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從來到澳洲,
想必各位在廚藝大漲的同時,
也發現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超市裡奇奇怪怪的肉啊菜啊香料啊,
好多連認都不認識,怎麼買來做?
作為全世界最會吃的中國人,
我們絕不能滿足於每天的番茄炒蛋!
博學看看醬這就上線,
為你扒一扒超市常賣的
蔬菜、魚和香料,
都叫什麼、怎麼吃!
只要收好這條最強澳洲生活攻略,
保證各位撩妹撩漢技能瞬間滿格!
蔬菜篇
VEGETABLES
1
孢子甘藍 / Brussels sprout
這個孢子甘藍,長相跟捲心菜很像,就是個迷你版的,但味道有一丁點苦。
吃的時候可以切開來,用醬料炒著吃。比如用培根炒、蚝油炒或者刷點橄欖油烤著吃,也可以涼拌吃。
2
球莖茴香 / Fennel
這個長得像桌上盆栽一樣的貨,其實是茴香的一種,也叫義大利茴香。相比於我們中國人吃的茴香,這種茴香的味道更加清淡。
我們主要是吃球狀部分,先切成兩半,把苦心去掉,然後切成絲或段。它可以做湯,也可以和牛肉等炒在一起,口感脆爽,還可以涼拌。
3
榲柏 / Quince
超市裡賣的榲柏就像大一號的檸檬,造型還有點像梨。
這個東西,生的是咬不動的,而且酸澀。最好的做法是把它削皮切塊,煮熟後拌在沙拉里吃;或者放到烤箱里,烤軟了再吃;再或者,你可以燉肉的時候加進去,作用和土豆塊差不多。
4
洋姜 / Jerusalem artichoke
洋姜的外形和生薑很相似,但他們的區別在於,生薑只是做飯的輔料,用來調味去腥,而洋姜的做法就多了。
洋姜主要有四大用法:可以和魚一起煲湯,可以和肉片一起炒菜,可以腌製成醬菜下飯,煮成暖暖的洋姜粥。
5
歐防風 / Parsnips
歐防風又被稱為歐洲蘿蔔,是營養豐富的蔬菜,碳水化合物含量高,最重要的一點是,它的鉀含量充足。
吃歐防風的方法很簡單,去皮之後,可以切絲、切條、生吃;也可以用烤箱烤著吃,口感甜。另外,由於歐防風的澱粉含量很高,煮湯時候丟進去可以讓湯濃稠,口感更好。
6
蕪菁 / Turnip
蕪菁又被稱作蔓菁、諸葛菜、大頭菜、圓菜頭、盤菜等,看著這顏色,就感到一種莫名的健康。。。
蕪菁生吃時,口感像蘿蔔,但是煮熟後,口感像土豆。生吃不僅能維持它清脆鮮甜的口感,還能避免維生素C等營養在烹調過程中流失;熟食的話可以用它取代土豆去燒牛肉。
7
根芹菜 / Celeriac
普通芹菜葉子是實心的,葉柄部分肥嫩可食用。而根芹菜葉柄是空心的,根部肥大就像甜菜根或者蘿蔔。
根芹菜的根才是最好吃的部位,可以涼拌、榨汁或者烹飪,也可以將根芹菜熬湯,用它熬出來的湯濃厚,口感佳。
8
甜菜 / Beetroot
這種甜菜在澳洲的人氣很高,它的根和葉都是紫紅色,富含甜菜紅素、維生素、鐵、磷、鉀等,營養極為豐富,還是補血的食材。
在澳洲,很多三明治和漢堡里,都夾著切成片的甜菜。還有很多人喜歡把它打成汁,作為飲料。在烹飪過程中,它會被會煮出紅色的汁水。
9
洋薊 / Artichokes
洋薊是種季節性很強的蔬菜,外形看上去像花苞一樣,吃起來口感介於蘑菇和鮮筍。它同樣營養豐富,能抗氧化、降三高,屬於外國菜中的菜皇。
一般來說,我們是吃花的頭部,可以生吃,也可以烹飪。去除一些比較硬的葉子外皮,最頂部分肉質鮮嫩,適合拌著沙拉醬生吃。也可以切開焗烤,把肉質剝下後,水煮或者清炒也行。
10
莙薘菜 / Swiss Chard
莙薘菜又叫牛皮菜,在超市中很常見。聽名字有一種又老又硬的感覺,但實際上炒熟後,有著菠菜的口感。
莙薘菜的莖有紅色的,也有綠色的,經常用來做沙拉。把它炒著吃也可以,做法就和青菜一樣,去根、洗凈、下鍋炒。
魚肉篇
SEAFOOD
1
東星斑 / Coral Trout
東星斑可能是澳洲最受歡迎的一種魚類了,它沒有很多刺,肉是我們平常說的蒜瓣肉,所以很容易吃。
這種魚最好的做法就是清蒸,其他的都不足以體現出它的鮮美滋味!只要簡單地蒸過之後,配上少許醬汁和調料,就讓人垂涎欲滴。
2
比目魚 / Flounder
這個應該很多人都知道,比目魚,又叫多寶魚。其實咱們國內也有,但當然澳洲這邊更便宜!
