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生活

跑到澳洲做咖啡師 我一年賺了20萬

咖啡店(圖片來源:Pixabay)

對於很多人來說,喝咖啡已經不再僅僅是同來提神,喝咖啡漸漸成為人們的一種藝術享受,要喝上一杯精緻的咖啡,需要咖啡師高超的手藝。一位中國回族女生,為了學沖咖啡,2017年隻身赴澳打工。從一個在咖啡機前瑟瑟發抖的小白,到一個讓顧客讚不絕口的咖啡師,一起來聽聽她的故事:

門店營業額驟降 我決定去澳洲學咖啡

我叫索菲婭,不是藝名,真名馬索菲婭,生活在臨夏回族自治區,臨夏屬於五六線小城。2015年大學畢業,在家人的幫助下,我在本地開了一家咖啡館,200平米,設計感很好,主營西餐和咖啡。當時的我連精品咖啡都不懂,更解釋不清拿鐵、卡布的區別,咖啡一個月出杯量少得可憐。好在西餐在小城嘗鮮的人很多,生意還不錯。

2016年,情況就不太好了,營業額逐月下降,有一天的營業額是0,一整天沒有一個客人。我知道自己走進了死胡同,必須去一個更寬廣的地方看看,學習一下,才能繼續經營好這家店。

上大學的時候就聽說過澳大利亞的打工簽證,當時很多人抱著玩兒的心態去那邊。這幾年我覺得墨爾本滿足我所有的需求:提升咖啡技術、學習經營思路、感受異域文化、同時儘可能多地賺一些澳元。

搶名額、考雅思、面簽,一通複雜的操作下來,2017年5月份一切辦妥,我不遠萬里來到這個陌生的城市,開始咖啡探尋之旅。但一切並沒有想像中順利。

100多份簡歷石沉大海 想在墨爾本做咖啡師有多難

到那邊的第一件事是找房子,得知我是打工簽證後,房主拒絕租給我。回去的路上看見滿地的落葉,就撿了一片回家,隱約覺得我在墨爾本的生活不會那麼順利。

果然如此。

在墨爾本,大大小小的咖啡廳遍布街頭巷尾,只要在有人的建築下都會有一間咖啡廳。除此之外,在晚間的市集,在有球賽的體育館門口,甚至是海港游輪的登船口,都能看到支著小攤,或是藏在小巴車裡面的「移動咖啡廳」。

在國外,咖啡廳是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起初我覺得,在遍地的咖啡館裡找一份工作並不難,但由於我執著於找一家精品咖啡館,甚至還「痴心妄想」能夠進入一家名店學習,結果前後一共投了100多份簡歷,墨爾本的名店基本上都投了一遍,拿到過幾份試工,但都拒絕了我。現在看來,被拒絕也是正常,因為當地經驗太不足了。

第一次到一家店面試,進門之前,我反覆練習那幾句自我介紹,希望自己的口語能聽起來流利一些。但Head barista(應該可以譯作咖啡師長)稍微問了我幾句「行話」,比如:曾在哪裡工作?咖啡的出杯量多大?一天用多少公斤豆子?熟悉什麼機器?我整個都是懵逼的狀態。

其次是我沒有當地工作的經驗,對於墨爾本的咖啡館來說,他們不在意你曾經有多少年的經驗,他們只在意你有當地門店的經驗。

墨爾本有名一些的咖啡館,有的周末可能會賣到上千杯咖啡。在保證咖啡品質的同時,速度要非常非常快,通常一台機器後面有3~4個咖啡師同時在做咖啡。所以,墨爾本所有的咖啡館在篩選簡歷時,非常看重是否有本地經驗。

第三是實操技能不足。有時候面試,Head barista會直接叫我進去做咖啡給他看。雖然大部分會微笑著告訴我回去等消息,事實上可能我轉身出門的同時,簡歷已經在垃圾桶里了。

