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頭條澳洲新聞

MH370失蹤之謎:最新紀錄片詳盡展現「最終時刻」

電視紀錄片Drain the Oceans將MH370次航班的最終時刻詳細化 圖片:國家地理

一部新紀錄片還原了2014年月失蹤至今的馬來西亞航空航班MH370的最終時刻。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的Drain The Oceans 系列節目,將世界海洋里許多奇妙的秘密詳細化:本周二播出的最新一集中探索了許多關於MH370失蹤的背後之謎。

在這一影片中,以珀斯為總部的Electric Pictures與澳大利亞交通安全局(Australian Transport Safety Bureau)和官方政府調查隊一同密切工作,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搜索過程中,專家團隊使用了開創性科技以及水下系統的最新科學數據,與專家意見和電子設備相結合,以達到解析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未解之謎的目的。

Electric Pictures的CEO與執行製片人Andrew Ogilvie對澳新社說,紀錄片里的連續模擬鏡頭是前所未有的。「Drain The Oceans使用了來自測深聲納、錄影鏡頭和攝影測繪的一系列數據,然後用尖端的電腦合成技術創造出一個極其精準的海洋、湖泊和河流地步的三維模型。我們相當於重建了一整套自然奇觀,還原了海難、遠古遺迹和其他可在海底被發現的人工製品 ,然後利用空前的細節進行揭秘,好似場景就在陸地上一般。」

紀錄片中回答了MH370航班如何無蹤跡的墜毀的疑問,以及為何現代科技無法找到它的殘骸。下面讓我們一起看看,這一人類商業航空歷史中最長和最昂貴的尋找過程吧。

MH370航行路線 圖片:國家地理

DRAIN THE OCEANS:MH370次航班尋找過程的時間線

1. MH370次航班從雷達中消失

紀錄片首先探索了MH370次航班消失的瞬間,詳細介紹了防禦雷達如何檢測到飛機在馬來西亞迴轉,並沿著馬六甲海峽向西北方向飛行,然後消失在蘇門答臘島北部之外。在這之後,又出現了一個「令人震驚的發現」——在飛機從民用雷達中消失後,它並沒有墜毀,而是繼續航行。

總部設在華盛頓的航空機構安全操作系統公司首席執行官John Cox評論道:「最初,當MH370在沒有通知航空管制的情況下迴轉時,我腦海里陷入一片空白:這也許是一起恐怖事件,也許是機組成員故意的舉動,也許是電氣系統質量故障所致。」

隨後,聲勢浩大的搜尋工作開始了。

2.空間衛星傳回的線索

儘管失去了雷達線索,MH370依然在與印度洋上方的衛星交換信號。信號每一小時出現一次,專家們可用這些信號來計算它航行的方向。他們建立了這一推測:在飛機向初始航線(西北方向)行駛後, MH370轉身向南,並繼續飛行了六個小時。

利用燃料負荷與航行速度,調查人員在信號弧線的基礎上建立了一系列可能的飛行路徑。澳大利亞交通安全局(ATSB)的墜機調查員Peter Foley說:「所得數據異乎尋常——我們試著利用一些邊緣信息,來查明飛機方位。Inmarsat衛星捕捉了飛機在航行時的某些數據,它們正是調查的關鍵。」

Peter Foley 圖片:國家地理

這是迄今為止最大的突破,最後一次軍事雷達接觸將搜索範圍向南延伸了500公里,抵達澳大利亞的管轄範圍之內。

而後,專家們開始尋找最後一次電弧的出現——第17個電弧的地點——位於印度洋的深處。

3. 來自飛機最後的聲音?

來自澳大利亞西部科延大學(Curtin University)的團隊把水聽器 (一種敏感的水下麥克風)放置在澳大利亞海濱各處以檢測一系列包括地震與野生動物活動的聲音。其中一個水聽器在MH370最後一次與Inmarsat衛星通訊1小時14分鐘後,捕捉到了一個不同尋常的聲音。

Alec Duncan博士、來自科延大學的水下聲音專家,對此非常感興趣:「這是飛機衝擊水面的聲音嗎?」

Drain the Oceans 紀錄片LOGO

因為水聽器無法確認聲音的方向,調查人員查找了其他的音頻線索。最終發現精準的聲音是於澳大利亞西部Cape Leeuwin海岸附近的Comprehensive Nuclear-Test-Ban Treaty組織設置的一個聽力位捕捉到的,其原本目的是偵測和定位違法的核試驗。