我們吃多寶魚一般都清蒸,肉很細嫩。但由於澳洲的多寶魚皮質太厚,通常本地人會選擇去掉皮,只留魚片,在平底鍋里煎一下吃。
3
鱈魚 / Whiting
鱈魚大家應該比較熟悉啦,它的肉質就跟名字一樣白白嫩嫩。這種魚個子小小的,但卻很受歡迎。
鱈魚同樣適合做Fish & Chips,切下魚肉,裹點炸粉,放在油鍋里滾一滾就好了。或者直接放在平底鍋里熱油煎炸,也是簡單美味的選擇!
4
盲曹 / Barramundi
這個撅著嘴的傲嬌貨就是盲曹,又叫澳洲鱸魚,也相當受歡迎。它生活在鹹水和淡水之間,只有背部的大刺,沒有太多細小的刺,所以吃起來也很方便!
這種魚的做法可以多種多樣,可以清蒸,可以紅燒,還可以烤,或是把魚肉片下來在鍋里煎,基本上什麼方式都別有風味。
5
紅魚 / Red Fish
「眼睛瞪得像銅鈴,射出閃電般的機靈~」這裡唱的可不是黑貓警長,而是下面這條有特色的艷麗的「紅魚」。
生活在深水裡的它,油份相對重,但肉質很嫩,常用作Fish & Chips。裹粉後油炸能很好地保持它嫩滑的口感,或者用香草調料腌制後烤著吃,最後淋上檸檬汁,就是非常地道的Local吃法!
6
鯛魚 / Snapper
這種顏色惹人愛的鯛魚生活在海里,所以味道要強烈一些,如果你不能接受海魚腥味的話,就不要買它來吃了。
買到新鮮的魚後,可以清蒸,不過其實紅燒或燒烤會更好吃。如果燒烤的話,千萬不要烤太久,不然容易干。建議把肉片下來在烤架上稍稍烤一會兒,會比把整條魚放進烤箱好吃。
7
鯒魚 / Flathead
鯒魚最好認了,你見一次肯定就記得,頭是扁平的,長得很奇特。可能是因為頭兩側的鬍鬚,它還有個形象的別稱叫「村長魚」。
鯒魚沒有Snapper那種很強的海魚味,土腥味稍重一點,所以不推薦清蒸。它也不太適合烤,因為肉會比較干,口感不好。拿來紅燒是最好吃的,魚身兩邊的肉都沒有小刺,吃起來也很方便。
8
彩虹魚 / Rainbow Trout
這種魚長得特別漂亮,魚身閃著亮黃和紅色的光,跟彩虹似的。彩虹魚和三文魚是一個家族的,魚鱗細軟,魚肉是粉紅色的。買起來也很划算,因為市場上賣的都已經清理乾淨啦。
但是要注意一點,市場上賣的是凈重,但卻沒刮鱗,買回來要自己刮一下。有些Local喜歡煎著吃,但其實彩虹魚更推薦清蒸的方式,這樣做出來魚肉最細膩,口味也不重。
9
剝皮魚 / Ocean Jacket
既然叫剝皮魚,顧名思義,它的皮很容易剝去。一般來說,我們在市場上看到的剝皮魚都是這樣被切掉頭部的。它有個最最重要的優點:沒有小刺!
剝皮魚加上豆豉清蒸,或者煮湯都是超棒的選擇!煮湯很容易熬出奶白色,好看又好喝!
10
白鯿魚 / Silver Bream
這個渾身閃銀光的白鯿魚其實也是鯛魚的一種,它的體型比較小巧,肉質也很棒,唯一的缺點就是骨頭有點多。
烹飪白鯿魚,清蒸或者燒烤都是非常美味的!
