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澳洲

【人在澳洲】雨趣

感受雨中漫步的浪漫情懷……

小時候特別喜歡雨天,覺得撐著一把花傘,穿著雨靴在雨中漫步是一件特別詩意的事情。最主要的還是喜歡穿雨靴,紅色中筒雨靴配上一條齊膝半身黑裙簡直都有了超模走丅台的范兒。當時對我跓足觀望的男生不少,我想也應該是我惹眼的紅雨靴惹的禍。現在想來我應該從小就是一個特時尚的女孩,當年在閉塞的農村還不知道什麼高筒中筒靴子的時候,我就已經能預感十幾二十年後的流行趨勢並走在潮流尖端了,實則不易。遺憾的是後來走岔了道,終與時尚界分道揚鑣,如若不信,我有照片為證……

記憶中的雨天總與雨中送傘分不開。孩提時候貪玩,對天氣沒什麼概念,總是風風火火地背起書包就往學校沖,沒幾個孩子會留意可能會下雨自己要帶雨傘。當時的父母整天面朝黃土背朝天,孩子也基本屬於放養狀態,所以就不會有人在你屁股後面喊「多穿點,要帶傘,上課認真聽」之類的話。於是,萬一大雨突襲,學校的走廊便挨挨擠擠著許多被雨滯留的同學。他們可不會面帶憂傷,相反,這樣的一場大雨反倒讓他們覺得十分欣喜:反正不著急回家,一大群同學在那裡打打鬧鬧不是更熱鬧有趣?頑皮的男同學索性扔了書包用手去接屋檐傾泄而下的雨水肆意地潑那些謹小慎微的女生,女生的咋呼喊叫讓他們覺得很有快感,於是乎,不好惹的女同學便也紛紛加入這潑水狂歡中……到最後,風停雨住,男生女生全身上下都滴滴答答了。

回家路上還有不少樂子,一個個小小水塘都是最佳的遊樂場,一腳揚起,那又是一場戰事,結果,剛才的一身濕再混一團泥,渾然就是一隻拱地的泥豬了。當然,敢如此放肆恣意地玩耍,必是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了:踏進家門先倒打一耙,說因為父母不送傘不得不冒雨回家,最終被淋成落湯雞,路上還不小心滑了一跤。如果再演得逼真一點就加一兩個噴嚏。這時的家長定會心生愧疚,連呼「阿儂,著涼了,趕緊換衣服去……」就這樣矇混過關之後,心裡一邊竊喜一邊盼著下一場雨趕緊到來……

長大後不再下雨天潑水玩了,因為男生女生都沒有了當初的童真,多的是少男少女的矜持。此時情竇初開的我們如遇下雨被困學校便會乖乖地站在學校走廊里仰望天空靜靜等待……如若此時,剛好有喜歡你的男生手上剛好有一把傘的話,浪漫情節便在這雨天里浪漫上演了。他一般不會直接邀請你跟他一起遮,因為這事在當時那是要上頭條的,他也不會直接就把傘借給你,因為害羞不敢開口。通常他會默不作聲的站在你邊上,假裝自己也是在等雨小點再走,就這樣站了一會兒,看見旁邊沒人注意你們了便適時對你說:我有傘,借給你!當然,話一出口他自己也一定臊紅了臉,便快速把傘往你手中一塞,自己便用書包擋頭跑進雨中去了……留下你握著傘愣愣地看著他的背影莫名感動……

看來下雨從來都不是一件只讓人煩憂的事……

回國的某日,在銀行辦事。正遇高峰時段,看看手中的號碼前面還有十個人在等待,便決定先回家,下午再來。正當我欲扔掉排號紙時一個銀行的工作人員走了過來。她笑容滿面的對我說:「我認識你!」我看了看她,這個人我並不認識,於是就對她說:「你一定是認錯人了,我不認識你呀……」誰知她又問我:「你不是就住這華僑城樓上嗎?」我有些詫異:「是的,你怎麼知道?」她說:「有一天晚上我們一家三口上街沒帶傘,突然下起雨來,我們被困在了通道里,是你遮傘送我和寶寶回家的,當時,都沒來得及對你說聲謝謝呢!」我很驚訝這個女人的好記性,況且當時黑燈瞎火的她居然能在這麼久以後還認得出我,我很是感動……於是乎後來到銀行辦事只要遇上她便簡單順利了許多……從沒想過,雨天中自己的一個小小善舉也能溫暖別人那麼久……

