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時間》是2015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阿列克謝耶維奇最具分量的作品,通過口述採訪的形式,展現身處關鍵歷史時刻的普通人的生活。發表後榮獲德國書業和平獎、法國美第契散文獎、俄羅斯「大書獎」讀者票選最佳文學作品、波蘭卡普欽斯基報告文學獎等多項殊榮。
本書講述了蘇聯解體後,從1991年到2012年二十年間痛苦的社會轉型中,俄羅斯普通人的生活,以及他們為夢想破碎所付出的代價。在書中,從學者到清潔工,每個人都在重新尋找生活的意義。他們的真實講述同時從宏觀和微觀上呈現出一個重大的時代的變動,為這一段影響深遠的歷史賦予了人性的面孔。蘇聯解體已逾三十年,俄羅斯人重新發現了世界,世界也重新認識了俄羅斯。新一代已經成長起來,他們的夢想已不再關乎夢想與信仰。阿列克謝耶維奇追溯了蘇聯和蘇聯解體之後的歷史進程,讓普通的小人物講述他們自己的故事,從而展現了真實的歷史和生活。
記者出身的阿列克謝耶維奇,擅長通過與事件親歷者訪談的方式寫作紀實文學,2015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更是肯定了她的成就。從海明威到馬爾克斯再到阿列克謝耶維奇,記者所發出的聲音漸漸被世人聽到。這樣一個記錄時代切片的職業賦予了這些從業者更豐富的人生經驗——比起孤獨遊走在狹隘的個人生活圈裡,記者作為生活的記錄者和寫作者,有機會了解更多不同的人生和更加細緻深入的社會片段。
阿列克謝耶維奇善用「復調」寫法,不只體現在寫作的多種人稱和語境的交織上,也包括她將各種身份、各種政治觀和價值觀的普通個體,置於同一個時代背景下去不加修飾地直觀呈現。和那些傳統討論前蘇聯的作者不同,她讓世界看到了大時代下小人物的命運多樣性。
“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樣,阿列克謝耶維奇總是站在她的人物和見證人這邊,哪怕他們的看法跟她自己的明顯不同。索爾仁尼琴是個佈道者,她是傾聽者。”諾貝爾文學委員會也如此評價她。
我想,這大概是因為她擁有女性視角,散發的視線卻如同男人般堅定剛毅,同時還凝結了記者的理智與冷靜。她曾說過:「我是獨自前行的,我完全是屬於另一個時代的人。」這便是她最優秀的地方:不去判斷和審判,而是僅僅安靜地做一個旁觀者,用直面真實的力量,來記錄那些從未發出過自己聲音的人們的命運。在《二手時間》里,你幾乎能從每一篇敘述里以新的身份重新感受一遍蘇聯解體所帶來的絕望與解放,卻難以揣測作者的靈魂藏在哪裡。《切爾諾貝利的悲鳴》、《鋅皮娃娃兵》、《我是女兵,也是女人》……阿列克謝耶維奇總是將視線聚焦於社會歷史的陰暗面和人性最脆弱的落腳點,把最淋漓的真實鋪在你的眼前讓人幾乎難以承受。從作家的角度出發,講述一個個令人心痛的故事;從記者的身份出發,不添加主觀觀點,僅以事實輸出。對於她而言,紀實文學是一場與自我身份的博弈:在採訪者的客觀視角與受訪者的主觀視角中找到一個足夠看清雙方的落腳點,同時把讀者與受訪者中間這個搭橋人的身份模糊化到難以察覺。這才是我愛的紀實文學:冷靜、客觀、抽離,但不冷血。極力剋制自己的感情,把這些克制轉變成筆下有力的文字。如果對自我看法的保留是紀實文學最大的尊重,那麼阿列克謝耶維奇的寫作便是一種來自記者的,最高的致敬。
在這本書里,她以絕對冷靜的筆調,呈現了一個帝國後裔轉型中的彷徨與痛苦。書名《二手時間》很好地概括了全書的內容,從批判極權到控訴資本主義的罪惡,歷史只不過是一次又一次的輪迴與再現。她放眼整個蘇聯社會,卻不僅僅關注那些決定國家命運的大人物,而是聚焦於那些往往被忽略被遺忘的普通人的生活點滴。歷史留給後人的不應該只有軌跡和結果,也應該有普通人的聲音。那些真實的講述,用一種旁觀的視覺,呈現了一個長期固化的社會面對變革後的迷茫和不適。蘇聯解體後的這些年裡,俄羅斯究竟發生了什麼?
「過去,對於一些人來說是無數的血肉模糊,對於另一些人來說,是個偉大的時代。」
1991年蘇聯解體,這場突如其來的社會制度的變革扭轉了幾乎所有蘇維埃人的命運。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同時也是一個最好的時代。它在芸芸眾生身上留下不同的烙印與枷鎖,同時也呈現了不同靈魂中同樣的彷徨與孤獨。它是少數人的狂歡,卻也是多數人的陣痛。在渴望自由的聲音中間,同樣也有著這樣一群人,他們感受過蘇聯帶給他們的榮光,也經歷過蘇聯帶給他們的苦難,他們不願離開,他們絕對忠誠,他們放棄自我,他們習慣付出。「當祖國即將滅亡,我生命的全部意義遭到毀滅之時,我無法再活下去,年齡和過去的生活賦予了我放棄生命的權力。我已經鬥爭到底。」時任蘇聯元帥的謝爾蓋·費奧多羅維奇·阿赫羅梅耶夫在遺囑中這樣寫道。
國家強加給個體的所謂大國夢想迷惑了這些人,宗教狂熱般的夢醒之後是凄惶迷茫的現實。這個苦難而堅韌的民族,生活在海市蜃樓般的虛妄之中,像抖落灰塵般抖落掉一個舊世界,以為會迎來一個嶄新的理想世界。然而改革並沒有為人們帶來許諾的自由、平等和富足,稀釋財富的通貨膨脹、社會秩序的猛然崩塌、無法逾越的巨大貧富差距讓這些原本期盼自由與平等的人們感到了深深的背叛。窮人逛商店像參觀博物館一樣無奈,而昔日引以為傲的帝國被打上極權、欺騙和虛無的烙印,曾經賴以為生的信仰與夢想驟然破碎。不僅如此,人們在失去一切的同時也變成了劊子手。「我們所有的痛苦就在於,我們既是兇手,又是受害人——我們是同一種人。」
歷史無情翻頁,時代翻雲覆雨,還有什麼可以支撐普通的俄羅斯人?無論是那些滿懷激情,仍沉溺於宗教般狂熱的人們,還是那些妄圖擺脫歷史枷鎖,重新開始新生活的人們,都只是置身於莫之能御的時代洪流中的個體,只能被命運裹挾著載浮載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