這一聲音被三個水聽器精準定位到半度。聲音是來自西北方向的,但這一「使人干著急」的線索最終卻追溯到了一個極其遙遠的地點,極大的超越了目前的巡查區域,因此被認為並不值得考慮。

「我們的結論是:這一信號最有可能是發自小的海底地震,」Duncan博士說道,「但我們不能完全排除它是來自與飛機有關的一些東西。」

水聽器 圖片:國家地理

4. 繪製海底圖與波音公司模擬

因此,調查人員換用了另一種方法;使用聲納掃描來探索海底。首先的任務是測繪海底,他們使用了電腦技術以實現這一從未實現過的目的。

海底情況是如此複雜。一旦水被排幹了,便能看到為何尋找過程是如此複雜:團隊必須穿越一個有帝國大廈兩倍高度的山峰、多個巨型峽谷和海底火山。

於此同時,一個「改變遊戲」的新線索也出現了,它指導著搜查方向。Inmar衛星的進一步分析顯示,MH370最終的時刻極速驟降,幾乎可以斷定這是因為它沒有燃油了。

波音公司工程師而後實行了一次當波音777飛機沒油後的狀態模擬。根據紀錄片中的說法,右側發動機首先燃盡,自動駕駛儀以緊急左轉來「補償」不平衡,而後第二個發動機在幾分鐘後燃盡。 在沒有電源的情況下,自動駕駛儀自動關機,使MH370航班處於「長時間急劇下降」狀態。

 

並且用力地撞向水面 圖片:國家地理

每次波音公司模擬都顯示,飛機墜毀地點位於第7個雷達電弧的46公里範圍內,因此他們將搜索區域面積從745,000平方公里縮小到37,000平方公里。

在詳盡的尋找了80個地點無果後,2015年5月,水下聲納探測到了一個疑似海底殘骸的碎片場。 搜尋團的進一步研究,揭秘了一個發現:這其實只是一堆鏈子、一個7米長的金屬盒子、生鏽的機器和三個金屬錨。這不是MH370,但他們的確找到了一處沉船。另外三處沉船也相繼被找到。

沉船被找到 圖片:國家地理

經過長達15個月、覆蓋整整37,000平方公里區域的詳盡搜索,仍然沒有發現失蹤飛機的蹤跡。所以他們確信,MH370並不在那個搜索區域。

兩項關鍵證據使調查繼續進行著——波音公司飛行性能數據和Inmarsat衛星數據。 而後,在2015年7月,第三條信息曝光。

5. 碎片提供新線索

在一個距離搜索區將近5000公里的偏遠島嶼上,一塊金屬在被衝上了留尼旺島的海灘。它是一架飛機機翼的襟副翼,波音公司確認了序列號與MH370次航班的序列號相匹配。

飛機機翼的襟副翼 圖片:國家地理

這是業餘沉船尋找者Blaine Gibson來過的地方,他渴望幫助解開MH370的未解之謎,並給予悲傷的乘客家屬們一個答案。他前往莫三比克,在那裡他找到了一個三角形殘骸,上面寫著「禁止踩踏」,離主要搜索區域約7000公里。波音公司確認了它也是來自飛機機體的。

Blaine Gibson尋找墜機殘骸 圖片:國家地理

三角形狀的墜機碎片 圖片:國家地理

波音確認了它也是來自飛機機體的 圖片:國家地理

Gibson先生一直在印度洋的西側尋找並發現了15件殘骸。 他說,最重要的發現是一個在椅背後的電視屏幕周圍的塑料框。「這是使我的眼睛充滿淚水的一個(發現),這可能是有人看到的最後一個東西,這是任何在當時在飛機上的人都會認出來的。」他說。

令人寒心的發現 圖片:國家地理

它來自座椅的娛樂電視 圖片:國家地理

這種殘骸來自機艙內部,確認了飛機是以極大力度衝擊水面的。「某些物件表明了當飛機進入水中時是有較大的衝擊力的。」Foley先生說道。這一發現也引出了一系列新的探究。