中間曾有過讓我去做兼職,每周工作1-2天的店,但由於我想找全職的,錯誤地拒絕了。現在想想,先從兼職積累當地經驗,提升技能尋找下家是個多好的機會。

在這兩個月的時間裡,我經歷了:窮、壓力、自卑、孤獨……每次想著是不是要降低要求,或者放棄的時候,我只能跟自己說一句話:Sofia,你不能慫。

在異地的夜晚,躺在被窩裡哭過之後,第二天又拿著簡歷奔波在一家又一家的咖啡館之間。

咖啡師煉成記:時薪100元 吃飯不能超過15分鐘

在一次次投遞簡歷的過程中,我終於摸清了那些「行話」該如何回答,然後有了一些試工的機會。我遇到了一家特別缺人的咖啡館,我去面試的當天,剛好有個咖啡師辭職了。

這家店對我並不滿意,但又太缺人。於是經理告訴我,我只是一個臨時頂替,找到了咖啡師就要換掉我。我當時提的條件是,讓他做我的推薦人,在簡歷上寫在這家店工作過,雙方欣然成交。

在這裡最初的工作,就像一場噩夢。墨爾本的咖啡館咖啡沖煮是流水線作業,有人專門萃取、有人專門打奶、有人專門拉花。

拉花咖啡(圖片來源:Pixabay)

我被分配的是打奶,每天都要打掉10幾公斤的牛奶,一天300多杯,6種奶。我要分配不一樣的奶給不一樣的咖啡,有時候一個單子4杯不一樣的牛奶咖啡,4種不同的奶,不同的奶泡厚度,簡直抓狂。

我的神經高度緊張,不能分一點點心思,連中文聊天都做不到,別提英文交流,直到我右手食指上起了繭子,打奶才穩定了,流程也摸得熟悉了。半個月後他們找到了咖啡師,我就到了另一家。

有了推薦人,有了當地的一些經驗,我終於找到在一家咖啡館工作的機會。每天6-8小時,一小時20刀澳元(約100元人民幣)。

這家店叫UT79,對我來說,是煉獄般的經歷。墨爾本的咖啡師都是早上6:15開門,7:00正式營業,住在郊區的我,基本上5點就要起床趕往店裡。

這家店的工作強度可想而知,不僅端咖啡一次要3杯,左手打奶時右手還要干別的。Head barista反覆強調的就是,必須同時做兩件事。

我的神經又開始緊繃,因為大家流水線作業,一個人的失誤,就會給別人帶去不便,導致整個工作流程中斷。所以在高強度的工作中,我不停地去想辦法,怎麼記住一切,讓自己不出錯。

中午吃飯是店裡負責,但是必須在15分鐘內解決,因為工資是按照小時算,吃飯超過15分鐘就會被扣除半小時薪水。

剛開始連續5天工作,感覺整個人都要虛脫了,每天早上起來手都是腫的。常常是下了班就先找個地方坐下來休息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再回家。

咖啡店員工在聚精會神沖咖啡。(圖片來源:Pixabay)

同時考驗我的還有英文水平,除了流程出錯,我更害怕顧客點單或者問我問題。有時候我需要問好幾遍,有時候壓根聽不懂,有時候聽懂前面的後面的就忘了。脾氣好的客人會說算了沒事,脾氣不好的客人會用一種質疑的眼神看著你,那種眼神會秒殺你所有的底氣和自信。

但也是在這家店裡,我的咖啡技術和口語光速進步。

剛開始在AU79工作時,每天的工作就是打奶,為了練習英文,我經常參加同事聚會。後來在一次同事聚餐時,Head barista知道了我在國內有一家咖啡館,知道了我來墨爾本的目的,就開始教我很多東西。從最基本的打奶、到咖啡的萃取、再到怎樣才能快速且有效的工作等等。

我的英文水平也得到了鍛煉,一開始連最基本的服務用語都說不上來,最後基本可以做到順利接待客人、為顧客點單、以及解決一些他們簡單的求助。

我的自信心也在慢慢恢復,每天無論是同事還是顧客,當聽到他們說:「Sofia你的咖啡太好喝了。」我這一天就滿足了。

這時候,我除了一周5天的工作之外,還經常在休息的2天中,抽出一天來做兼職。墨爾本兼職的時薪是30刀,高於全職,所以一天兼職賺的錢也很可觀。

但真的是累到靈魂出竅,每天5秒鐘入睡。

當我在墨爾本,工作和生活都漸入佳境的時候,到那邊已經8個月了。一年的簽證過去大半,距離回國只剩下3個月,我深深愛上了這座城市,還未離開,已經開始想念。

在澳洲一年真能攢20萬?

