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生活居家養老

鼓勵父母接受家庭護理服務的5個方法

子女都是為了父母能夠更好地生活,父母也許需要幫助,但是我們不能夠強迫他們接受。

由於生活習慣和傳統文化的差異,除非到了迫不得已的地步,大部分華人長者往往不願意使用居家養老護理服務。有的不喜歡陌生人到家裡來動自己的東西,有的想要證明「我還行」,不願得到來自外界的幫助。總之,好多華人朋友都發現,想要說服自己的父母使用護理服務,那簡直是「難於登天」。但實際上,只要通過正確的方法去說明和引導,讓父母接受護理人員提供服務,不僅能夠提高他們的居家養老生活質量,還可以幫助他們更長久地維持獨立的生活狀態。

如果您發現爸爸年事已高卻依然時常開車出門,或者媽媽不顧腰疼每天堅持拖地打掃家裡,接下來要說的這五點建議也許能夠幫助到您。

第一,申請居家養老津貼。對於許多高齡父母而言,更願意自己照顧自己,或者讓子女承擔這份責任,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太貴了」。在澳洲,人工費用本來就高,父母再拿人民幣一換算,想到每周要花掉這麼大一筆錢就心疼。不就是打掃打掃衛生做做飯嘛,幹嘛還要花那麼多錢!但其實,澳洲政府每年會為在澳洲長期生活,年滿65歲,有較高護理需求的長者提供一筆高達5萬多澳幣的居家養老津貼,專門讓大家使用需要的護理服務。您可以致電老齡服務部1800 200 422,為您的父母申請這筆津貼。

在申請過程中,將有專業的老齡護理評估團隊登門造訪,為長者評估需要的護理等級,並建議長者使用適合的護理服務。有了政府的資助,加上專業人士的意見,這是讓父母開始使用護理服務的好方法。

第二,讓父母獲得自主權,選擇權和決定權。華人長者不願使用護理服務,在很大程度上並非因為固執,而是源於恐懼的心理。他們害怕會失去自己的獨立性和自主權,害怕突然出現在家裡的陌生人,害怕接受照顧對他們的未來生活意味著什麼。

但是,只要您的父母認為一切盡在他們掌控之中,就可以減少很多內心的恐懼。使用快樂生活自主管理居家養老津貼,長者可以自主選擇喜歡的護理人員,直接和他們溝通聯繫。他們可以自己決定使用何種服務,何時使用服務,以及服務所需的花費。而這一切都只需要通過手機就能夠完成。這是目前市場上最透明,最靈活的管理模式,讓您的父母可以完全自主管理津貼以及護理服務。

第三,從小事做起,儘早開始服務。對於大部分華人長者,只有遭遇了重大的變故,才會開始考慮使用護理服務。而作為子女,最好及早做出準備。可以嘗試從小事做起,比如每個月請人到家裡幫忙除草,或者每兩周讓人到家裡清潔衛生。一旦您的父母習慣有人在家定期提供服務和幫助,之後需要增加使用更多的服務項目和服務時間就變得容易多了。

第四,幫助父母改變思考的方向。很多華人長者在面對來自護理人員的幫助時,往往覺得自己被認為無法獨立生活,自己要做的事情被剝奪了一部分。子女可以向父母解釋,使用護理服務並不是在限制他們的生活,反而是一種解放,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精力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比如看電影,學畫畫,寫寫詩等。這種做法,能夠幫助長者更好地獨立生活。

第五,尊重父母的想法。子女都是為了父母能夠更好地生活,父母也許需要幫助,但是我們不能夠強迫他們接受。長者的自尊心往往更加強烈,強行為父母做決定,即使是為他們好,也會不可避免地傷害到他們。子女必須要對父母有耐心,讓他們有時間來接受這種觀念。如果說服和勸導父母使用居家養老護理服務的過程進行得不太順利,不妨過段時間再試一次。

