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澳洲生活

【人在澳洲】草

新家的後院長滿了草,密密匝匝,蔥蔥蘢蘢,肆無忌憚。

來看房子的人都說:這麼多雜草,想要清除乾淨,恐怕要費些時日與精力呢。

面對著這蓬勃的生命,我們在心裡籌劃著該如何從它們強勁有力的指端搶回那本該屬於花與樹的一畝三分地。

最終我們放棄了用工具的想法。除草機是很犀利,但它只是把草的身體粉碎卻無法動搖它的根基,一陣風雨過去,它勢必又將探出腦袋繼續橫行霸道。

我們與草進行了一番公平的較量——雙方不用任何武器的徒手對抗。此時的雜草一改往日風吹婆婆的柔曼,在陽光下的它們毅然堅挺,那枝條瞬間充滿了力量,隨時準備著抵禦我們伸向它們的柔嫩雙手。

不得不戴上手套才敢與之握手,不知道這算不算作弊,如果草兒會言語,說不定此時它們都在集體抗議了。所幸,它們的語言我們聽不懂,那我們就可以厚顏無恥的當作不知道了。

草兒的團結與抵抗精神是在我們用上吃奶的力氣想要去撼動它的時候深切感受到的。在地面上看著是獨立的一株野草它們扎在土地下的根系卻是交疊相連的。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拔了一簇下來,卻因用力過猛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如果野草有知,相信它們此時一定都在集體嘲笑我的囧態。

草終是敵不過人的。當看著被拔除的一棵棵一簇簇草被散落在路旁的時候,心裡方才湧起的成就感瞬間消失了。這也是生命,而且是無辜的生命,它們在陽光雨露的感召下來到了這個美麗的世界,原意是來裝點我們的生活的,乃不知卻成了人類急急想要剷除的對象。

在墨村,最神奇強壯的是草的家族,最示弱的也是這個家族,人無論怎樣努力也高不過這些草,也鬥不過這些草,人與草最後就會草草講和,相安無事。

草族不是霸道,不是欺負人,它們有時就想高人一頭。在你不知道的時候,它們已經登房越脊跑到屋檐上屋脊上,有一點土就能棲身,一點也不感到委屈。最驚險的是在破的瓦和磚縫裡,它們像懷揣著使命似的,給破敗的地方以風景和安慰。有時我想,這些草是有想法的,她們並不低於那些翅膀和羽毛,它們雖然出身卑微,也許家族裡的很多兄弟姐妹無法離開溝壑崖角,一輩子死守著那一畝八分田地。但是,只要有機會,還是會有不安分的靈魂,隨著飛禽,隨著走獸和風,盡量走到高處。

我想,那些在高處的草,興許有人不安分的靈魂附著,有談宇宙起源的書里說,人死之後,他的血肉化作分子,沾在很多有機物和無機物身上,沾在幾百萬個人的身上,重新成為生命體,我想,那站在高處的草也說不定就沾了不安分的人的血肉。那這草就有了使命,換言之,這草有了人的體溫,也有了人的脾性。

我明白了,草走得再高,也離不開土,就如一類的人,走再遠,也會掛著家。草是鄉間最普通的居民,沒有草,就沒有別的一切,如果一個地方寸草不生,那這個地方就是死寂的荒蕪,說草是鄉村的底座和原住民一點也不過分,這是上蒼送給世間的最好的禮物。

小時候,在農村的日子裡,我太喜歡與草膩在一起,躺在綠草上睡覺或者在乾草堆里掏一個洞,窩在裡面讀書,鼻翼里的香是墨綠的,而書頁上的字香則顯得渾厚了,有點濃黑。

草很香,不是那種濃烈,和土地的樸素和低調相近。從泥土裡走出的,難免帶有泥土的基因,草們很少喧嘩,這也近於樸訥的農人,都是從土裡走出的,一個叫草,一個叫草民,一樣的姓氏,一樣的都有泥土的質地,草們不鮮艷,它的種子也是如此,多是泥土的色調。

人與草常常作對,對它們痛下殺手,但最終,還是草慈悲,怕人的靈魂孤單,把新綠和生意在墳地里長出卑小和祈願,給荒野以寬慰。

我靜默地望著那一堆被我們連根拔起的草兒,心中頓生無限的敬意與敬畏。

 

作者:郭娟妃

推薦閱讀: 人在澳洲

This post was last modified on 2018年10月4日 15:19

Recent Posts

有望防悉尼隧道工受害 一項計劃被忽視五年

一家大型建築公司曾向安全監管機構提交一份詳細計劃,以消除致命的二氧化硅粉塵對隧道工人的威脅。該公司警告稱,該計劃將耗資巨大,並會導致項目延期。近五年後,儘管新州州長明斯(Chris Minns)宣稱,數十億元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工程中隧道挖掘工人的健康和安全很重要,但此計劃仍被閑置。 數以千計的工人在悉尼砂岩中心地帶挖掘隧道時,曾多次接觸到高濃度的致命二氧化硅粉塵。自 2021 年底該項目開工以來,一名 32 歲工人等 13 名 M6 第一階段的工人被確診患有無法治癒的肺病矽肺,加劇了對潛在公共健康災難的擔憂。 據《悉尼晨鋒報》報導,SafeWork 對僱主 CPB Contractors… Read More

