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香港公務員絕大部份對政治保持中立,很少就政治議題公開表達立場。如果上述集會被警方核准,將是香港「反送中」風潮爆發以來首度有公務員發起集會。
近日香港因反修例而帶來一連串的示威抗爭,引發嚴重警民衝突並釀成不少流血事件,社會持續撕裂,更透過國際媒體報道而成為全球焦點,這期間,香港公務員及民間團體組織等各界陸續用實際行動為香港人發聲,呼籲港府正面回應相關訴求。
港公務員擬發起集會 要求撤回修例
香港部分公務員發起8月2日(本周五)在中環舉行集會,要求政府撤回逃犯條例草案,正面回應「反送中」相關訴求,集會發起人之一顏武周周一(29日)已與警方會面。他事後表示,對警方核准這項集會有信心,預計屆時會有2000人參與。
香港電台報導,根據申請,這項活動的時段是8月2日晚間7至9時,集會地點是中環遮打花園,主題則是「公僕仝人(同仁)、與民同行」,目前正等待警方核發不反對通知書。
顏武周表示,這項集會要求港府正面回應「反送中」5大訴求,並要求與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公開對話。同時,他們也邀請所有立法會議員、部分前任港府高官及退休公務員參加這項集會。
顏武周強調,這項集會將標榜「性質溫和、和平理性」,不希望有衝擊發生。且選在晚上舉行,時間合理,不影響香港大部分公務員工作。
長久以來,香港公務員絕大部份對政治保持中立,很少就政治議題公開表達立場。如果上述集會被警方核准,將是香港「反送中」風潮爆發以來首度有公務員發起集會。
香港各界網上聯署發公開信
繼香港政府新聞處多名新聞主任聯合首次發表公開信譴責港警和林鄭團隊後,署名「跨部門公務員」、「立法會祕書處」等數十個香港公務單位和民間團體,近日相繼在網上聯署發出公開信,除對港警濫權和元朗暴力表達憤怒和痛心,更批評港府無力管治才造成目前局面。
其中來自23個港府部門的逾百名公務員聯署的「跨部門公務員致香港人的公開信」表示,「香港素以治安好,享有高度自由見稱,可惜由六月至今短短一個多月內我們看到的俱是極端欺壓」。
這封公開信表示,「我們感到極度悲痛」,並指「就今日的社會局面,特首林鄭月娥實在難辭其咎」;全港市民目前已經陷入崩潰邊緣,「歸根究底全因港府無力管治」。
公開信表示,「身為公職人員的我們向政府予以最嚴厲的譴責,並呼籲港府管治團隊要有承擔,正面回應五大訴求,當中獨立調查警黑合作及警隊濫權情況尤為迫切」。
除了這封來自港府多部門的公開信,另外還有署名立法會秘書處職員、醫管局文職人員、一班熱愛香港的醫管局職員、建築測量業界、司法機構職員、NGO同事、幼兒園老師、不同院校的職員以及空少空姐等近60個公務單位和民間團體的公開信。
港美國商會吁港府正視抗爭者訴求
據金融時報報導,香港連續多個星期發生示威以及不同規模暴力衝突之際,香港美國商會周一(29日)發表聲明表示,香港示威遊行暴力衝突升高,導致外界對香港的信心下滑,商會敦促香港政府立即採取措施和實質行動,處理近日示威的根源問題,重拾外界對亞洲國際金融中心的信心。
報導指出,香港美國商會(AmCham HK)的聲明罕見直白。聲明表示,在將近2個月的反政府示威抗議後,港府應該正視抗爭者的部分主要訴求,以緩解緊張情勢。商會針對會員調查後得出的共識認為,港府應該撤回逃犯條例修正案,並呼籲展開具有國際可信度的獨立調查。
聲明指出,國際企業對於香港衝突情勢升高、政府陷入僵局感到悲觀,呼籲港府立刻採取明確舉措,回應造成衝突的根本原因,重建外界對於香港身為國際企業亞洲最佳駐地和金融中心的信心。
香港美國商會會長Tara Joseph表示:「過去一周針對會員的內部調查顯示,絕大多數會員認為,港府必須處理導致抗爭發生的深層訴求,而不是只在表面上利用短期的執法,試圖平息社會不安。」
香港美國商會的發言顯示,香港社會的動蕩和不確定性,已經從社會層面影響至經濟層面,包括著名的房地產市場。
許多香港公務單位和民間團體近日在網上聯署發出公開信,對港警濫權和元朗暴力表達憤怒和痛心。
圖取自LIHKG討論區網頁lihkg.com
責任編輯:張懿文
This post was last modified on 2019年7月30日 19:23