This post was last modified on 2019年12月13日 14:38

Recent Posts

零售業工人普遍遭到暴力攻擊

安全錄像曝光了令人震驚的現象,針對快餐和零售業工人的暴力行為正在不斷升級。 Read More

8 hours ago

2024年澳電動車銷量將達11萬輛

澳洲電動車理事會(EVC)的最新報告顯示,澳洲電動車市場在2024年呈現穩定增長,預計全年銷量將達到11萬輛。 Read More

8 hours ago

對兒童有風險 Dusk 召回聖誕蠟燭

受歡迎的家居用品零售商 Dusk 正在召回其聖誕主題蠟燭,原因是人們擔心這些蠟燭可能對兒童造成致命風險。 Read More

12 hours ago

給澳大利亞學生下毒 台灣女子被控謀殺未遂

台灣一名楊姓女子涉嫌毒害來自昆士蘭州的一名學生,日前,被控謀殺未遂。 Read More

12 hours ago

華人兒童服裝店剝削工人 被重罰510萬

兒童服裝店Blue Sky Kids Land 及其兩名董事 Guo Dong Gu (顧)和他的妻子 Fei Rong Yang(楊) 因剝削四名中國移民、妨礙公平工作局的檢查而被罰款 510 多萬澳元。 Read More

12 hours ago

論如何學好中國傳統文化(七)

更新於 :2024-12-19 01:50 文/清簫   今天繼續講《古文辭類纂》。上期講了姚鼐在此書序目中所謂的神、理、氣、味、格、律、聲、色,這是序目里最關鍵的部份。下面我會結合該序目以及不同文體的範文,帶大家一起欣賞古文,提升鑒賞與寫作水平。古文有些寫法在現代依然不過時,取決於學者怎樣運用。希望能幫到大家。 《古文辭類纂》序目最關鍵的一段是:「凡文之體類十三,而所以為文者八,曰:神、理、氣、味、格、律、聲、色。神、理、氣、味者,文之精也;格、律、聲、色者,文之粗也。然苟舍其粗,則精者亦胡以寓焉。學者之於古人,必始而遇其粗,中而遇其精,終則御其精者而遺其粗者。」一是簡介古文分類,二是概述構成一篇文章的神、理、氣、味、格、律、聲、色。現在我們簡單回顧一下此書的13個文體類別:論辨、序跋、奏議、書說、贈序、詔令、傳狀、碑誌、雜記、箴銘、頌讚、辭賦、哀祭。這13類文體或許乍看難以理解,我們不妨進一步歸納,其實可以歸為三大類: 1、說理(論辨、序跋、奏議、書說、贈序、詔令) 2、記事(傳狀、碑誌、雜記) 3、抒情(箴銘、頌讚、辭賦、哀祭) 這樣是不是更加簡單清晰了?論辨、序跋、奏議、書說、贈序、詔令之文以理為主;傳狀、碑誌、雜記以事為主;箴銘、頌讚、辭賦、哀祭主寫情。透過姚鼐所列文體的順序,可知他認為學文應當先學議論文,後學敘事文,最後學對辭藻精美要求較高的抒情文。我們試分析他如此安排的原因:無論是否能成為文學家,都要條理清晰,明辨是非,所以議論文是基礎。記事文比議論文稍難一點,比如給一個人作傳,或寫墓志銘,至少要對此人的生平全面了解,並在諸多大小事中取捨,挑出最重要的事,且次序嚴謹,還要真實,所以很考驗功底。至於頌讚、辭賦、哀祭等重在抒情的文體,寫作難度更大,但即使寫得不好也沒關係,至少前面已經學會寫最重要的議論文和記事文。   (圖:Adobe Stock) 再來看《古文辭類纂》所選文章的朝代比例。其中,先秦文佔11%;兩漢文佔20%;六朝文佔1%;唐宋文佔59%;明文佔5%;清文佔4%。唐宋文比例最大,在唐宋文中,大多數都是八大家的作品,即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的文章。而六朝文比例最小。上期介紹過「桐城三祖」的文學觀,結合上期內容,各位想必不會對上述比例感到意外。… Read More

13 hou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