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家長都會認為自己家的孩子聰明伶俐,漂亮可愛。我們家也不例外。一歲半的外孫女詩恩亂扔東西,我們也會覺得比別的孩子扔的又遠又准,有扔標槍的體育潛質。
七八個月大開始吃飯了,她能把不想吃了的東西扔出兩三米開外。家裡的白牆上,地板上空調的通風口裡,到處可以找到她練習擲遠的工具——各種食物殘渣。
一味護短抵消不了亂扔東西帶來的麻煩。於是,大家約定共同現場管教。孩子他爸壓低了聲調,使男中音聽起來更有震懾力:「No,不準扔食物!」詩恩抬起頭直視,眼神里無所畏懼。順手撿起餐桌上可以夠到的食物,更加用力的摔向遠方。頑皮的盯著大人們,一臉滿不在乎的笑。
「當面教子」,當場失敗。這樣的橋段在西方也會常常看到和聽到,雖然白人根本不知《朱子家訓》是何方聖書,但好像也信服「堂前教子,枕邊教妻」這個理。
幾年前班上一位媽媽接孩子時和我閑談,說是頭天晚上去超市,快三歲的威廉想要什麼東西沒被滿足,就開始坐在地上大哭抗議。父母耐心的教育他,威廉不聽,一直大聲哭叫,僵在那裡。英語的十四和四十發音相近,我把他哭叫的時間聽成了十四分鐘,就點頭說那還好。威廉媽媽馬上糾正,說是整整四十分鐘。
需要說明威廉不是熊孩子,而是一個安靜、專註的小孩。他的父母都是管理階層的人士,平時說話辦事相當有水平。在這種情況下,也是素手無策。可以想像到那個場景:靜靜的超市裡,孩子哭天抹淚,高分貝的聲音撕心裂肺。父母窘迫萬分,說服不了,離開也不行,四十分鐘的煎熬,足以摧毀一個正常人的耐心底線。
對付詩恩亂摔食物,我也沒什麼高招,只是努力忍著,不說」不準「這類的詞。首先,沒有效果的事情,說了也沒用。再就是覺得吃飯時間訓斥不太好。《黃帝內經育胎智慧》有七個不責,裡邊就包括了對眾不責,飲食不責。
不願直接指責的更深層原因,還是習慣使然。在澳洲干幼教二十多年,上師範學校,在職培訓,學到的一條重要準則就是盡量避免當著孩子的面說「No」。小孩子在屋裡亂跑,直接告訴他「Walking feet please」(請走路),就比用「No Running inside(不要在屋裡亂跑)顯得更內行,教育效果也要好很多。
對於這個準則是依據哪一派理論約定俗成的,沒有一個固定的說法。西方的兒童教育理論派別多了去了,似乎從每一家的核心理論中都能找出依據,像美國斯金納 (Skinner, B. F.)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瑞士皮亞傑的兒童認知理論等等。
有點像國內流行詞正負能量使用時的意思。對於主要用感覺來認知世界的兒童來說,直接給出一個正確的做法,等於給了他們一個直接可操作的指示,或者說是提示。重複多次後,兒童就會像自然反射一樣去做正確的事情。相反,如果我們每次都說「No」,會引起他們心理上的一種排斥反應,特別是對處於兩歲左右第一個叛逆期的兒童,最直接的後果就是讓他們學會了對任何事都說「不要」。
話又說回來,很多時候,正面的教導也很難起作用。今年的班上一個叫羅賓的孩子,很願意讀書,剛剛兩歲已經能叫出大部分動物的名稱,包括分辨花豹和獵豹的區別。很有禮貌,老師幫了忙,他會自發的說謝謝。
有一天下午,羅賓看到爸爸來了,一興奮把桌上的積木全劃拉到了地上。羅賓的爸爸開始做的中規中矩,很耐心的告訴羅賓要把地上的東西撿起來,話里自然是帶著「請」字。羅賓那天不知怎麼了,就是不買賬。