6. 洋流活動

之後,該團隊分析了第7個雷達電弧範圍內的三個地點,因為洋流也許將碎片推向了非洲。其中一個方向與CSIRO海洋學家David Griffin對於襟副翼旅程的計算相匹配 – 一個他相信是對於調查極其重要的線索。

Griffin先生嘗試用一個複製的襟副翼重建襟副翼穿過海洋的旅程,將它的動向與「ocean drifter」的航標相比較。之後,Griffin先生將它和墜機當天已知的水流數據相比較,以估測襟副翼漂流不定的500天中的移動路線。

估測襟副翼的漂流路線 圖片:國家地理

David Griffin調查南緯35度地區 圖片:國家地理

他也想過,為什麼沒有飛機碎片被衝上澳大利亞的岸上。「這立即告訴我們,因為第7個雷達電弧範圍內的所有洋流都是流向澳大利亞的,所以這一區域基本可以被排除在搜索區域之外。」Griffin先生說。

他查看了從飛機失蹤的那天起的海洋漂流數據,並找到了三個也許洋流會將碎片推向非洲的區域。 至關重要的是,只有其中一個區域符合他對襟副翼旅程的計算。 因此,Griffin先生提出了一個新的理論,即南緯35度極有可能是墜機地點——而這個區域最初並沒有被調查過。

然而,這個理論來得太晚了——當局宣布暫停開展了近三年的調查工作。

7.衛星找到了南緯35度區域的疑似碎片物

約一年後,來自空間衛星的新證據促使調查研究重新啟動。事實證明,在MH370航班消失後的第15天,一個法國軍用衛星捕獲了南緯35度地區附近類似人造碎片的圖像。

「我記得那天當我第一次看到那些高清晰度的圖像時,我想,上帝啊,這真的很有幫助,」Griffin先生說道,「這真的很令人興奮,這也許是重新開始調查搜索的關鍵。」

南緯35度區域因此在事故發生後4年變得至關重要。因此,今年1月,Ocean Infinity組織開始了一項新的私人資助項目,擴大了搜索範圍,並將其轉移到Griffin先生所推薦的搜索區域。 不幸的是,他們沒有發現這架飛機的蹤跡。5月,馬來西亞政府宣布不會再支持任何新的搜索。

Drain The Oceans總結道:「MH370航班的殘骸究竟在何方?飛機有可能仍在南緯35度地區等待著被發現嗎?」

紀錄片最終根據數百名調查人員收集的數據,揭示了MH370航班的殘骸被發現時的樣子:

「碎片將延伸數千碼,發動機只能找到一小部分,機身會碎為數千片。附近的黑匣子將顯示當時是否有人在駕駛艙內。無論是蓄意為之還是意外事故,應急氧氣泵可顯示飛機是否在飛行中減壓;個人電子設備也可以揭示個人、乘客與機艙人員的經歷和命運。」

分散的飛機碎片 圖片:國家地理

但所有這一切,如果我們不去找,就永遠也不可能找不到。

如想了解更多有關水下遺址的有趣細節,歡迎收看每周二晚8點30分在Foxtel播出的Drain The Oceans節目。

This post was last modified on 2018年9月28日 16:27

Recent Posts

一對大熊貓抵達阿德萊德

兩隻可愛的大熊貓「星秋」和「宜蘭」經過15 個小時的飛行,從中國抵達了澳大利亞。 Read More

7 hours ago

澳洲推出了全新「國家創新簽證」

澳洲年底前將推出了全新的「國家創新簽證」(NIV),取代目前的「全球人才獨立計劃」(Global Talent Independent Program)。新計劃旨在吸引全球的各行業高技能人才,特別是在關鍵領域擁有卓越成就的專業人士。 Read More

7 hours ago

鐵路大罷工 悉尼跨年煙花表演或被取消

新州警察局局長凱倫·韋伯威脅說,如果由於鐵路罷工導致觀看煙花人群的安全無法保證,她將建議取消悉尼標誌性的新年前夜煙花表演。 Read More

3 days ago

聖誕假期汽油價格居高不下

在繁忙的聖誕期間,全澳的司機都面臨高油價的打擊。布里斯班、堪培拉和墨爾本將超過悉尼,成為加油成本最高的城市。 Read More

3 days ago

中國遊客無人機「窺探」澳洲軍艦 引發熱議

12月15日,一個網名為「Ares」的中國遊客在「小紅書」上發布了三段使用無人機近距離拍攝澳洲海軍軍艦的視頻。引發了網路熱議和澳洲參議員Malcolm Roberts的關注。 Read More