墨爾本的工資,換算成人民幣的話,真的是聽起來很誘人:一小時100塊,一天8小時,800塊,一月工作22天,基本上能拿到將近2萬元人民幣。

如果在休息日找個兼職,按照兼職時薪30刀算(兼職高於全職)一天下來也有1000多塊錢了。理想狀態下,月入2萬,年入20多萬不是夢。

但我要說,澳洲賺錢澳洲花,很少能夠帶回家。為什麼呢?

1、除非你一到那邊就找到了工作,不要像我,蹉跎了兩個月,錢沒賺到還沒少花。

2、澳洲賺錢多,但花出去的錢也都是澳元。拿我來說,一天工作6-8小時,一個月的收入在3000刀,和別人合住的房租一個月700刀。晚餐如果全部在家裡做,很便宜,基本上超市30刀就能買到一周的食材,但每天太累了,出去吃一頓普通飯菜約12刀。

最關鍵的是,在墨爾本這樣的城市,生活太豐富了,你會忍住不花錢的。要去探店學習,要去社交聚餐,增加感情練習口語,要去體驗一切,要買一些也許一生只能遇到一次的好物。

3、還有最最重要的一點,對於環澳旅行,大部分人都無法抗拒。那裡的風景太美了,一趟旅行下來幾萬塊就沒了。

4、當然了,如果你是一個自制力很強的人,不外出就餐、不聚會社交、不買買買、不旅行,一周5天全職+1天兼職的拚命狀態下,攢10萬以上人民幣不成問題。但這太難太難了。

5、綜上,去澳洲提升咖啡技術、學習咖啡知識是很好的,但要是抱著攢錢的目的,我只能說很難。

六、到底要不要去澳洲做咖啡師?

在墨爾本短短一年,我也認識了很多國內來的優秀的咖啡師。所以要是有人問我該不該去澳洲,我覺得你最好想清楚自己為什麼要去,否則很容易被別人影響。

學做咖啡師不是件容易的事。(圖片來源:Pixabay)

我見到很多人,來了幾周就回去了,就是因為自己也沒想清楚來幹嘛,在宣傳片上看到又賺錢又好玩兒,很嗨皮。但實際情況又累又苦,和自己想像落差很大。

明確我是去幹什麼的很重要。澳洲生活太豐富了,不斷會有人邀請你去這裡去哪裡,干這個干那個,如果你目的不清,很可能會被別人帶節奏。我當時找不到工作的時候,有人邀請我去三明治店做咖啡,我差點就要去了。後來別人告訴我,「想想你是來幹什麼的,你去那裡就是在浪費時間」。

最後,我想對有澳洲夢的同行說一句,老友記中Monica對剛踏入社會的Rachael說的話:「歡迎來到這個真實的世界,它糟透了,但你會愛它的!」

 

This post was last modified on 2019年9月20日 12:05

Recent Posts

一對大熊貓抵達阿德萊德

兩隻可愛的大熊貓「星秋」和「宜蘭」經過15 個小時的飛行,從中國抵達了澳大利亞。 Read More

10 hours ago

澳洲推出了全新「國家創新簽證」

澳洲年底前將推出了全新的「國家創新簽證」(NIV),取代目前的「全球人才獨立計劃」(Global Talent Independent Program)。新計劃旨在吸引全球的各行業高技能人才,特別是在關鍵領域擁有卓越成就的專業人士。 Read More

10 hours ago

鐵路大罷工 悉尼跨年煙花表演或被取消

新州警察局局長凱倫·韋伯威脅說,如果由於鐵路罷工導致觀看煙花人群的安全無法保證,她將建議取消悉尼標誌性的新年前夜煙花表演。 Read More

3 days ago

聖誕假期汽油價格居高不下

在繁忙的聖誕期間,全澳的司機都面臨高油價的打擊。布里斯班、堪培拉和墨爾本將超過悉尼,成為加油成本最高的城市。 Read More

3 days ago

中國遊客無人機「窺探」澳洲軍艦 引發熱議

12月15日,一個網名為「Ares」的中國遊客在「小紅書」上發布了三段使用無人機近距離拍攝澳洲海軍軍艦的視頻。引發了網路熱議和澳洲參議員Malcolm Roberts的關注。 Read More