14 hours ago

安德森公園記

庚子年冬,予偕摯友游於雪梨安德森公園。霽空與海一色,漣漪隨風而漾。遠眺無山,樓分天水;近看鷗雀,或嬉戲於水,或停佇於岸。 舉目東望,白雲似有約在先,齊聚一堂;倏爾似酒罷筵散,各赴一方。 緣岸行數百步,行人多三兩相伴,解封之喜形於顏色,天倫之樂溢於言葉。 黃髮垂髫,七成無憂寡慮,六成享於當下。見有老者,靜坐讀書;亦有情侶,細語相訴。 孩童天真無邪,欲捉飛鳥,親於自然。澳國之冬,寒中有暖,陽光與笑靨同輝,微風與海景相融。 然身處碧海之畔,誰觸景而思?或思功名之事,或憂前路修遠,或憶過往之瑕。嘗有人日日靜立於此、心浸世外之境乎? 或唯有草木,根入塵垢,心寄方外,年年如是。 百年後,海猶當年海,人非故時人。 孰為案牘所困,孰因欲壑而苦,孰為簞食而喜,孰因致遠而樂。 世人皆盼有海之胸懷,然所欲如海,所愛亦如海乎? 得萬鍾而無愁,此乃小我; 為宏願而求索,此乃大我; 為社稷而辛勞,此乃舍我。海無他我之分,故海愛人如愛己; 心若減貪抑欲,則更近萬頃之海。 今夕何夕,安得謝公之屐?… Read More

14 hours ago

為家長省錢 維州公校學生穿著規定放寬

根據維州政府旨在減輕家庭經濟壓力的一項改革,公立學校的學生將被允許穿無品牌的短褲、長褲、裙子和襪子。 一項政策審查發現,取消品牌服裝可以為家長節省大量開支,從明年起,公校將禁止在這些物品上使用商標。 教育廳長卡羅爾(Ben Carroll)周三宣布對學生著裝規定的修改,此前他已對校服的可負擔性進行長達數月的審查。 卡羅爾於去年五月宣布,正在與家庭、學校和供應商進行磋商,以了解問題的規模和性質。審查發現,印有學校標誌、條紋或其他標記的物品是校服成本的最大來源,尤其是那些每天都要使用、必須經常更換的物品。 一些品牌物品的價格超過 56 澳元,而且通常只能從一家供應商處購買。 據《時代報》報導,卡羅爾說:「學校費用可能會增加,這就是我們要解決校服費用問題,告別昂貴的品牌短褲、裙子、運動褲和襪子的原因。」 除不再使用品牌褲裙外,全州範圍的著裝規範政策還要求學校和校務委員會確保學生校服價格合理。 教育廳表示,它將與學校合作審查和更新學生著裝規範,並在此過程中諮詢學校所在社區,將做過渡性安排,以確保學生可以繼續穿已購買的校服。 教育廳發言人說:「學校可以繼續在校服帽子、上衣、襯衫、連衣裙和夾克,從腰部以上的所有地方,印上品牌,因為這對學校的榮譽感和在人群中識別學生非常重要。」 州長艾倫(Jacinta Allan)說,校服的改變是為了確保辛苦工作的家長少操心一件事。 艾倫說:「政府提供的校服應該讓學生自豪地穿,但我們也要確保學生家庭能夠負擔得起。」 Read More

14 hours ago

免費門票先報先得!2025悉尼Easter Show遊玩攻略一文看全

更新於 :2025-04-02 07:48 大家期待已久的復活節嘉年華(Easter Show)2025年再次回歸! 記得留下美好的回憶,找到自己的快樂天地、豐富的樂趣和傳統哦。 今年的嘉年華時間是4 月 11 日至 4 月 22 日。2025 年的活動比往年更盛大、更精彩!有新景點、新遊樂設施、新娛樂項目、新美食,深得眾多遊客喜愛!… Read More

14 hours ago

在澳海灘拍攝比基尼女郎 兩名中國遊客被捕

兩名「以前從未接觸海灘文化」的中國遊客在邦迪海灘(Bondi Beach)因多次拍攝比基尼女郎而被捕。 來自北京的放射科醫生Yong Yang和機械工程師Qiang Chen承認在公共場所附近做出冒犯行為的罪名,隨後在韋弗利地方法院(Waverley Local Court)出庭受審。 兩人年齡均為 56 歲,本計劃乘飛機回國,但因一周前在邦迪海灘被捕,回程航班被推遲。 Yang是北京人民醫院的一名醫生,他在遊覽景點時拍攝了 44 張照片,根據警方提供的信息,這些照片只針對穿比基尼、享受海灘的女性。 據《每日電訊報》報導,在Yang拍攝的照片中,有一群 15… Read More

14 hours ago

即日起 真維斯 2000 萬澳元商品大甩賣

零售商真維斯 (Jeanswest) 在上周進入破產程序後,計劃通過大甩賣的方式出售價值 2000 萬澳元的庫存。4月1日起,澳大利亞的 87 家真維斯門店同時開始清倉甩賣,出售 35 萬多件商品,其中包括 13.8 萬條牛仔褲。 Read More

21 hou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