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半球又到了春暖花開的日子,公園的湖中有了新出生的小天鵝,小野鴨。那毛絨絨的影子,讓我想起了幼兒園往年看小雞孵化的活動。
活動大體是這樣的:根據日期先從農場預定,農場到時派人送來孵化箱,保溫箱,前期孵化過一段時間的雞蛋和說明書等小雞破殼而出後在保溫箱待上兩個星期,最後被送回農場或被人收養。
活動的前幾天,老師會發布消息,開始有意的和孩子一起讀一些關於雞鴨之類的書籍,談一些有關雞的話題。孩子們天天數著日子,盼望雞蛋和小雞的到來。等到農場來人安裝好孵化箱,介紹了簡單的有關知識後,活動就正式開始了。
孩子們開始聚集在孵化箱的周圍,不停的提問題。看到有雞蛋開始裂縫,就會興奮的告訴老師和其他小朋友。然後會更急切的時時往裡張望,眼看著小雞一點點從殼裡掙脫出來,一個個靜止的蛋變成了一個個活動的小生命。孩子們的臉上寫滿了好奇,驚喜。
小雞是從哪裡來? —— 生命循環,生命所需的基本知識
在小雞的孵化初期,老師和孩子一起圍著孵化箱邊看邊討論。
可以幫它把蛋殼打碎嗎?討論的結果是不可以。一個小雞從蛋里孵化出來需要二十天左右,它們需要這段時間成長,強壯,自己來破殼,突破出生的第一道難關。還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和理解能力,解釋的複雜一些,比如:「從外邊打破的是食物,從裡面自己打開的才是生命。
可以關燈讓它們睡覺嗎?提示孩子們觀察那些剛出來的小雞往燈泡附近湊的情景,告訴孩子們:小雞的誕生需要溫度。保溫箱的電燈有保暖作用。小雞的孵化需要較暖和的地方。那野鴨,野雞怎麼辦呢?它們需要把蛋全部遮住,用體溫保暖,小野鴨才能順利的孵出。
小雞喜歡吃什麼? —— 動物各有各的食譜。
選幾樣雞喜歡和不喜歡的食物放到小盤裡,讓孩子們選出可以餵雞的食物。大家再討論一下為什麼有的食物不能拿來餵雞。孩子的評論經常很有趣,例如老師問孩子可不可以給雞喂糖時,一個三歲半的男孩毫不猶豫的回答;不行,會長糖尿病。進一步再讓他們用選出的食物喂小雞,觀察小雞的反映。結論是動物都有固定的食譜,不能亂來。
還可以帶領孩子去菜園,親自動手採摘青菜,撕碎,去喂小雞,通過自己的勞動和學到的知識去照料小雞。
怎樣照顧小雞 ——照顧,關愛比自己更弱小的生命。
等到小雞們長的較活潑一點時,孩子們就被允許用手捧著,一對一的自己玩了。這一項活動表面上看起來只是玩一下,好像學不著什麼東西,但它是整個活動的關鍵,其意義遠比前幾個知識性的學習目的要深遠。
班裡孩子的年齡通常在3-4歲之間,不管男孩女孩,他們都會小心翼翼的從保溫箱里捧出小雞,輕手輕腳的移動,慢慢的坐下,然後放到自己的腿上,或用雙手捧著。一個個目不轉睛的盯著小雞,間或還會提醒小夥伴要小心。送回箱里時也會記著讓小雞從手中慢慢滑下。
讓人驚奇的是那些調皮的男孩子,耐心十足地坐在地上,或撫摸那毛絨絨的外表,或親吻那黑亮的小眼睛,有時不小心弄得小雞叫喚了,不等老師反應,就趕緊放鬆了手。他們長時間的注視小雞的溫柔眼神,讓人忘記了他們的上牆爬房,打仗吵架的頑皮樣。或許,對於他們來說,這就是長大作一真正紳士(Gentleman)的第一堂實習課?
一個小孩子長到三四歲,一般都是在家長的百般呵護下長大。被照顧,被滿足,在他們的世界裡是自然而然的事。毛茸茸的小雞,弱小,可愛,激活了孩子們內存的善良本性,有了要去照顧別的東西的慾望。角色的自然切換,就在不自覺中完成了。比起口頭說教,可謂事半功倍。
看著他們,想起了對比鮮明的另一幅畫面。
文革期間,我們院里的幾位走資派被挨斗,對孩子疏於管教。鄰居家一個十四五歲大的男孩逮住一隻野貓,吊在後院的樹上,用錐子,刀子一下一下的捅,可憐的貓整整慘叫了一下午。
旁邊院子的大人過來教訓無果,氣憤的對躲在前院的我們幾個小孩子說:這孩子長大了肯定是進監獄的主兒。一語成讖,後來聽到的關於他的消息都是負面的。先是下鄉偷雞摸狗,回城後聚伙鬥毆進了監獄,出獄後不到四十歲又死於非命。
也許,這只是一個極端的個例,人們可以把此歸咎於那個與人斗其樂無窮的噩夢時代。它告訴我們,一個人如果從小沒有樹立起對生命敬畏,熱愛的心,恃強凌弱,將是做人的最大缺失,最有可能成為社會的有害分子。
極為認同法國作家法郎士說過的一句話:「直到一個人開始熱愛動物,他的靈魂才會全部蘇醒。」
遺憾的是在我們的文化中,看到動物,經常想到的是這玩意好不好吃,怎樣去吃。有感於此,才詳細的介紹了這個活動,還隆重的起了這樣一個的題目。
開春第一課
展開評論
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