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協議敲定擋不住撤資潮 台灣和碩計劃將產線從大陸移至越南

彭博社報道,台灣公司和碩計劃把產線移出中國大陸並在越南建廠,布局東南亞國家。
新聞 • 資訊
圖為台灣高雄港貨運碼頭(圖片來源:public domain)
圖為台灣高雄港貨運碼頭(圖片來源:public domain)

上周,僵持了1年多的美中貿易戰終於得以短時間「停火」。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共國務院副總理劉鶴15日在華盛頓簽署了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不過這場曠日持久的貿易戰已經給中國經濟帶來重創,尤其在以經濟發展迅速聞名的長三角、珠三角等南方城市已經不見往日的繁榮,外企加速撤離躲避關稅的按鈕已經按下,出走潮成為趨勢難以在短期改變。

美國彭博社1月21日援引消息人士報導,又有一家台灣公司和碩計劃把產線移出中國大陸並在越南建廠,布局東南亞國家。同時也成為了最新一家尋求產線多樣化的蘋果代工廠。

報道稱,消息人士指出,和碩正在越南北部尋找建造新廠的地點,已經在北部的海防市(HaiPhong)另外租了一處設施。據悉,和碩將在該地點為三星電子的智慧手機生產觸控筆。

繼蘋果的另外兩個代工廠「緯創」和「鴻海」之後,和碩加入在越南發展製造設備或增加產能的行列。不過,這三家公司均未在越南組裝iPhone,短期內也沒有計劃。

台灣許多公司例如英業達以及鴻海,都將生產線轉移回本國或亞洲其它更遠的地區。在這場貿易戰之中,越南便是最大的受惠者,其次則是印尼。

報導指出,美中持續近兩年的貿易戰,使中國原先作為世界代工廠的地位岌岌可危,更是改變了數十年來的供應鏈接構。許多企業將產線移出中國大陸,以避免美國的關稅。儘管北京和華盛頓已簽署第一階段的貿易協定,但長遠來看,緊張的局勢也不太可能完全緩解,而且中國的勞動力成本也正在上漲。

據《日經亞洲評論》(Nikkei Asian Review)2019年7月的研究報告指出,包括蘋果、任天堂、微軟和戴爾在內的50多家國際知名公司正在將生產線遷出中國大陸。質量控制和供應鏈審核機構「啟邁QIMA」最新調查報告也指出,80%的美國公司和67%的歐盟公司正離開中國。

旅美經濟學家何清漣女士在給自由亞洲電台的投稿中分析,即便中美達成協議,外企撤離中國已成趨勢。

責任編輯:米蘭

展開評論
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