正僵在那裡,有一個老師問羅賓周末是不是去爺爺家了,羅賓馬上笑了。說在爺爺的農場看見火雞了。羅賓爸爸順勢接過話頭,問他火雞怎樣從地上啄食,並且示範性的從地上撿起一塊積木挨到嘴邊,放到桌上。羅賓馬上效仿,把地上的積木一塊塊的「啄」到桌上。
撿了約有一半時,羅賓忽然冒出了一句:「大吊車也這樣撿東西。」爸爸馬上響應,說對呀,那你就做個吊車吧。羅賓模仿著吊車的聲音,一隻手臂像機械臂那樣伸展、彎曲,高高興興的把地上的積木全撿了起來。
這父與子的互動,爸爸的應急反應,讓人稱道。父親糾正兒子錯誤的方法里包括了正面教育、隨機應變、因勢利導、舉一反三等。達到了教育目的,還強化了以前所學的知識。堪稱教科書級別的「當面教子」。
一個「教」字真是學問大了。在家長權威日益淡漠的當下,除了要懂得諸如情景轉移、選擇、預告等等各種各樣的教育疏導方法外,怎樣看準時機,藉助外力,說話的態度和方式,都決定著這個「當面教子」是否有效。理論懂了,沒有實踐經驗不行,二者都有了,也不一定次次奏效。
一些朋友認為,像我這樣的人,大部分的職業生涯和教育有關,對自己外孫女這些小錯的管教,應該是易如反掌。就像老子所說的「治大國者如烹小鮮」。但事實上,自己教育的收效也不比女兒、女婿多多少。哪天說話方式對了,詩恩心情大好,她會把不想吃的食物遞給我,並且會說謝謝。其餘時間,照扔不誤,偶爾還有拍桌子捍衛自己扔東西的權利的驚人舉動。
誠實的講出這個結果,可能會讓人失望,甚至生出幾分絕望來:既然如此,那我們還需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知識和方法嗎?結論又是肯定的,因為誰也不敢放棄這個「教」,拿自己的孩子賭一把,我們也不敢。面對這個活色生香、個性十足的小人兒,非但不敢懈怠,還信心滿滿的定了小目標:一年之內,在結束兩歲第一個叛逆期後,爭取幫她改掉亂扔東西這個壞習慣。
還有一件小事很有意思。詩恩喜歡把小狗的喝水盆掀翻,然後在地板上玩水。平時她也知道自己這樣不對,會去拿塊毛巾過來,嘴裡嘟囔著「擦擦」來彌補。有一天故伎重演後,不知是女兒口氣過於嚴厲,傷了她自尊心,還是什麼別的原因。讓她擦地,就是不聽。先是看著我想找聯盟沒成功,然後就是各種方法對抗,或指東往西,或佯裝聽不見。耗了半個小時,早已過了睡覺時間。女兒換了口氣,讓她把濕了的毛巾放回洗衣房。詩恩一聽,馬上拿著毛巾,蹣跚著繞過廚房,一路送到了洗衣間的筐里。
詩恩睡後,女兒的行為被我稱讚了一番。在我們經常互相揭短調侃的母女關係中,表揚並不多見。這一次,我確實讚賞她在教女的時候有進有退。尊重理解了小孩子的意願。如果她覺得自己正確,以長者為尊的觀念去壓服,或者控制不住發了脾氣,那將會是兩敗俱傷,徹底的輸了這一局。
This post was last modified on 2019年5月23日 16:31
周二(11月5日)早上 6 點 41 分,墨爾本以北約 150 公里的本迪戈附近發生了 3.6 級地震,十多個人報告感覺到了地震。 Read More
周日(11月3日)下午 5 點 15 分左右,一名11歲的小男孩在與父親一起游過中央海岸的 The Entrance 海峽時被海流捲走。急救人員趕赴救援,周一全天將繼續搜尋。 Read More
由於房貸利率高居不下,購房者貸款能力下降,紛紛把目標轉向房價相對實惠的地區。這種供需變化導致悉尼一系列低價區房價飆升,而部分高價區房價反而有所下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