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讀者好!我將會在以下數期的專欄里為大家講解黃斑部病變(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希望大家能對此常見而又可以嚴重威脅眼睛健康的眼疾有更深入的了解。
黃斑部病變(簡稱黃斑病變)是一種隨著年齡的增長,視網膜中央部位逐漸出現的退化現象。黃斑病變通常發生於50歲以上的人士,是長者視力退化及失明最常見的原因之一。根據澳洲的一項統計,如果不分癥狀輕重,每7個50歲以上的澳洲人便會有一位患此眼疾,而這個數字會隨著年齡增加再逐漸上升。每年澳洲大約有超過1萬7千人會被診斷患上黃斑病變。
在正常眼睛裡,黃斑部 (Macula) 大約只有一顆米粒般的大小,但卻是視網膜 (Retina) 的視覺中樞。眾所周知,視網膜是視覺系統的最主要部分,我們能看得到物體主要就是靠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光照成像」(Photoreceptors)。
但是為什麼眼科學上特別要把視網膜上的黃斑部加以命名呢?所謂黃斑部是指在視網膜上正對著瞳孔的一塊圓形組織,直徑約5.5 毫米(只有一個澳洲一毛錢硬幣的四分之一大小),含有人體內最高量的葉黃素與玉米黃素,因此略呈黃色所以命名黃斑部。
而黃斑部正中央 1.5 毫米直徑,與視神經盤相當大小的區域,稱為「中心凹」(fovea),其色素上皮層又高又密集。中心凹的正中央,還有一個直徑 0.35 毫米的微細組織,稱為「中心小凹」(foveola)。中心小凹完全無血管分布,組織上連微絲血管都沒有,在中心小凹的細胞層只有內部的感光細胞層存在,表層的神經節層都被推到中心小凹外,所以這是黃斑部感光細胞接受影像最敏感的區域。
黃斑部面積雖然僅占視網膜的百分之五(5%),但卻是視力功能最敏銳的地方,所以具有「三高」的特點:高能量、高脂肪量、高微絲血管密度(含氧量)。這「三高」的意思就是說經由光線照射後,直射瞳孔的光線會聚集在黃斑部上,於視網膜成像再生成視力,其過程會消耗很多能量,而且光線進來越多,用的能量就愈高。同時為了讓視力清晰,黃斑部脈絡膜含有極高密度的微血管,使動脈血流供應高濃度的氧氣。黃斑部就在光線產生能量、氧氣經由能量造成氧化作用的雙重效果下,提供眼部活動的需要。
下期我會繼續為大家講解黃斑病變的種類和病因,請各位讀者留意。現正我只在Burwood看診,如有需要,請致電到Burwood診所預約,預約可用中文或英語。
楊子榮眼科專科醫生供稿
您也可以將您想了解眼睛疾病和保健知識發電郵給我
Email: [email protected]
地址: Suite 28, Level 4, 12 Railway Parade, Burwood 2134
電話: 97440567 或 97440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