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六四」親歷的兩個殺人場面

 作者: 高文謙

六四血腥鎮壓已經過去30年,許多往事已經淡忘了,但6月4日當天親歷的兩個殺人場面卻一直刻骨銘心,揮之不去。現在把它寫出來,以紀念六四國殤日——中國現代史上那個令人心悸的日子。

1989年6月3日晚飯後,我和妻子來到天安門廣場。當時風聲已經很緊,廣播里反覆播出北京市政府的緊急通告,顯然當局要動手了,晚上要出大事,空氣里都可以聞出血腥的味道。作為一個歷史研究者,本來我想留下來,見證這一幕,但妻子死活不同意,說服我回了家。

當時我住在寬街,在天安門廣場的北面。回家後,我一直惦記著廣場的情況,不斷地收聽美國之音和BBC。入夜後,我站在涼台上,望著天安門那個方向。那一夜,基本上沒怎麼睡,到了下半夜,看到廣場方向火光衝天,令人揪心的槍聲伴隨著人群的吶喊聲隱約可聞。

清晨5點左右,美國之音報導戒嚴部隊已經佔領了天安門廣場。天一亮,我就騎車去天安門廣場,沿途像戰場一樣,一片狼藉,水泥樁子、無軌電車堵在街上的十字路口。快到沙灘路口時,聽到後面有車高速開過來,我就踩在路邊的馬路牙子停下來。一隊軍車急駛而過,在經過前面的沙灘路口時,看見路障,不得不減速。當時天已經大亮了,有不少北京市民站在路旁議論紛紛。車上的士兵先向人群施放催淚瓦斯彈,發出一聲很悶的響聲,冒著嗆人的黃煙,然後就是幾梭子子彈,當場就有人倒在血泊中。人群驚叫著四處散去。

軍車走遠後,我騎車過去,人們又重新聚集起來,七手八腳地把中彈的人用平板車送到附近的隆福寺醫院。其中一個肩部中彈,血染紅了圓領汗衫;另一個打中腿部,倒在地上呻吟。路口的一家印尼華僑餐廳的牆上留下個雞蛋大的彈孔。戒嚴部隊這樣毫無緣由地殺人,人們既驚恐又憤怒。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奶奶跺著腳,用顫抖聲音說:「真是傷天害理啊!大白天的,就這樣殺人,以後說什麼也不讓我孫子參軍!」

後來我繼續往天安門方向騎去。途中看到人們圍著一個頭上系著紅色布帶的大學生,看樣子是從廣場撤下來的,他滿臉悲憤,痛不欲生,搖著頭說:「中國完了,中國完了!」說完,就頭也不回地騎車北去。隨後,又看到人們圍住一個穿白大褂的醫護人員,她大概是剛從醫院下班回來,白大褂和褲腳上染的血跡已經凝固,變成黑紫色。她含著眼淚講述了值班時看到的情況,連說:「太慘了!」

大約八點鐘的時候,我到了南河沿路口。當時戒嚴部隊已經佔領天安門廣場,用三排坦克封鎖了廣場東側。坦克前面站著三排士兵,後兩排端著衝鋒槍,前面一排拿著三角鐵。在公安部門口,數百名北京市民與列陣的士兵對峙,其中有不少是用血肉之軀與戒嚴部隊抗爭了一晚上的人,他們面容疲憊,嗓子嘶啞,痛斥戒嚴部隊是「法西斯、劊子手」,高喊「絞死李鵬」,「血債要用血來還!」

當時,我站在人群的後面。在雙方的對峙中,前排拿角鐵的士兵不時地衝出來恐嚇民眾。不久兩輛小麵包車,一前一後開過來,要進廣場。人們攔住車,問幹什麼去?他們開始支支吾吾,後來承認要給戒嚴部隊送麵包和汽水。這一下,把在場的人們氣壞了,把前面那輛車的人拉出來,揍了一頓。後面那輛車趁亂衝進廣場。就在這時,槍聲響起來,前面有人當即中彈倒下,人們四處逃散。我一邊跑,一邊回頭看,見士兵端著槍沖了上來。我和十幾個人跑到南河沿路口的歐美同學會,看門的大爺不讓我們進去,說「他們會追進來的」。一個黑臉的中年人對他說:「如果我們死在門口,你一輩子都安生不了!」老大爺嘆了口氣,放我們進來。

進院子後,我們一幫人蹲在靠街那面牆下。街上衝鋒槍的點射聲越來越近,顯然,殺紅了眼的士兵已經拐進南河沿大街追殺逃散的市民。記得當時在一起的有兩個複員軍人,一個是39軍的,另一個是40軍的。他們說起頭天晚上阻擋戒嚴部隊進城的經歷,其中一個擼起袖子,露出紅腫的臂膀,說是扔便道上的水泥磚扔的,還說:「我他x的就是沒有搶,要是有槍,我一個頂他們十個!」後來我在中央電視台播出的平暴節目中見過這位老兄,背景是火光衝天的廣場。當時真為他捏把汗,不知他逃過這一劫沒有?