3 days ago

夏言聊天室:中共滲透無處不在

更新於 :2024-12-20 03:12 12月初,三名台灣總統府當值憲兵因向中共特務提供機密遭到抓捕,之後中共滲透台灣網紅的種種跡象也被媒體爆出,再次引起台灣輿論對中共滲透及《反滲透法》界限的討論。 從中共誕生以來,統戰與滲透一直是中共非常重要的戰略手段,從未放鬆過。上百年來,其滲透能力堪稱登峰造極,幾乎就是無所不在、無孔不入、無往不勝。中共當局不僅依靠統戰與滲透成功地將國民政府趕到了台灣,還將全中國百姓拿捏得服服貼貼。 西方政客的幻想曾造就了中國經濟的快速崛起,中共的統戰與滲透也隨著中國製造的廉價產品全方位地蔓延到了世界各國,並順利地在各級政府、學術領域,甚至地方社團中埋下種子,打下了長期盤踞的基礎。 而散布在世界各國的台灣社團從來就是一個重災區,在民主環境里成長的台灣人並沒有天生的免疫力,一些單純的台灣人往往在有意無意間被利用了、被滲透了,被統戰了,卻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墮落在紅色的枷鎖之中。 每當人們提到中共的統戰與滲透就會聯想到特務與間諜,其實統戰與滲透的範圍極其廣泛,廣泛到不能簡單地用「間諜」的概念來分析論述。 比如說,一些有點影響力的台灣人常常會公開提醒台灣商人,不要在中共不喜歡的媒體上刊登廣告,或避免發表支持台灣政府的言論,美其言曰出於「好意」或「保護僑胞」,其實他們已經在中共的戰壕里,替中共的統戰與滲透發揮影響力了。讓人產生恐懼或自覺宣揚「中國好故事」,都是紅色滲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很多海外華人,包括台灣人或東南亞的華裔難民,他們的政治立場往往會隨著中共影響力的變化而相應發生變化,有些人從反共走向親共,之後又宣稱反共,自由世界給了他們自由思想的空間,但他們是否真的能在立場的改變過程中擺脫中共勢力的束縛呢?那就只有天曉得了。因為中共統戰與滲透的力量就像癌細胞,具有頑固的持久性,有時活躍、有時潛水,當沾惹上後想洗心革面就沒那麼容易。 在澳中經濟處於蜜月的年代,澳洲只看到了滾滾而來的金錢,卻沒注意到中共的金錢是一把雙刃劍,它既減輕了澳洲的經濟危機,也削弱了澳洲的立國基礎,澳洲政府在中共的玩弄下幾乎成為了一堆木偶。譚寶政府最終反戈一擊推出了「反滲透法」,氣焰囂張的中共和統會也不得不偃旗息鼓。中共的紅色勢力就此消亡了嗎?當然不會!那張滲透的網路不是一天建成的,也不可能在一天內轟然瓦解,該鋪墊的早已穩妥,該下的種子也已紮下了根。 英國王子邊上埋著紅色地雷,中共軍人擠進紐西蘭國會,泛紅憲兵在守護台灣總統府,類似的情形比比皆是,澳洲也絕對不會例外,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區別只在於何時才被發現,西方民主社會的一大特點就是後知後覺。 中國人的群體很簡單,親共與反共都是擺在檯面上,多多少少都對澳洲主流產生影響力,其它的絕大多數社團都保持低調,明哲保身,見風使舵,意見統一。 與中國社區相比,台灣社區反而顯得比較複雜,那是因為各台灣社團在對台灣的定義上有著差異。 在歷史的演變過程中,海外缺乏具有影響力的台灣本土社團代表台灣人發聲,一直被認為是台灣人聲音的社團並非來自台灣,那是一些民國初期就開張的百年老店,「XX堂」,或「XX會」,以及逃離共產極權迫害的難民組成的「越緬寮」團體,他們都曾接受了中華民國文化教育,本質上捍衛的是中華民國。當中共和統會在全世界粉墨登場後,首當其衝就是對這些社團進行統戰與滲透,遺憾的是無一能夠倖免。… Read More

3 day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