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伊始,第一教育希望通過開設本 「VCE全系列介紹」 ,讓更多有需要的華人朋友,無論是考生們還是家長朋友們,都能夠對VCE考試有更確切的了解。這是第一教育VCE全系列介紹的第一篇文章。曾子曰 「慎終追遠」 ,要最透徹地了解VCE考試,請讓我們先了解VCE的歷史。
VCE的前身——HSC
與上年紀的澳洲本地人交談,就會發現他們往往對「VCE」這個詞比較陌生,反而經常用到「Matric」這個口語詞來指代。這「Matric」便是「Matriculation」的口語縮略詞,如果查字典,其書面意思是「大學入學考試」,然而,這個入學考試和今天的統考大有不同。七十年代以前,大學招考並不是有一個統一的考試,而是各個大學會自己設定本校的入學考試,供應往屆的高中畢業生報考。當時的Royal Exhibition Building除了是墨大的期末考考場,更是一年一度的墨大入學考考場,而且入學考的陣勢往往還更加火爆。
然而,這樣的入學考試卻存在著不少弊端。每名高中畢業生在年終往往需要來回奔波於各大學入學考考場,而各大學入學考出題標準往往參差不齊,更是讓考生疲於應付。最後,作為惠特拉姆改革的一部分,維州所有大學的入學考試被整合為了一個統一的高中畢業學業考(但留下了醫科等學科的入學考,開今日UMAT之濫觴)——HSC(Higher School Certificate)。
代替HSC,青出於藍
HSC作為維州招生錄取的統考,其歷史進步意義不容小覷。但從另一方面來說,雖然HSC一舉解決了大學入學考零散不一的問題,但其本身也有不少值得商榷之處。首先,HSC開設的科目較少且形式較為僵化,繼續施行大學入學考的精英選拔制度,難以解決素質教育與公平教育的需求。其次,HSC基本上延續了大學入學考 「一考定終身」 的絕決模式,積累了對日常成績表現的忽視,逐步顯現出應試教育的弊端來。然而,這兩個問題絕不是小修小補就可以解決的,而是需要一個經過完全改革的制度來達到目的。於是1987年,時凱恩領導的維州工黨政府正式提出了HSC的替代計劃——VCE(Victoria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作為與HSC並行的高中學業考系統開始試點實施。
VCE系統大大擴充了可選擇的科目數量,同時安排了各個科目的平時成績與大考成績之配比,因而廣受維州廣大高中與高中生的歡迎。終於在1992年,HSC正式成為歷史,VCE成為了維州唯一的官方高中學業考試。
注重素育,與時俱進
細心的同學可能會發現,早期,例如2001、2002年的Specialist Maths原卷上,會在科目「Specialist Mathematics」的下方用括弧補充上「Pilot Study」的字樣,表明這是一門實驗性開設的學科,而到2005年左右,則再也沒有了「實驗性」的字樣。其實,VCE本身在最開始之於HSC也是「Pilot Program」,雖然制度上有了根本性的創新,然而具體操作上還是要摸著石頭過河。尤其是像Specialist Maths這樣的科目,也是通過不斷地試驗後才加入到VCE正式的課程清單里的。
同時,VCE的側重點不僅僅在於為大學準備的升學基礎性學科,其在素質教育與興趣培養上的建樹也是有目共睹。至今為止,VCE總共開設的科目已經達到136門。在與時俱進的過程中,VCE的一個里程碑式的創舉是課程的拆分。從難度上的拆分,包括從原來的中文擴展到第一語言、第二語言、第二語言高級和最新增加的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確保了考生可以忠實於自己的興趣選擇科目,而非應試性的功利。同時,將IT拆分為Computing和Informatics,也更有助於考生提前選擇自己的興趣和方向,助其能夠在大學中更順利地發展。
走向國際,成為主流
隨著不斷地改進與提升,VCE的體系逐漸變得越來越完善,其名聲也遂有鵲起之勢。外加,墨爾本大學、莫納什大學等維州大學的國際聲望也與日俱增,VCE的「品牌」因而也受到了追捧。近年來,VCE成績也開始被越來越多澳洲以外的院校所接受。現如今,憑藉VCE成績,可申請入讀加拿大、英國、紐西蘭甚至美國的某些學校。另一方面,中國的很多國際學校都開始開設VCE課程,使其學生能夠在高中畢業之後直接參加VCE考試並申請澳洲大學。其中,僅中文第一語言這一門科目,就有逾2000名考生是在中國考試的中國註冊考生。
2017年設立的VCE北半球考試是VCE走向國際化的重要一步。為方便中國、韓國等地夏季畢業的考生,VCE特地在每年7月於北半球地區舉行正式考試,試卷由維州考試院出擬,形制同12月份維州VCE的正式考完全相同。此舉能夠讓北半球數千名考生更加及時享受VCE的課程紅利,同時也為VCE的全球化奠定了關鍵的基礎。隨著VCE制度的成熟與完善,相信VCE會被全球越來越多的學子和大學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