來到澳洲後,無論是艷陽高照還是淫雨霏霏,都鮮見有人撐傘了。每個地域的人,審美的標準不一樣,西方人更崇尚的是健康的美,他們會塗上防晒霜把自己放置在烈日下曬出古銅色的肌膚。澳洲的陽光紫外線很強,但是,他們往往只是一頂帽子,一副太陽鏡,便自在地行進於天地間了。

不要說晴天,即便是雨天,墨爾本的路上也極少會看到撐傘的人。我覺得他們不用雨傘,一則是因為墨爾本的風大,一般情況下,一年四季,下雨天都挾帶著呼嘯的冷風,如此狀況,撐傘非但遮不住雨,反倒會讓自己在雨中窘態百出。試想,原本優雅的一個人,為了要死命抓住被風撕扯的雨傘,那顧上不顧下的醜態會讓人多難堪?其次是墨村的天氣太任性。打個比方吧,墨爾本的天氣就是那疾馳的汽車上看到的窗外的景物,容不得你有半點的猶豫它就和你擦肩而過了,太陽的臉在前十幾二十分鐘燦爛無比,好到你只想高歌一曲,但你很快就會發現,你高興的有些早。歌還沒唱完,一陣大風就橫空出世,隨之而來的是樹的凌亂不堪,葉的慌不擇路,一場大雨說下就下,它可不管你高興不高興。深諳此天氣的墨村人民自然而然就沒有了帶傘的習慣。

在異國他鄉,我看過許多的風景,遇上了許多的人,記住了許多不經意間邂逅的感人瞬間,也包括那對漫步在雨中的老人。在那個不期而遇的清晨,天上下著雨,我於風雨中勉強地撐著一把花傘,一個勁地埋頭趕路。迎面走來一對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的白人老夫妻,他們慢悠悠地一邊散步,一路說笑,那鋪天蓋地的雨滴在他們眼裡彷彿根本就不存在,或許,他們就是把雨當成了沿路開放的花草一般,平淡無奇。從我身邊經過時,還不忘面帶微笑向我打招呼,當時我的表情有些尷尬。回過頭來目送他們遠去的背影——悠閑地步伐,滿頭的銀髮,從容不迫,任憑風雨飄搖依然有說有笑。或許,他們覺得,雨既然已經下了,也無處可躲,與其在風中凌亂,不如享受它的浪漫。那一刻,我覺得,這才是一個人該有的人生態度。

遙想古人書雨大多愁緒滿天,我覺得其間多少有「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況味,而今我寫雨卻樂趣無邊,因為我怕「借雨澆愁愁更愁」,當然,問題不在古雨還是今雨,在雨中人。文至最後,腦海中驀然浮現出了這樣的一幅畫面:風和雨在天地間纏綿悱惻,街頭巷尾次第撐起的一把把花傘有如一朵朵流動的花兒裝點著一個個清冷陰鬱的日子,傘下的你或眉頭緊鎖或怡然自得,或埋頭趕路或閑庭信步……而我透過雨簾確乎看到了一個丁香般的姑娘從那悠長的雨巷中緩緩走來,帶著無限的朝氣和滿身春的氣息…

This post was last modified on 2019年3月25日 13:14

Recent Posts

一對大熊貓抵達阿德萊德

兩隻可愛的大熊貓「星秋」和「宜蘭」經過15 個小時的飛行,從中國抵達了澳大利亞。 Read More

8 hours ago

澳洲推出了全新「國家創新簽證」

澳洲年底前將推出了全新的「國家創新簽證」(NIV),取代目前的「全球人才獨立計劃」(Global Talent Independent Program)。新計劃旨在吸引全球的各行業高技能人才,特別是在關鍵領域擁有卓越成就的專業人士。 Read More

8 hours ago

鐵路大罷工 悉尼跨年煙花表演或被取消

新州警察局局長凱倫·韋伯威脅說,如果由於鐵路罷工導致觀看煙花人群的安全無法保證,她將建議取消悉尼標誌性的新年前夜煙花表演。 Read More

3 days ago

聖誕假期汽油價格居高不下

在繁忙的聖誕期間,全澳的司機都面臨高油價的打擊。布里斯班、堪培拉和墨爾本將超過悉尼,成為加油成本最高的城市。 Read More

3 days ago

中國遊客無人機「窺探」澳洲軍艦 引發熱議

12月15日,一個網名為「Ares」的中國遊客在「小紅書」上發布了三段使用無人機近距離拍攝澳洲海軍軍艦的視頻。引發了網路熱議和澳洲參議員Malcolm Roberts的關注。 Read More