更新於 :2024-11-25 14:06 上期介紹了《典論·論文》和《文心雕龍》,本期繼續推介書籍,先從《昭明文選》講起。 (南朝)蕭統《昭明文選》 《昭明文選》亦稱《文選》,它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實在太重要,重要到一定要讀的地步。該書是中國現存編選最早的詩文總集,涵蓋先秦至梁代七百多篇各體裁的文學作品。 該書由梁武帝的長子蕭統招集文士共同編選,蕭統謚號「昭明」,所以此書被稱為《昭明文選》。蕭統在選錄時有意區分文學與非文學,一般不錄經、史、子,只有一部份序、贊、論、述因被視為文學作品而入選,明確的分界是該書的一大亮點。此外,該書有明確且嚴格的選錄標準——「事出於沈思,義歸乎翰藻」。 《昭明文選》對後世的影響極為深遠,唐朝和宋朝的學子幾乎人手一本。唐代大詩人杜甫曾教導兒子要「熟精文選理」,有老杜的大力推薦,我們更不該輕視此書。 蕭統(圖:公有領域) 蕭統的文學理論主要見於〈文選序〉中,學《文選》者須先精讀其序。下面我帶大家一起閱讀並解析〈文選序〉。 中國傳統文化也可稱為一種神傳文化,若追溯文之起源,當從傳說中人神同在的時代講起。〈文選序〉曰:「式觀元始,眇覿玄風,冬穴夏巢之時,茹毛飲血之世,世質民淳,斯文未作。逮乎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文明之初,人類冬穴夏巢,茹毛飲血,民風純樸,那時尚無文字與文章。傳說中半神半人的伏羲治理天下後,畫八卦,造文字,取代結繩記事,從此誕生了文籍。讀過《易經》的朋友們想必不會對〈文選序〉這段話感到陌生,《易經·繫辭下》寫道:「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 〈文選序〉曰:「易曰:『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之時義遠矣哉!若夫椎輪為大輅之始,大輅寧有椎輪之質;增冰為積水所成,積水曾微增冰之凜。何哉?蓋踵其事而增華,變其本而加厲;物既有之,文亦宜然。隨時變改,難可詳悉。」上古之世所謂「文」,未必指後世所謂「文章」,《說文解字》對「文」的解釋是:「錯畫也。象交文。」線條的交錯和花紋稱為「文」,世間萬物各有各的交錯。《易經·賁》曰:「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宇宙自然有陰有陽,陰陽交錯中各有運行之道,這是天文;上天造人,有男有女,男剛女柔,亦是天文;人間男女依照聖人定下的倫理道德與禮儀規範結為夫妻,組建家庭,構成國家,使禮樂規範、制度、典籍彰顯於天下,傳之於後世,便是「文明以止」,稱之人文。天人相通,人文源於天文,所以人應當「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要使社會維持在較高的道德水準,並延續禮樂,所以應當「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讀聖賢留下的典籍與規範,進而教化天下。文的意義可謂相當深遠。之後,蕭統以比喻說明文隨時代發展而變化——簡陋的椎輪是帝王乘坐的大輅的原始形態,大輅顯然不如椎輪樸實;積水能凍成厚冰,卻不及厚冰寒冷,物有此理,文亦有此理。蕭統以歷史視角發覺文學的變化,這段比喻承上啟下,其後揭櫫文學演變的脈絡: 「嘗試論之曰:詩序云:『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至於今之作者,異乎古昔。古詩之體,今則全取賦名。荀宋表之於前,賈馬繼之於末。自茲以降,源流實繁。述邑居則有『憑虛』、『亡是』之作,戒畋游則有〈長楊〉、〈羽獵〉之制。若其紀一事,詠一物,風雲草木之興,魚蟲禽獸之流,推而廣之,不可勝載矣!」《詩經》有六義:風、賦、比、興、雅、頌,賦本是古詩之體,現在發展為獨立文體,作賦的作家當中,荀子、宋玉在前,賈誼、司馬相如在後繼承。自此之後,賦源流繁富,描寫城市與苑囿,有張衡〈西京賦〉、司馬相如〈上林賦〉;勸皇帝不要沉迷於打獵遊樂,有揚雄的〈長楊賦〉和〈羽獵賦〉。另有風雲草木,魚蟲禽獸,題材不勝枚舉。… Read More
澳洲政府在11月26日通過了新法案,為300萬人免除了30億學貸債務。然而,質疑的聲音認為該法案讓逾千萬納稅人承擔少部分人的教育成本,是工黨的「討好之舉」,「極不公平」。 Read More
一名在澳洲非法滯留的中國男子因發送了大約500萬詐騙簡訊,被法庭判處監禁6個月,緩期執行。由於他的簽證已過期,將被立即驅逐出境。 Read More
ABC老闆Kim Williams在應對觀眾人數大幅下降的講話中,攻擊美國知名博主Joe Rogan 是利用了「人的弱點」、「令人深感厭惡」。Rogan聞訊後在X上回復了兩個字,而世界首富馬斯克則將ABC比作俄羅斯的《真理報》。 Read More
11月26日周二晚間,維州北部的Yarrawonga地區發生了一起意外事件,一根大樹枝砸中汽車,導致一名男子被擊中身亡,一名女子和一名少年被送往醫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