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歲月的逝去,「變老」 是人生中必然的改變,一回首,青春年華已漸行漸遠,雖滿面皺紋,卻多了坦然與真實。然而,有些長者在發現自己的身體與記憶力大不如往日時,第一反應卻是接受不了這種狀況,緊張與焦慮一併湧上心頭,迫切希望有人細緻入微地照顧自己,這樣便更難以保持自立了。
常爺爺在墨爾本西區住了十幾年,雖然年紀大了,腿腳不方便,但是他的思維非常敏捷,哪家菜市場買什麼菜便宜,都能準確地記住。常爺爺的兒女很忙,只能每周來探望老人一次。有一天,爺爺在擦窗戶時,不小心從椅子上摔了下來,當場就被送進醫院,不過還好沒摔出什麼大病來。在醫生的建議下,嚇怕了的兒女們給老人申請了政府發放的家庭護理配套服務項目,又雇了項目經理來打理全套的服務,從洗碗擦地到協助沐浴,一樣都沒落下。兒女們恨不得派人24小時看著老人,生怕再出了什麼閃失。
然而他們不知道,老人其實一點都不喜歡像保姆一樣的項目經理。常爺爺講道,他的生活習慣都被傳統的項目經理模式打亂了。爺爺的那位項目經理安排的服務時間一點都不合理,爺爺習慣傍晚洗個熱水澡,再舒舒服服地睡覺,而項目經理沒和爺爺仔細商量,就安排了協助沐浴的護工早上8點上門。常爺爺剛從睡夢中醒來,就聽見 「咚咚」 的敲門聲,開門一看是護工,只能手忙腳亂地準備洗澡,護工經驗不足不說,總來回開門還讓爺爺著了涼。到了傍晚,清潔工又來敲門,老人累了一天,還不能睡覺,因為要看著清潔工做事。
爺爺每天都要看報,還從文集里摘抄優美語句,過的是悠閑又健康規律的生活,然而項目經理的存在讓他失去了生活動力。常爺爺說,自己 「失去了鬥志」,被項目經理這樣照顧著,覺得自己什麼事都做不了,70多歲的人像是老得不能動彈的長者一樣。爺爺認為,「全包」 式很適合完全不能自立的老人,但並不適合頭腦還能用、身體也沒那麼差的自己。
在此時,爺爺了解到了獨創 「自主管理模式」 的快樂生活機構。自主管理,就是說老人可以自由安排哪位護工何時上門幫助。這樣的話,收費就從原來機構的30% 直降到 13% ,這意味著收老人的錢少了,老人能享受的服務也就更多了。現在,常爺爺已經使用了半年多的快樂生活自主管理模式,經常給我們的工作人員發送積極反饋。最開始加入時,爺爺不認識什麼華人護工,護理顧問便推薦了經認證的五星華人護工人員,爺爺發揮了自己在集市上討價還價的 「本領」,成功以極低的時薪僱傭到了服務人員。他又自由安排服務時間,想幾點去看中醫,就安排幾點,十分方便。他還用基金報了一個寫作班,把每天安排得非常充實。爺爺還用了基金請人載他來到了快樂生活舉辦的快樂相約老年活動。
常爺爺還給大家分析了,什麼情況的老人需要選貴价的項目經理,而哪些情況的老人能夠以低廉的價格進行基金的自主管理。常爺爺的鄰居就是需要項目經理,因為她已經95歲高齡了,兒孫都在美國打拚。奶奶患有輕微的老年痴呆,吐字不清楚,寫字手又抖,用座機打電話還很勉強,在澳洲生活非常孤獨,兒子總說要把老人送進養老院,但奶奶非常留戀家中的自由,硬是不肯進養老院。兒子就只能雇了一位項目經理,希望能在方方面面都幫助老人。爺爺說,自己還能管事,也不是下一秒就全忘事了的那種老人。護工都是快樂生活的護理顧問幫忙介紹的,也不用擔心找不到說中文的服務人員。他還可以自己安排什麼時候想讓人清潔,只要打個電話,就行了。花著最少的錢,享受著放心又順心的服務,就這樣,常爺爺擁有了快樂美滿的晚年生活。
其實,老年人是需要適度養老的。如果剛發現自己身體機能下降了,就找了像保姆一樣的護工24小時照看自己,開銷大不說,自己生活習慣被打亂,久而久之什麼事都不會做,也就失去了生活的動力了。華人也講究什麼事都要有一個 「度」,只有適度而行,才能老當益壯。只有保持規律的飲食起居、家務勞動以及社交生活,才能活出健康又快樂的晚年。
This post was last modified on 2019年8月2日 18:01
4歲的女孩Olivia和她72歲的祖母在悉尼Glenfield人行道上等待過馬路時,被超速駕駛並闖紅燈的、司機駕照被吊銷的車輛撞飛。 Read More
墨爾本Bourke街上的Myer聖誕櫥窗開幕活動已經是澳洲人70年的傳統,然而,由於親巴抗議者的威脅,Myer出於安全擔憂被迫取消了今年的活動。這引起了聯邦議員和維州官員的強烈不滿。 Read More
澳洲工黨政府的虛假信息法案將在11月底在議會討論。11月13日,反對黨通訊發言人David Coleman對媒體發表聲明稱,該法案將使澳大利亞人的面臨失去言論自由的嚴重風險,聯盟黨反對工黨對澳人的審查計劃。 Read More
聯盟黨警告總理阿爾巴尼斯,不要急於調解即將上任的川普政府與北京之間的緊張關係,澳大利亞需要專註於穩定和美國的關係,並避免美方提高關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