香料篇
SPICE
1
細香蔥 / Chives
這種蔥在澳洲超市很常見,它和中國的蔥有所不同,非常細,味道也柔和,所以最好避免過度加溫。澳洲人喜歡把細香蔥撒在煎蛋上,夾在三明治醬汁里,或點綴在西式濃湯上。
2
蒔蘿 / Dill
蒔蘿也被稱為小茴香,聞起來也有點像香芹,味道辛香甘甜,經常被用在俄羅斯、中東和印度菜系裡。它很適合燉湯,也被用在沙拉里,尤其適合搭配魚蝦貝等海鮮。
3
羅勒 / Basil
羅勒的品種很多,在中式、西式、泰式菜系裡都很常見。它的香氣濃烈而獨特,如果你喜歡吃越南米粉,那一定很熟悉它的風味。此外,在三杯雞、義大利面等菜肴中,也少不了它的身影。
4
迷迭香 / Rosemary
迷迭香在西餐里出鏡率很高,香味濃郁,甜中帶苦,所以在烹飪中用量不要太大。它的味道和肉類是絕配,煎牛排、配羊排、烤雞肉,都可以加點迷迭香。
5
歐芹 / Parsley
歐芹比中國芹菜的味道稍重一點,可以拿來裝飾擺盤,也適合用於調味。西餐中經常能見到它,不管是烤雞、意麵、沙拉、魚肉、濃湯,只要加上歐芹,味道都能變得更清香。
6
薄荷 / Mint
說到薄荷,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味道清新,是飲料、甜品、水果、蛋糕的最好伴侶,還可以用來擺盤做裝飾。如果用它來燉湯烹飪,能夠有效地去除魚肉羊肉的腥味。
7
鼠尾草 / Sage
鼠尾草帶著點樟腦的味道,氣味濃烈,適合搭配奶製品和油膩食物,用來製作乳酪、腌制肉類,能夠去腥解膩。它還可以加在香腸里,有很好的殺菌效果。但每次不要用太多,以免掩蓋食物本身的味道。
8
龍蒿 / Tarragon
龍蒿的味道有點像茴香,半甜半苦。可以加在腌菜、醬料里提味,或者拿來燉肉燉魚,還能用新鮮的葉子來做沙拉。除了調味,它也有清新口氣、促進消化的作用。
9
檸檬草 / Lemongrass
檸檬草顧名思義,它有檸檬一樣的香氣,是泰式菜系的最愛。在我們喜歡的泰餐里,不管是燉肉、做湯、還是咖喱,都少不了加上點檸檬草。
10
牛至 / Oregano
牛至也叫做小葉薄荷,味道清淡,有著獨特的清香。它算是義大利菜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被頻繁地使用在湯和醬汁里,還經常拿來做沙拉和披薩。牛至是番茄最好的搭檔,其中的風味,你試試就知道。
This post was last modified on 2019年2月28日 15:28
新州警察局局長凱倫·韋伯威脅說,如果由於鐵路罷工導致觀看煙花人群的安全無法保證,她將建議取消悉尼標誌性的新年前夜煙花表演。 Read More
12月15日,一個網名為「Ares」的中國遊客在「小紅書」上發布了三段使用無人機近距離拍攝澳洲海軍軍艦的視頻。引發了網路熱議和澳洲參議員Malcolm Roberts的關注。 Read More
更新於 :2024-12-20 03:12 12月初,三名台灣總統府當值憲兵因向中共特務提供機密遭到抓捕,之後中共滲透台灣網紅的種種跡象也被媒體爆出,再次引起台灣輿論對中共滲透及《反滲透法》界限的討論。 從中共誕生以來,統戰與滲透一直是中共非常重要的戰略手段,從未放鬆過。上百年來,其滲透能力堪稱登峰造極,幾乎就是無所不在、無孔不入、無往不勝。中共當局不僅依靠統戰與滲透成功地將國民政府趕到了台灣,還將全中國百姓拿捏得服服貼貼。 西方政客的幻想曾造就了中國經濟的快速崛起,中共的統戰與滲透也隨著中國製造的廉價產品全方位地蔓延到了世界各國,並順利地在各級政府、學術領域,甚至地方社團中埋下種子,打下了長期盤踞的基礎。 而散布在世界各國的台灣社團從來就是一個重災區,在民主環境里成長的台灣人並沒有天生的免疫力,一些單純的台灣人往往在有意無意間被利用了、被滲透了,被統戰了,卻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墮落在紅色的枷鎖之中。 