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台車都有空調系統,以滿足在炎熱或寒冷環境下使用汽車的舒適性,但不是每個人都了解空調的正確用法以及注意事項。空調在日常中的使用呢可大有學問。
內循環和外循環
空調系統分為內循環和外循環兩種工作模式。外循環將車外的空氣加熱或冷卻後送入車內,即車內和車外進行氣體交換,內循環的作用是及時有效地阻止外部的灰塵和有害氣體進入車內,比如行駛中通過煙霧、揚塵、異味區域或車輛密集緊湊行駛時,阻擋前車排出的有害尾氣,同時,內循環還可以起到保溫的作用。
雖然車的品牌各式各樣,但內外循環的標誌基本相同。內循環的標誌是箭頭在汽車內流通的圖形,外循環的標誌是箭頭進入車內的圖形。
何時內、何時外?
車輛在高速行駛最好內外循環切換使用。雖然很多人在高速行駛開空調的情況下喜歡使用內循環模式,但是隔一段時間應打開外循環模式補充新鮮空氣。開車時經常遇到犯困打盹等情況,有很大原因就是因為長時間內循環模式造成車內空氣含氧量減少造成的。
駕駛汽車在市區行駛時一般可以使用外循環模式,而在堵車時應該切換成內循環模式,因為在堵車時如果開啟外循環,車外的大量尾氣很容易被吸入到車廂,會影響人的健康。
人長時間待在車內是不利健康的,更不應當長時間開啟空調,不管內外循環對人體都有極大的傷害。常常能看到司機將自己關在開著空調的車內睡覺,不幸身亡的新聞。因此也要特別注意。
利用空調系統除霧
下雨天車窗起霧可以通過合理使用空調系統除霧。將車停好後,啟動空調,將空調溫度調節按鈕轉到熱風方向,然後按下除霧擋,用熱空調製造的熱風將車內風擋霧氣烘乾。除霧時,可將空調轉換為外循環,讓外面新鮮空氣進入駕駛室,將壓縮機和風速調到25℃或者更高可以加快除霧速度。使用熱風除霧,初期效果一般,剛打開的時候,玻璃內側的霧氣可能變得更大,因為內外溫差更大了,但開幾分鐘後即可將車內的水氣全烘乾,不會反覆起霧,而且車內溫度更宜人。
除了前風擋,側面的車窗也會起霧,前排側窗上的霧會影響駕駛員觀察後視鏡。現今的汽車都有一個單獨吹前排側窗的小出風口,如果讓側窗除霧效果明顯,最好關閉兩個中央出風口,讓兩側出風口獲得更大風量吹散霧氣。
使用車內空調系統的注意事項:
長時間怠速時開空調乘涼
發動機長時間處於怠速運轉狀態,汽油燃燒不完全,車內會產生高濃度的一氧化碳,使乘客中毒。
把空調溫度開得很低
長時間吹太冷的空調,容易得肩周炎、關節炎、感冒等疾病。如果對著臉吹的時間長了,還有可能吹成面癱。車內溫度以25攝氏度左右為宜,如果車上有老人和小孩,最好不要超過27攝氏度。此外,還要兼顧車外的問題,一般車內外溫差不超過5~6攝氏度。
內循環一開到底
很多車主考慮到用外循環會讓車內冷空氣跑光,哪怕跑長途也會緊閉門窗內循環一開到底。其實,長時間使用內循環,易致乘客頭暈缺氧。開空調剛時,最好先用外循環,溫度降低後,再切至內循環,每隔一段時間切換一下內、外循環。
空調性能不良時才清洗空調
空調濾清器容易滋長細菌,使空調產生霉味,因此最好經常更換,每年的春季過後更換一次。另外,冷凝器也要定時清洗,而且要將水箱拆下來,清洗才能徹底。
汽車發動後立即開空調
很多車主一發動汽車就立刻啟動空調降溫,這樣會增加發動機負荷,長此以往會損害發動機。應先把車門車窗打開,啟動外循環,釋放車內積聚的熱氣。
來源:天馬
圖片: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