3 days ago

夏言聊天室:中共滲透無處不在

更新於 :2024-12-20 03:12 12月初,三名台灣總統府當值憲兵因向中共特務提供機密遭到抓捕,之後中共滲透台灣網紅的種種跡象也被媒體爆出,再次引起台灣輿論對中共滲透及《反滲透法》界限的討論。 從中共誕生以來,統戰與滲透一直是中共非常重要的戰略手段,從未放鬆過。上百年來,其滲透能力堪稱登峰造極,幾乎就是無所不在、無孔不入、無往不勝。中共當局不僅依靠統戰與滲透成功地將國民政府趕到了台灣,還將全中國百姓拿捏得服服貼貼。 西方政客的幻想曾造就了中國經濟的快速崛起,中共的統戰與滲透也隨著中國製造的廉價產品全方位地蔓延到了世界各國,並順利地在各級政府、學術領域,甚至地方社團中埋下種子,打下了長期盤踞的基礎。 而散布在世界各國的台灣社團從來就是一個重災區,在民主環境里成長的台灣人並沒有天生的免疫力,一些單純的台灣人往往在有意無意間被利用了、被滲透了,被統戰了,卻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墮落在紅色的枷鎖之中。 每當人們提到中共的統戰與滲透就會聯想到特務與間諜,其實統戰與滲透的範圍極其廣泛,廣泛到不能簡單地用「間諜」的概念來分析論述。 比如說,一些有點影響力的台灣人常常會公開提醒台灣商人,不要在中共不喜歡的媒體上刊登廣告,或避免發表支持台灣政府的言論,美其言曰出於「好意」或「保護僑胞」,其實他們已經在中共的戰壕里,替中共的統戰與滲透發揮影響力了。讓人產生恐懼或自覺宣揚「中國好故事」,都是紅色滲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很多海外華人,包括台灣人或東南亞的華裔難民,他們的政治立場往往會隨著中共影響力的變化而相應發生變化,有些人從反共走向親共,之後又宣稱反共,自由世界給了他們自由思想的空間,但他們是否真的能在立場的改變過程中擺脫中共勢力的束縛呢?那就只有天曉得了。因為中共統戰與滲透的力量就像癌細胞,具有頑固的持久性,有時活躍、有時潛水,當沾惹上後想洗心革面就沒那麼容易。 在澳中經濟處於蜜月的年代,澳洲只看到了滾滾而來的金錢,卻沒注意到中共的金錢是一把雙刃劍,它既減輕了澳洲的經濟危機,也削弱了澳洲的立國基礎,澳洲政府在中共的玩弄下幾乎成為了一堆木偶。譚寶政府最終反戈一擊推出了「反滲透法」,氣焰囂張的中共和統會也不得不偃旗息鼓。中共的紅色勢力就此消亡了嗎?當然不會!那張滲透的網路不是一天建成的,也不可能在一天內轟然瓦解,該鋪墊的早已穩妥,該下的種子也已紮下了根。 英國王子邊上埋著紅色地雷,中共軍人擠進紐西蘭國會,泛紅憲兵在守護台灣總統府,類似的情形比比皆是,澳洲也絕對不會例外,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區別只在於何時才被發現,西方民主社會的一大特點就是後知後覺。 中國人的群體很簡單,親共與反共都是擺在檯面上,多多少少都對澳洲主流產生影響力,其它的絕大多數社團都保持低調,明哲保身,見風使舵,意見統一。 與中國社區相比,台灣社區反而顯得比較複雜,那是因為各台灣社團在對台灣的定義上有著差異。 在歷史的演變過程中,海外缺乏具有影響力的台灣本土社團代表台灣人發聲,一直被認為是台灣人聲音的社團並非來自台灣,那是一些民國初期就開張的百年老店,「XX堂」,或「XX會」,以及逃離共產極權迫害的難民組成的「越緬寮」團體,他們都曾接受了中華民國文化教育,本質上捍衛的是中華民國。當中共和統會在全世界粉墨登場後,首當其衝就是對這些社團進行統戰與滲透,遺憾的是無一能夠倖免。… Read More

3 day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