每當人們提到中共的統戰與滲透就會聯想到特務與間諜,其實統戰與滲透的範圍極其廣泛,廣泛到不能簡單地用「間諜」的概念來分析論述。 比如說,一些有點影響力的台灣人常常會公開提醒台灣商人,不要在中共不喜歡的媒體上刊登廣告,或避免發表支持台灣政府的言論,美其言曰出於「好意」或「保護僑胞」,其實他們已經在中共的戰壕里,替中共的統戰與滲透發揮影響力了。讓人產生恐懼或自覺宣揚「中國好故事」,都是紅色滲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很多海外華人,包括台灣人或東南亞的華裔難民,他們的政治立場往往會隨著中共影響力的變化而相應發生變化,有些人從反共走向親共,之後又宣稱反共,自由世界給了他們自由思想的空間,但他們是否真的能在立場的改變過程中擺脫中共勢力的束縛呢?那就只有天曉得了。因為中共統戰與滲透的力量就像癌細胞,具有頑固的持久性,有時活躍、有時潛水,當沾惹上後想洗心革面就沒那麼容易。 在澳中經濟處於蜜月的年代,澳洲只看到了滾滾而來的金錢,卻沒注意到中共的金錢是一把雙刃劍,它既減輕了澳洲的經濟危機,也削弱了澳洲的立國基礎,澳洲政府在中共的玩弄下幾乎成為了一堆木偶。譚寶政府最終反戈一擊推出了「反滲透法」,氣焰囂張的中共和統會也不得不偃旗息鼓。中共的紅色勢力就此消亡了嗎?當然不會!那張滲透的網路不是一天建成的,也不可能在一天內轟然瓦解,該鋪墊的早已穩妥,該下的種子也已紮下了根。 英國王子邊上埋著紅色地雷,中共軍人擠進紐西蘭國會,泛紅憲兵在守護台灣總統府,類似的情形比比皆是,澳洲也絕對不會例外,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區別只在於何時才被發現,西方民主社會的一大特點就是後知後覺。 中國人的群體很簡單,親共與反共都是擺在檯面上,多多少少都對澳洲主流產生影響力,其它的絕大多數社團都保持低調,明哲保身,見風使舵,意見統一。 與中國社區相比,台灣社區反而顯得比較複雜,那是因為各台灣社團在對台灣的定義上有著差異。 在歷史的演變過程中,海外缺乏具有影響力的台灣本土社團代表台灣人發聲,一直被認為是台灣人聲音的社團並非來自台灣,那是一些民國初期就開張的百年老店,「XX堂」,或「XX會」,以及逃離共產極權迫害的難民組成的「越緬寮」團體,他們都曾接受了中華民國文化教育,本質上捍衛的是中華民國。當中共和統會在全世界粉墨登場後,首當其衝就是對這些社團進行統戰與滲透,遺憾的是無一能夠倖免。… Read More
新的482「需求技能簽證」(Skills in Demand, SID) 相關的法規於2024年12月7日生效,由於細節不多,僱主和簽證申請人必須留意簽證的新要求。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將不會有新的子類別。需求技能簽證將與臨時技能短缺簽證使用相同的子類別號碼「482」,但這絕不是簡單的重新標籤。 任何在12月7號之前提交的482簽證申請不受這些變更的影響。 需求技能簽證有三個流派:專業技能流、核心技能流和勞工協議流。前兩個流派取代了中期和短期流派,這意味著該簽證更注重高低收入之間的區別,而不是長期和短期的職業短缺。勞工協議流將有效保留現有標準。至於針對低薪但關鍵職業的基本技能通道的命運,則無法預測。計划進入該流派的職業可能會通過勞工協議獲得。 主要法規不僅修訂了482子類簽證,還包括相關的提名、贊助義務和僱主提名的永久簽證。只有關鍵方面被突出強調。 該法規的大部分內容涉及修訂現有法規,將子類的名稱從「臨時技能短缺」改為「需求技能」,例如,與簽證取消、退款和某些家庭成員豁免的規定。然而,這項新簽證還有許多重要方面。 收入門檻 取代臨時技能移民收入門檻 (TSMIT) 的將是1994年移民法規中設定的兩個收入門檻: 1.…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