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中,我們介紹了VCE的歷史,其中提到,VCE制度不僅在全維州的學校內通行,也在部分的中國學校開展。很多初來澳洲的華人朋友,雖然直接或間接得到一些關於澳洲中學的印象,但具體和中國的中學有什麼樣的分別,卻又難以具體說出一二。學校作為教育的主要載體,其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本篇文章,就請讓我們初步介紹一下澳洲學校與中國學校的區別。
教學管理制度
很多家長喜歡問孩子「班裡」的情況。因為在兩岸三地的教育體制中,「班集體」都是一個基礎而關鍵的單位。華人家長眼中和記憶里的「班」,不僅是學校教學的基本單位,也是同學們團結奮戰、鞏固友誼的基本集體。然而這些「班裡情況」的問題,往往又讓作為澳洲學生的孩子們無法回答。因為澳洲的「班」,和兩岸三地傳統體制中的「班」基本上不是一個概念。以「班」的概念切入辨析,則能基本辨窺中澳中學教學管理制度的不同。
與傳統概念的「班」相近的,是澳洲中學裡一個叫「Form」的單位。然而學生每天在「Form」的時間,基本只有到校後的短短的15分鐘。其意義,也只是每年的集體照,每日的點名與學校通知的發放。每個Form配備的老師,通常也只行使點名者的職責。 點名結束之後,同學們則奔赴各自的課堂上課。「班主任」 的督導職責,則通常由年級主任統一行使。所以若家長接到學校的約談,其對象往往也是年級主任「Head of Year」。
與兩岸三地學生固定在一個教室而教師往來不同的教室上課的方法不同,在澳洲的中學,則是教師固定在一個教室授課而學生往來不同的教室聽課,同兩岸三地的大學頗相似。具體的課程,在低年級通常是由學校規定,然而在高年級以及VCE階段,則是由學生自選。縱使在低年級課目完全一樣的情況下,出於讓同學們認識更多本年級的同學的目的,同一個Form同學的課表也會完全不同,到了高年級時則一個年級幾乎不會有兩份完全相同的課表。因此,澳洲中學生幾乎整天就遊走於不同的教室內,與不同的班級一起上不同的課程。授課的任務,也自然由許許多多不同的班來完成了。
由於每天只有一個點名的空檔且Form每年都會打亂重組,同一個Form的同學自然無法培養「同班同學」的情誼。聯結友誼的任務,則落在了另一個編製——社堂(House)上。每位澳洲中學生在一進學校時就會被分配到一個社堂內,並將一直屬於這個社堂直到離校。每個學校通常有四至八個社堂。除了每周會有很長時間的社堂聚會和社堂活動,學校的集體競賽與大型活動,比如運動會與文藝匯演,也會以社堂作為參與單位。同時,很多學校也會在學生的校服,如女生的頭花和男生的領帶上,對學生所屬的社堂做出標識。每個社堂也往往會形成自己的文化與傳統。這樣,同一個社堂的同學從一進學校就互相認識,每周共同舉辦活動並且在學校大型活動上共同拼搏努力,對社堂的傳統也形成了相應的文化向心力,也使得社堂成為了傳承同儕情誼的紐帶。
教育方針理念
贏得普法戰爭的勝利之後,「鐵血宰相」俾斯麥說,「德意志的勝利早就決定在小學的講台上了」。除了形而下的學校管理制度以外,中澳中學異同更大程度體現在了形而上的教育方針理念上。
隨著高等教育的發展以及隨之而來的大學擴招,在兩岸三地,高中文憑已早不是大部分人體制教育的終點,因而中學的角色,很大程度是為了進入大學做相應的知識儲備和習慣準備。一言以蔽之,兩岸三地的在中學時期的教育方針,是以升學做為基本導向。尤其是在高等教育入學門檻居高不下的地區和時期,中學教育往往更蛻變為殘酷的應試教育。而教育的主要內容也是知識技能的鞏固與培養。高課業量與學業負擔,也往往造成對素質教育內容與課外生活的擠壓。同時,在基礎教育與中等教育的層級上,兩岸三地長期奉行通識教育的原則。以中國大陸的高考為例,學生直到高一都必須修讀所有課程,而之後的文理分科依然是打包課程,學生選擇的自由度較低。
由於國情的不同,澳洲的社會情況相對而言則比較寬鬆。因此,對於很多澳洲人,高中往往是其體制教育的最後一站。但也有不少澳洲人選擇進入高等教育體系深造。因此,澳洲在中學時期的教育方針,在導向上是就業與升學並重,甚至由於社會情況,在就業上的傾斜還要更多些。澳洲的中學生因而在發展方向上有很高的自由度。決定學生未來的發展的關鍵因素,更多是學生自身的志向。但同時,自由的選擇也使得學生的自律性面臨挑戰。另一方面,與自由選擇的教學方針相同的是,澳洲中學的老師,扮演的角色與傳統意識中「傳道授業解惑」的形象不同。由於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知識的教授對於澳洲中學教師而言不是主要職責。培養學生的價值觀,使其能夠順利融入社會,才是澳洲中學教師的首要任務。師生之間,更多是一種朋友之間的引導關係。從這個角度來說,澳洲老師在上課時把講知識點的時間拿來同學生交談,看起來就沒那麼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