槍聲漸漸停下來後,我們走出歐美同學會大門。太陽已經升得很高,天氣也變得燥熱起來。人們正在搶救剛才中彈的人。一個小夥子借來當時常見的家用三輪腳踏車,把他送到附近的協和醫院。他蹬得飛快,邊蹬邊喊「讓路,讓路!」車上是一個中年人,頭仰在車靠背上,由於失血過多,在陽光下,臉已經變成黃綠色,估計已是凶多吉少。多少年過去了,這張臉我一直忘卻不了。

後來,我回到住在南河沿的岳父家。剛消停一會兒,街面上的槍聲又響起來。出去買菜的妻子沒回來,岳父很著急,讓我趕緊下樓去找。我剛走到街上,就看見戒嚴部隊士兵端著槍,三人一組,沿南河沿大街兩側的人行便道齊頭並進,時不時朝人開槍,街上的人四處躲逃。我隨著人群跑到一個小衚衕,蹲在牆根底下。大街上傳來一陣陣令人揪心的槍聲。和我蹲一起的是一個蹬平板車的老大爺,年紀有六七十歲的樣子,他氣得渾身發抖,說:「真是造孽啊!當年小日本進北京城,也沒有這麼殺人啊,共產黨缺了祖宗八輩子大德了!」

當天下午,我騎車繞了半個北京城,回到我媽媽家。一路上所到之處,滿目屠城後的景象,整個京城遭受了一場戰禍的洗劫。幾天後,我回到自己的小家,桌上的枱曆還停留在6月4日這一天。我把它撕下來,把這幾天的經歷和感受濃縮成下面這句話:「國殤日——共和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天」,寫在這天的枱曆上,然後把它縫進被子里,準備迎接單位即將開始的清查整肅。

我的人生道路也從此發生轉折。

This post was last modified on 2019年5月30日 16:55

Recent Posts

澳媒曝光 和統會副主席參加總理籌款晚宴

本月, 悉尼餐館老闆陳運明 (James Chan) 支付了 2000 澳元參加總理阿爾巴尼斯在場的籌款晚宴。澳媒隨即發現,陳曾長期擔任澳大利亞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 ACPPRC)副主席,該組織已被澳洲列為外國勢力代理人。 Read More

11 seconds ago

中國「間諜船」在澳洲海岸附近出現

總理阿爾巴尼斯證實,中國科考船「探索一號」在南澳海岸附近被發現。他表示「我寧願它不在那裡。」 Read More

1 min ago

漫威復仇者聯盟最新陣容出爐 小羅伯特·唐尼以反派身份回歸

2025年3月26日,漫威影業通過一場長達5個半小時的全球直播,正式公布《復仇者聯盟5:毀滅日》27位主演陣容。影片由羅素兄弟執導,計劃於2026年5月1日北美上映 法新社報導,繼6年前推出票房強強滾的「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Avengers: Endgame),最新「復仇者聯盟:毀滅日」(Avengers: Doomsday)預計2026年5月上映。 除了派屈克史都華(Patrick Stewart)、伊恩麥克連(Ian McKellen),漫威5小時的直播內容證實,小羅伯特唐尼(Robert Downey Jr.)、「雷神索爾」克里斯漢斯沃(Chris Hemsworth)、「蟻人」保羅路德(Paul Rudd)、「洛基」湯姆希德斯頓(Tom Hiddleston)等高人氣影星都將參與演出。 這套漫威超級英雄作品集穩坐好萊塢影史最賺錢系列片冠軍,整體來說有300多億美元的票房表現。 派屈克史都華和伊恩麥克連兩人都年過80歲,是早期「X戰警」(X-Men)系列片的「鎮片」之寶,影迷原以為兩人已被編劇寫掉或換角,未料又將驚喜回歸。 至於小羅伯特唐尼,漫威先前就已宣布,這位奧斯卡獎得主將以反派角色「末日博士」(Doctor… Read More

