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正在「耍心機」 澳大利亞該如何應對?

Varghese說,澳大利亞與中國關係的「蜜月期」已經結束。他在一次商業演講中表示,「未來前景看起來更加複雜,更加糟糕」。
澳洲新聞

中國對澳大利亞的煤炭進口限制和大麥進口的「反傾銷」調查,是正常的貿易規則,還是北京利用600億澳元的出口貿易在故意對澳洲施加經濟懲罰?

據悉尼晨鋒報報道,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大麥出口市場。 2017年,澳大利亞三分之二的產量——648萬噸、價值15億澳元,運往了中國。中國在啤酒中使用澳大利亞大麥,也是牲畜飼料中玉米的替代品。在美國副總統彭斯承諾與澳大利亞和巴布亞紐幾內亞合作擴大巴布亞紐幾內亞在馬努斯島上的海軍基地後,中國突然宣布了這一消息。

最可能的解釋是,北京對堪培拉在南太平洋布署戰略事業感到憤怒,對此進行經濟報復。堪培拉立即向北京提出了干涉澳大利亞國內政治和干涉區域自衛政策的抗議。

前外貿部長、現昆士蘭大學校長Peter Varghese稱:「兩國間關係進入冷凍期及解凍讓我們看清了北京的策略。」 雖然尚無法確定當前的情況,但Peter Varghese非常懷疑,他說,這不是偶然事件,是中國共產黨在耍花招。 「他們永遠不會明說,他們是在發出信號,還是只是常規的貿易制裁。」Varghese說。

「就個人而言,我認為他們是試圖向澳大利亞發出警告信號。這是他們戰略的一部分——他們讓你猜測,你做過的什麼事情讓他們不高興了。 這用的是文化大革命中同樣的迫害手段——自我批評。他們等著你自己說出來。一旦你想出什麼事可能讓他們不高興了,你會想自己怎麼去解決。」

貿易部長Simon Birmingham表示,中國的煤炭和大麥出口禁令是毫無依據的。「這裡有一定的策略因素。中國施加影響力和控制的整個模式是讓你先對他們讓步,以換取他們不會侵犯你或做出什麼苛刻的事情。」按照這一邏輯,北京只是單純改變進口政策還是對澳大利亞施加政治壓力並不重要,因為效果是一樣的。

北京經常利用貿易手段來懲罰那些令它不滿的國家。比如暫停向日本出口稀土,通過削減購買「K-pop」音樂來懲罰韓國,減少鮭魚的進口來懲罰挪威等等,現在對澳洲採用的是同樣的做法。

Varghese認為,北京用不確定性,不斷制裁的可能性,來訓練澳大利亞對它的恐懼,並在尋求取悅它的過程中學會預測北京的憤怒。「最終會讓各國主動問自己這個問題:’我下一步的做法會惹惱北京嗎?那麼我最好不要這樣做。」瓦格塞說。

接下來的問題是我們如何應對?澳大利亞對中國的收入依賴超過其他任何發達國家。根據澳大利亞官方統計數據,上個財政年度,對中國的出口收入佔澳大利亞總出口收入的30.6%,價值1230億澳元,是澳大利亞第二大出口市場日本的兩倍多。

Varghese對這個難題的思考方案,一個是國家方法。另一個是針對個別行業。

在國家層面,他說「如何更好地分散風險?如何減少對中國的依賴?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應該更重視印度。印度是澳大利亞的一個重要的市場,它增加了我們的復原力。」 Varghese去年撰寫了一篇重要報告,關於如何更好地利用快速增長的印度經濟。政府和反對黨都承諾採納其主要建議。

在行業層面,Varghese認為大學部門應該改善對中國風險的管理。澳大利亞大學不應將每年賺取的數十億澳元的中國學費都花掉,而應將一定百分比的利潤用於長期投資基金,作為形勢變化的抵禦能力基金。

展開評論
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