刪除的聊天記錄也能成為證據 微信隱私安全再引發爭議

近日福建證監局也公布了一則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即使用戶已將微信聊天信息撤回,卻仍被作為證據使用,最後遭罰60萬元人民幣。
中國新聞
微信隱私安全問題一直是外界關注的焦點(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CC-BY-SA-4.0 )
微信隱私安全問題一直是外界關注的焦點(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CC-BY-SA-4.0 )

微信聊天記錄會不會被偷看?是不是刪除聊天記錄就萬事大吉了?近年來關於微信泄露隱私安全的問題一直被高度關注。繼2018年安徽巢湖市紀委從調查對象的微信中提取已刪除聊天記錄作為證據引發爭議後,近日福建證監局也公布了一則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即使用戶已將微信聊天信息撤回,卻仍被作為證據使用,最後遭罰60萬元人民幣。

據中央社6日報道,福建證監局近日公布的一則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微信聊天紀錄會被監管部門列為內線交易的證據。

據澎湃新聞報道,上述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上海山鋼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法定代表人劉長江內線交易冠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成交金額高達人民幣339.91萬元。儘管這筆交易虧損了近100萬人民幣,但劉長江仍然被福建證監局處以60萬元的罰款,而福建證監局掌握的「證據」正是來自於劉長江已經「消失」的微信聊天記錄。

報道稱,劉長江獲取內線消息是通過微信實現的。即使劉撤回了有關內線消息的信息,但這些聊天紀錄仍然被有關部門獲得併當作證據。 而通報中未披露監管部門是如何獲取相關各方的微信聊天紀錄。

微信在全世界已經擁有10億用戶,與美國最大社交媒體臉書相比,微信的安全隱私一直受到質疑。2018年3月,安徽省巢湖市紀委監委在辦理指定專案中,從談話對象處提取到一組被刪除的微信聊天紀錄,並據此瓦解調查對象心防,讓調查工作有進展。

許多網友當時紛紛留言表示:「被刪除還能恢復,震驚!」、「馬化騰在盯著你們」、「看吧,你有張良計,他有過牆梯」、「在中國生活,我們已經和隱私絕緣了、「騰訊不是說不保存聊天紀錄嗎?那從哪裡提取」。

對微信隱私擔憂的有普通市民也有社會名人。2018年中國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在廣東珠海舉行的2018正和島新年論壇上發言指,現在的人幾乎是全透明的,沒有任何隱私和信息安全。並稱「我心裡就想,(騰訊董事會主席)馬化騰肯定天天在看我們的微信。因為他都可以看。」

李書福的言論在當時引發網路熱議。微信隨後發文指,微信「不留存任何用戶的聊天紀錄」,聊天內容只存儲在用戶的手機、電腦等終端設備上;微信不會將用戶的任何聊天內容用於大數據分析;因上述理由,「我們天天在看你的微信」純屬誤解。

網民面對微信回應也各有觀點:「那朋友圈的廣告是根據什麼投放的?」、「官方不是要求通話紀錄要保存6個月嗎?」、「敏感政治事件想怎麼說就怎麼說,完全沒有監管和監控?」、「連每年使用最多的表情和表情包都統計出來了,你說你們沒看?」、「我們不隨便看的,反正我們都能看到」、「大數據時代我們都赤身裸體著呢」、「看沒看你說了算,反正我們還得用」……

澎湃新聞網曾刊登評論文章指,在移動通信時代,互聯網的巨頭們掌握了巨大的權力——對於數以億計用戶的數據的掌控。從來沒有一個時代像如今這樣,大公司如此精確地掌握你的行走軌跡、工作單位、消費習慣、地理定位、收貨地址……互聯網公司甚至比你的家人更能了解你的一舉一動。也正是因為互聯網巨頭們壟斷了用戶的數據,公眾對於隱私的擔心才不是杞人憂天。

馬化騰有沒有偷偷看你的微信記錄,這個不能靠微信團隊的單方面承諾,只有明確的相關法律才能夠打消公眾對通信隱私的擔憂。但在科技網路日新月異的時代,相關法律卻仍在難產中,遲遲不能出台,無疑會讓泄露隱私安全的行為更加泛濫和肆無忌憚。

責任編輯:米蘭

展開評論
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