10 hours ago

趙露思綜藝錄製疑似「腦霧反應」憂鬱後遺症

中國女星趙露思先前因憂鬱症軀體化癥狀嚴重而停工養病,近來持續復工參加真人秀節目《小小的勇氣》,錄影時卻突然出現語言混亂、獃滯失神等現象,被部分網友認為是「腦霧反應」的表現,猜測可能與憂鬱症後遺症有關。 趙露思以零片酬的方式參與錄製《小小的勇氣》,她透露是自己寫企劃書給芒果TV,對方收到隔天就跑來找她開會,認為很有教育意義,雖然趙露思屢屢被罵是藉由節目賣慘,但《小小的勇氣》首播流量破7千萬,迅速奪下收視冠軍。 她在和節目組對話時,突然出現語言混亂、瞬間失神的反應,幾秒後又回過神,令人相當憂心精神狀況,有網友認為這是「腦霧反應」的表現,常見於焦慮或憂鬱症患者,「腦霧反應」也成為微博熱搜關鍵字,閱讀量突破1.5億,討論量超過8.5萬次,疑似因為討論聲浪過大,芒果TV悄悄將該段內容刪除。 Read More

10 hours ago

刀郎武漢演唱會帶動文旅消費熱潮 周邊酒店預訂量激增550%

2025年3月30日,刀郎「山歌寥哉」巡迴演唱會武漢站在武漢體育中心舉行,吸引近4萬名觀眾到場。據本地文旅部門統計,演唱會期間武漢酒店預訂量同比激增550%,餐飲、交通等周邊消費顯著提升,單日帶動經濟收益超億元。 此次演唱會正值武漢櫻花季,許多歌迷選擇「賞櫻+觀演」的行程組合,進一步拉動了文旅消費。數據顯示,演唱會前後三天,漢口江灘、黃鶴樓等景點客流增長30%。專家分析,大型演藝活動對短期GDP的拉動效應顯著,尤其在文旅融合趨勢下,文化消費已成為城市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刀郎團隊透露,後續還將在成都、西安等城市開唱,延續「音樂+旅遊」的經濟聯動模式。 Read More

10 hours ago

況周頤詞選講(上)

文/清簫   況周頤是晚清詞學四大家之一,致力倚聲五十年,造詣頗高。他的《蕙風詞話》,與王國維《人間詞話》、陳廷焯《白雨齋詞話》並稱為「晚清三大詞話」,可謂中國古典詞學集大成之作。況周頤不僅善於論詞,於創作亦有不凡建樹。王國維曾如是評價況氏之詞:「蕙風詞小令似叔原,長調亦在清真、梅溪間,而沈痛過之。」(《人間詞話·附錄》)叔原指晏幾道,清真指周邦彥,梅溪即史達祖。今天我們一起賞讀他的部分詞作。 首先介紹他的生平與時代背景。 況周頤所處的時代,正逢中國數千年來從未有過的變革。他生於1859年,不久後,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咸豐皇帝逃往熱河。因受英法聯軍與太平天國等戰事刺激,清朝自1861年施行洋務運動,學習西方工業與科技,創辦新式學堂,引進大量西方著作。況周頤成長的大環境,是風雨飄搖、中西文明碰撞與交流的變局,且這種動蕩的環境幾乎伴隨他的一生。 他從小就展現出過人的天賦,據《翁文恭日記》,「況童子周儀,年十歲,詩賦可觀,成語屬對極妙。」1872年,況周頤拜王拯為師,學填詞。1879年,鄉試中舉。1888年,結識王鵬運(亦系晚清四大家之一)。1889年,任內閣中書,與端木采、王鵬運切磋詞學。   (圖:Adobe Stock) 1894至 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大清慘敗,簽訂《馬關條約》,震動全國。中國湧起改革聲浪,康有為與梁啟超著書立說、創學會、辦報紙,宣傳維新思想。1898年,光緒帝頒《明定國是詔》,宣布實行變法。戊戌變法歷時一百零三天,終告失敗,但仍有重要意義。 1895年,況周頤來到南京,入張之洞幕府。之後在安定書院、南京師範學堂等學校授課。1906年,況周頤進入端方幕府。後被調至大通管理榷運。 1911年亦是極為重要的一年,辛亥革命爆發,其後大清滅亡。是年,況周頤來到上海,之後定居,直至1926年逝世。 在上海,他過得很艱辛,先開設一家書肆,出售自己的藏書。但難以維持生計,於是靠鬻文度日,並在報刊上發表作品,得一些收入。滿腹經綸的一代詞宗,最終在窘迫中度過晚年。  … Read More

13 hou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