於中醫外感病範疇,其發生與流行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尤其重視人體正氣盛衰在疫病發生髮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指出「瘟疫乃天地之邪氣,若人身正氣內固,則邪不可干,自不相染」,強調在疫情流行期間要正確對待正氣和外邪之間的關係,注重增強自身防禦能力。
張景岳提出了避疫五法,即調暢情志節勞欲法、隔離法、焚香佩香法、噙福建香茶餅法、雄黃末塗鼻孔法。
調暢情志節勞欲法:他強調,人們在突遇瘟疫降臨之時,首先要從心態和情志上予以調整,不可怨天尤人,需堅定戰勝疫病的信心,以健康的心態積極應對疫情的發生。此外,在疫病流行期間注意節慾節勞,合理飲食,適度勞作,因為人體在饑飽失節、勞逸失常的情況下,均會出現衛外功能不足,最易受到疫邪的侵襲。
隔離法:張景岳指出,瘟疫具有明顯的傳染性和流行性,所謂「一人不愈,而親屬之切近者,日就其氣,氣從鼻入,必將傳染」,因此,在疫病流行期間除注重保護人體正氣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相互隔離以「避其毒氣」。這種採取嚴格的隔離措施以控制傳染源和切斷傳播途徑的防疫思想與現代傳染病學所提出的預防傳染病的主要措施是一致的。
藥物預防三法:即焚香佩香法、噙福建香茶餅法、雄黃末塗鼻孔法。此三法均屬於古代中醫面對瘟疫流行時所提出的藥物防疫法,在張景岳之前早已有之。如《山海經》中就載有預防疫病的藥物、食品,而《諸病源候論》則明確提出對傷寒、時氣、溫病等可「預服藥」以預防。此三法涉及了口服、納鼻、焚熏、佩戴等方式和途徑,可見古代醫家一直在竭盡全力尋求能夠有效預防疫病的方法和藥物。
對於瘟疫的治療,張景岳提出了病宜速治、法貴圓通的原則,強調瘟疫戕人在旦夕之間,且傳染性強,臨床救治必須迅速。他認為,瘟疫雖有癥狀相似的特點,但作為醫生要圓機活法,因人、因時、因地施治。在具體治法上,除常用的汗、吐、下三法外,指出還要根據具體情況酌情配用補虛法、溫補法、清利法、調和法等。此外,《景岳全書》中還收載了五瘟丹、大青丸等防治瘟疫的方葯。
總之,張景岳對瘟疫病因機理的認識以及防疫治疫的思想與方法,對當時瘟疫的防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至今仍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和借鑒意義,尤其是他強調嚴格隔離、調暢情志、節制勞欲、保養正氣等觀念值得今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