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澳洲】夕陽移民的苦辣酸甜——行路篇

澳洲生活

兩個兒子都移民到澳大利亞墨爾本了。作為父母的我們,當然也會來墨爾本。剛開始兒子把我們當客人,作為主人為我們妥善地安排一切,包括出行。他們開著車帶我們去超市、買菜、逛商場,去植物園、軍事博物館,墨爾本最高樓參觀。外出旅遊也是跟著兒子自駕或跟團,一切由兒子操辦,不動嘴、不費心,過上了車來上路的生活。

隨著孫女的出生,兩個兒子重新購房分居兩區後,車來上路的出行方式已遠遠不能適應生活的需要,我們得學會獨立行走,但不會英語的我們談何容易。第一次自已出行是從大兒子家到小兒子家看望親家。去的時候很順利,才十幾分鐘。一路說說笑笑,看看風景不知不覺就到了,很興奮,也很自負。心想多次乘著汽車來回,用心一點就會把路記住了,以至後來親家要送我們,我堅決拒絕,想再走一次,鞏固成果。誰知回來的路上我們越走越不對,走了20多分鐘,前面竟是一片陌生的大草地。肯定是走錯路了!返回原路,試了一下不但沒成功,反而更糊塗,東南西北也辨不清了。心裡煩躁,天又熱,手裡還抱著個孫女。想問路,不會講英語,又找不到華人。無奈之下,掏出電話告訴兒子,我們迷路了,可連所在地的名稱也說不清。兩個兒子丟下手頭的工作,雙雙開著車出動尋找,總算把我們撈回了家。

經過這次慘痛的教訓,我明白在異國它鄉行路之難,再不敢輕舉妄動,只能嘗試著一步一步來。第一步我們以家為中心,逐漸向外輻射,以步行先熟悉周圍的街道,再要來地圖對照方位、名稱,確保小範圍內能找到家。接著學乘電車、公共汔車。我們住在Kew區,48路和109路電車是用得最多的。記住標誌性的建築和站的數字,很容易去City、Box Hill和越南街。附近有幾個電車換乘點,換個16、75路電車也很方便。然後再去乘火車。原來這裡的火車都是以City為中心輻射。出城站台標1,進城站台標2,乘火車更不會迷路。再學幾句英語問路的方法,即使是洋涇浜的Where,也能得到洋人的幫助。

功夫不負苦心人!隨著時間的積累,我們終於邁開了自己的腳。去年我們去塔斯瑪尼亞旅遊,當自由活動時,我們就用手機拍下集合處的景點、建築、路名。藉助它的幫助,跑再遠也能準時返回。為此,我們還得到了導遊的表揚。

而質的飛躍是我們在電腦上找到了ptv.vic.gov.au的網站。它給我們的行路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在這裡可以查到很多交通信息,像行車的時刻表和臨時的路線變更等。特別方便的是,輸入起點和終點它會告訴你出行的詳細方法:什麼路段步行,乘什麼車,要否換車,第幾站下車……有多種選擇,還能列印出地圖。前不久,在《看中國》報上看到一則「豪宅私家藏品拍買會」的廣告,我們很想去看。借著該網的幫助,我們先乘109電車,然後在Kew Junction 換乘207公共汽車,最後順利到達。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我們這些夕陽移民本就是弱勢群體,不會開車,手機不帶網,不懂英語,常常自唏為瞎子、聾子、啞巴,還沒腳。墨爾本有著發達的交通網,我想經過自己的努力和實踐,雖不能像年輕人一樣隨心所欲,但總能邁開自己的腳,讓出行不再是難事!

 

作者:無師

推薦閱讀: 人在澳洲

展開評論
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