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天則昌 逆天則亡!神魔小說揭示的重大道理

歷史文化
神魔小說《封神演義》生動表現了天界諸神歷劫、世間王朝興替的壯觀洪大、驚心動魄,闡述了「順天則昌、逆天則亡」這一重要天理。(繪圖:志清/看中國)

由明代作家許仲琳所著的古典小說《封神演義》,亦被認為是部神魔小說,它以三千年前武王伐紂這一歷史事件為主線,生動表現了天界諸神歷劫、世間王朝興替的壯觀洪大、驚心動魄!其視角之廣闊,氣勢之磅礴,情節之奇特,內涵之深邃,令多少人為之擊節讚歎,實不愧為中華傳統文化星空中一顆極為璀燦奪目的巨星!

在中國有根據這部小說改編的三十八集電視連續劇《封神榜》播映,此劇是各省電視台競相熱播,吸引了無數觀眾,再次充分反映了這部名著所具有的豐富文化內涵和巨大的藝術價值。

那麼,這部展現了作者明陰洞陽、經天緯地之才的非凡之作,對當今人們的真正啟示何在?難道僅僅在於供人們茶餘飯後的休閑消遣嗎?電視連續劇《封神榜》的近日熱播又意味著什麼呢?

一、《封神演義》的精髓要旨

《封神演義》洋洋洒洒數十萬字,從開篇第一回「紂王女媧宮進香」到第一百回「周天子分封列國」終局,貫穿全篇的精髓要旨,筆者認為,就在於作者所領悟的對於世人趨福避禍、君王治國安邦以至方外之士參玄修道都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的下述天理:

(一)褻瀆神靈 必遭天譴

中國民間也一直流傳著女媧娘娘用泥土造人和煉五色石補天的故事。因此天下眾生對於女媧娘娘就好比子女對於父母,當永存感恩崇敬之心,豈能有一絲不敬?普通百姓,冒犯神靈,恐有滅身之災;一國之君,逆天犯上,必遭天譴並禍及江山社稷。

豈料紂王敗德無道,在女媧宮進香時,不知虔誠敬神、為國祈福,反而在廟牆上題詩褻瀆女媧娘娘,實為逆天大罪。為此,上界天神作出了包括三妖入宮禍亂朝廷、姜子牙出山拜相、諸神下世歷劫歸位在內的一系列精細安排,一場轟轟烈烈的天滅商紂的歷史大戲便由此在中原大舞台拉開了序幕。《封神演義》開篇第一回便開宗明義的交代了西周將興、商紂必亡的這一緣起。

天滅商紂,這並非神與人過不去,而是紂王荒淫敗德、褻瀆神靈所咎由自取;不如此不足以向世人昭示天理不虛,同時也是教後世君王須知敬畏天地神明,勿蹈紂王覆轍,從而在歷史上留下一個深刻的教訓。

(二)善惡有報 暴政速亡

商朝自成湯興起享國六百餘年,待到紂王即位後三十餘年即土崩瓦解,其直接原因便在於紂王昏庸殘暴無道,終致天怒人怨,國破身亡。

紂王敗德惡行,可謂罄竹難書!姜子牙率軍攻入朝歌與紂王對陣時,曾曆數其十大罪狀。概括說來,主要如下:

其一,不敬天地,褻瀆神靈,廢祀宗廟,犯下逆天大罪,種下覆滅禍根;

其二,寵幸妲己妖妃,淫樂無度,荒廢朝政,致使烽煙四起、民不聊生;

其三,聽信妲己讒言,殺妻誅子,滅絕人倫;君欺臣妻,囚辱諸侯,背離君臣之道;

其四,濫施酷刑,殘害忠良無辜,創炮烙之刑以阻忠臣直言,置萬蟲盆之具以虐宮女為樂,更有敲骨驗髓、剖腹看胎、取童子腎作飲的慘惡罪行,完全視蒼生性命為玩物,暴虐成性,人性全無!

其五,廣興土木,大造鹿台,收刮民脂民膏;窮奢極欲,設酒池肉林,享樂無度,令百姓苦不堪言。

紂王如此無道敗德,以致國事一塌糊塗,難怪周武王起兵伐紂,一呼百應,天下歸心,勢如破竹,紂王則節節敗退、眾叛親離,最後落得個獨上摘星樓、付之一炬的凄慘結局,這正是其惡貫滿盈的現世報應!悠悠六百餘年的成湯基業,短短三十餘年間就讓紂王斷送得一乾二淨,這正是:聖王自有鴻福大運,暴君豈能長治久安?

自紂王以後中國曆朝歷代的興衰史也充分說明暴政速亡的道理。譬如,中國歷史上最為短命的兩個朝代(按建立一統江山計,分據偏安一隅不算),一個是秦朝,一個為隋朝,分別延續了十五年和三十七年,都是暴政導致速亡的典型。

姜子牙奉元始天尊師命下山輔佐周室,兵伐商紂,歷經險境,實可謂得道多助、大難不死。(圖片來源:Photo Dharma/維基百科) 

(三)順天則昌 逆天則亡

世事紛繁陸離,變化多端,誰能看透其中奧妙?唯有參玄悟道的方外高人才能洞悉天機,點醒群迷。

周興商滅,在一般人眼中無非一場成王敗寇的王朝更迭事件而已,但《封神演義》的作者卻慧眼獨具,向人們揭示了其中更為深廣的背景、緣由,並生動精彩的演繹了貫穿整場大戲的一條極為關鍵的天理--順天則昌、逆天則亡。

《封神演義》第五回敘述了道家真人云中子向紂王獻劍以期鎮邪除妖、延續商朝氣運,不料紂王后受妲己迷惑,將寶劍焚毀,作者借雲中子之口感慨道:「孰知大數已定,將我寶劍焚毀,一則是成湯合滅,二則是周室當興,三則是神仙遭逢大劫,四則是姜子牙合受人間富貴,五則有諸神欲討封號……」,寥寥幾句,便透露出周興商滅的背後還連帶著王朝興衰運數、神仙下界歷劫、周天諸神更新等層層天機。

由於紂王敗德無道、成湯氣運將盡,周興商滅屬天定之局。因此,凡扶持西周者,即為順天而行,雖歷經險阻,終能逢凶化吉、左右逢源;凡幫輔紂王者,則屬逆天而動,縱有天大本事,總不免徒勞無功、自取滅亡。

《封神演義》通過對各路神仙高真、朝廷將相在周興商滅這場大戲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命運的鋪陳敘述,向世人形象生動的闡述了「順天則昌、逆天則亡」這一重要天理。

例如,姜子牙奉元始天尊師命下山輔佐周室,兵伐商紂,歷經險境,曾一度命喪十絕陣,終得赤精子相救而還魂復生,可謂得道多助、大難不死。而那些不明天數順逆,一心扶商助紂的神仙,如申公豹等,非但費盡心機也挽救不了紂王的覆滅,而且自己還被削去果位,廢掉千萬年的修行,可悲可嘆!

由此可見,在歷史的關鍵時刻能否明了天理、洞察天機,從而擇善而從、順天而行,實在是關係到天地間每一個生命生死存亡的大事,不可不詳察明辨。

《封神演義》一書寫於明代,其蘊含的道理卻超越歷史的時空。擇善而從,順天而行,筆者認為,這就是這部名著對當今世人最為重要的啟示。

 

展開評論
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