3 days ago

夏言聊天室:中共滲透無處不在

更新於 :2024-12-20 03:12 12月初,三名台灣總統府當值憲兵因向中共特務提供機密遭到抓捕,之後中共滲透台灣網紅的種種跡象也被媒體爆出,再次引起台灣輿論對中共滲透及《反滲透法》界限的討論。 從中共誕生以來,統戰與滲透一直是中共非常重要的戰略手段,從未放鬆過。上百年來,其滲透能力堪稱登峰造極,幾乎就是無所不在、無孔不入、無往不勝。中共當局不僅依靠統戰與滲透成功地將國民政府趕到了台灣,還將全中國百姓拿捏得服服貼貼。 西方政客的幻想曾造就了中國經濟的快速崛起,中共的統戰與滲透也隨著中國製造的廉價產品全方位地蔓延到了世界各國,並順利地在各級政府、學術領域,甚至地方社團中埋下種子,打下了長期盤踞的基礎。 而散布在世界各國的台灣社團從來就是一個重災區,在民主環境里成長的台灣人並沒有天生的免疫力,一些單純的台灣人往往在有意無意間被利用了、被滲透了,被統戰了,卻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墮落在紅色的枷鎖之中。 每當人們提到中共的統戰與滲透就會聯想到特務與間諜,其實統戰與滲透的範圍極其廣泛,廣泛到不能簡單地用「間諜」的概念來分析論述。 比如說,一些有點影響力的台灣人常常會公開提醒台灣商人,不要在中共不喜歡的媒體上刊登廣告,或避免發表支持台灣政府的言論,美其言曰出於「好意」或「保護僑胞」,其實他們已經在中共的戰壕里,替中共的統戰與滲透發揮影響力了。讓人產生恐懼或自覺宣揚「中國好故事」,都是紅色滲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很多海外華人,包括台灣人或東南亞的華裔難民,他們的政治立場往往會隨著中共影響力的變化而相應發生變化,有些人從反共走向親共,之後又宣稱反共,自由世界給了他們自由思想的空間,但他們是否真的能在立場的改變過程中擺脫中共勢力的束縛呢?那就只有天曉得了。因為中共統戰與滲透的力量就像癌細胞,具有頑固的持久性,有時活躍、有時潛水,當沾惹上後想洗心革面就沒那麼容易。 在澳中經濟處於蜜月的年代,澳洲只看到了滾滾而來的金錢,卻沒注意到中共的金錢是一把雙刃劍,它既減輕了澳洲的經濟危機,也削弱了澳洲的立國基礎,澳洲政府在中共的玩弄下幾乎成為了一堆木偶。譚寶政府最終反戈一擊推出了「反滲透法」,氣焰囂張的中共和統會也不得不偃旗息鼓。中共的紅色勢力就此消亡了嗎?當然不會!那張滲透的網路不是一天建成的,也不可能在一天內轟然瓦解,該鋪墊的早已穩妥,該下的種子也已紮下了根。 英國王子邊上埋著紅色地雷,中共軍人擠進紐西蘭國會,泛紅憲兵在守護台灣總統府,類似的情形比比皆是,澳洲也絕對不會例外,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區別只在於何時才被發現,西方民主社會的一大特點就是後知後覺。 中國人的群體很簡單,親共與反共都是擺在檯面上,多多少少都對澳洲主流產生影響力,其它的絕大多數社團都保持低調,明哲保身,見風使舵,意見統一。 與中國社區相比,台灣社區反而顯得比較複雜,那是因為各台灣社團在對台灣的定義上有著差異。 在歷史的演變過程中,海外缺乏具有影響力的台灣本土社團代表台灣人發聲,一直被認為是台灣人聲音的社團並非來自台灣,那是一些民國初期就開張的百年老店,「XX堂」,或「XX會」,以及逃離共產極權迫害的難民組成的「越緬寮」團體,他們都曾接受了中華民國文化教育,本質上捍衛的是中華民國。當中共和統會在全世界粉墨登場後,首當其衝就是對這些社團進行統戰與滲透,遺憾的是無一能夠倖免。… Read More

3 day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