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計系列 第十計「笑裡藏刀」

歷史文化

「笑裡藏刀」是三十六計中的第十計。原文:「信而安之,陰以圖之;備而後動,勿使有變。剛中柔外也。」是指以表面上的友好、善良美麗的言詞、擧止作為假象,使敵人深信不疑,喪失警惕,暗地裡卻另有圖謀,也就是外表上柔和,骨子裡卻剛強的謀略。

計名由來

「笑裡藏刀」語出唐白居易詩《天河度》:「笑中有刀潛殺人」,是白居易對唐高宗寵臣李義府為人的評價。《舊唐書》載:「義府貌狀溫恭,與人語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陰賊。既處權要,谷欲拊已,微忤意者,則加傾陷。」故時人言:「義府笑中有刀。」以下二例就是運用「笑裡藏刀」的戰術而欺敵致勝的例子。

史例一 孫權巧計奪荊州

三國時期,由於荊州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此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西元217年,關羽鎮守荊州,孫權久存奪回荊州之心,只是時機尚未成熟。不久,關羽發兵進攻曹操控制的樊城,留下重兵駐守公安、南郡,保衛荊州。孫權的大將呂蒙認為奪取荊州的時機已到,建議孫權派當時毫無名氣的青年將領陸遜接替他的位置,駐守陸口。

陸遜上任後,給關羽寫了一信,信中極力誇讚關羽,稱關羽功高威重,可與晉文公、韓信齊名,並稱自己是—介書生,年紀太輕,難擔大任,要關羽多加指教。關羽為人驕傲自負,看完陸遜的信,仰天大笑說:「無慮江東矣。」便從防守荊州的守軍中調出大批人馬,一心一意攻打樊城。不料此時,陸遜已暗地裡派人向曹操通風報信,約定雙方一起行動,夾擊關羽。

孫權認定奪取荊州的時機已經成熟,便派呂蒙為先鋒,向荊州進攻。呂蒙將精銳部隊埋伏在改裝成商船的戰艦內,突擊南部。關羽得訊,急忙回師,但為時 已晚,孫權大軍已佔領荊州。關羽只得敗走麥城。

史例二 札木合計誘鐵木真

鐵木真當上了蒙古部落的可汗後,被尊稱為「成吉思汗」。本部的元老札木合眼見成吉思汗的勢力不斷的發展壯大,惟恐自己的力量遭到削弱,因此懷恨在心,決定除掉成吉思汗。

一天,他命人在成吉思汗狩獵歸來的途中搭一個漂亮的雕花帳篷,帳篷里挖一個很深的陷阱,陷阱里插滿了槍尖,然後在陷阱上面裝上翻板,鋪上地毯,還在帳篷里準備了一桌美酒佳肴。

面對結拜兄弟的盛情邀請,鐵木真二話沒說便應邀前來。偶然間,成吉思汗發現了地毯下的陷阱,但成吉思汗不動聲色,若無其事的將札木合推到坐位上,半推半拉間,札木合就這樣掉入自己設下的陷阱,死於非命。

展開評論
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