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順風車:大數據可以劫色,可以殺人

這兩天,大家的朋友圈都被溫州女孩乘滴滴順風車遭遇先奸後殺的消息刷屏。

繼幾個月前鄭州空姐被害案後,又一條如花的生命隨風消逝,讓人不禁扼腕嘆息。

一時間,網上各種聲音此起彼伏。罵滴滴監管不嚴導致慘案發生、罵警察辦事不力的,也有擔心今後打車安全的……

事發後,滴滴給出的反應是:道歉、下線順風車業務、整改升級客服團隊,免去順風車業務部總經理和客服副總裁兩位管理人員職務

 

然而,這些措施真的能讓阻止更多類似事件發生嗎?

早當滴滴司機殺害空姐案發生之後,單位的女孩子一整天都人心惶惶。因為她們每天都加班很晚,滴滴出行,是她們最常用的出行方式。

人們討論著女子防身術、防狼噴霧、電擊槍等東西,但都忽略了問題的本質。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滴滴打車的時候,無論是快車、專車還是順風車,男性是更難打到車了,等了幾分鐘,往往都沒有人接單;而如果你是個妹子,只要發布行程,幾乎都是秒接。

這個事情很簡單,因為每一個乘客,在滴滴車主面前,都是赤裸裸一覽無餘的,你是男是女,是美是丑,是大長腿還是小短腿,滴滴比我們自己都清楚。因為啊,我們每個人,都被暴露著年齡、性別、職業,車主還可以給我們打分、貼標籤。

注意,我說的這個打分,是選美意義上的「打分」。

車主看乘客,是這樣一個畫面:

 

老司機們肆無忌憚討論著女性的長相、胸和大腿,這彷彿不是個約車平台,而是個約X平台,就算是約X平台,也不至於如此暴露他人隱私吧?你看這些車主們的評論,會發現,他們可能並不是沖著拉客掙錢來的,現在,你能理解為什麼順風車更喜歡接女乘客了吧?

其實我也能理解車主們對女乘客的青睞,一來女孩子乾淨,沒有抽煙的壞習慣,二來男乘客有可能人高馬大,容易有不安全感,畢竟是自己家的車,小心總是沒錯的。就好比房東總喜歡把房子租給女生一樣。

我不喜歡揣摩人心,但硬要揣摩下去,還有另外一層意思——一是打車的職業女性一般漂亮養眼,車主一路心情愉悅,二是萬一發生什麼事情的時候,女孩子,好控制。再往下,我就不揣摸了,自己心裡有數。

滴滴此前的廣告營銷,也在暗示某些事情。

我就要請問一句了,人家不過就是打個車,為啥你要搞得像「約會、相親、約X」一樣?

喜歡看直播的朋友都會發現,現在在鬥魚等直播平台上,有許多戶外主播別的不幹,就在晚上搞「順風車直播「,總能接到一些單身女性,一路言語撩騷,肢體接觸,要微信,偷拍女孩容貌和身材,不少觀眾也喜歡看這種情節。順風車是可以挑乘客,限制合乘人數的,他們在機場、高鐵站蹲點,所以,大半夜經常能夠接到女乘客。

這些順風車主造的孽,可真不少,網上隨便一搜,就是一大堆不堪入目的新聞。

2015年7月4日3時許,滴滴順風車主鄭某接到乘客後,在車內採取扇耳光等暴力手段,強行與其發生性關係。鄭某次日被抓獲歸案,賠償人民幣7萬元後獲得諒解,後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

2016年8月15日5時許,順風車主蔡某在其車內持電擊槍威脅乘客並強行發生性關係,後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量刑含其他強姦案件)。

2016年11月10日2時許,滴滴車主(專職)侯某在將乘客送達目的地後,趁乘客醉酒之機實施猥褻,撫摸其胸部及下體。侯某於當日自首並取得被害人諒解,因犯強制猥褻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緩刑一年。

這些順風車主深夜開著私家車轉悠,大部分時候並不是為了掙錢,而是為了一場「艷遇」。

有位知乎女網友如此描述:@汣是我

我問司機大哥,說「現在油費那麼貴,是不是順路才接?接的時候要優先選搭車次數多的,還是評分高的?」

司機笑了笑,告訴我: 「先挑女的,再翻評論,確實好看的,我改變路線也要接。」

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對,這些順風車司機,其實就是當年的「黑車司機「,滴滴這個平台把他們「洗白了」,順風車和專車不同,註冊審核的程序非常簡單,只需要身份證和駕照就夠了,這種「合乘車」模式,並不受網約車法律條文約束。但在有滴滴平台背書之後,會給乘客造成一種幻覺,覺得有滴滴平台在,順風車也是安全的。試想一下,如果是當年的黑車司機機場拉客,年輕的女孩子還會上車嗎?然而現在,在滴滴順風車面前,大部分人就會放鬆警惕。

 

UBER也有性侵事件,但是……

如果說一款產品的改進,每次都要以乘客的生命安全為前提,如此破壞性實驗的代價未免也太大了。

此次遇害的溫州樂清那位姑娘,發現身陷危險後把求救信息發給了朋友。

朋友聯繫警方後,被告知沒有車號無法立案;而滴滴方面又沒有及時處理。

 

雙方磨合扯皮之下,人命早已歸西。

自網約車平台誕生以來,此類產品就存在安全隱患。

以 Uber 為例,自從業務開展以來,關於安全性的討論就一直沒有停止過。而與此同時,是一直不間斷髮生在各地的Uber司機犯罪案件。

而在這個過程中,是 Uber 一次一次採取各種措施來提高平台的安全性。

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整改措施,是在Uber app里加了可以一鍵呼叫911的報警按鈕。

警方根據你分享的位置,就會及時趕到。NBC新聞主持人做了個實驗,警車5分鐘就趕到了現場。

時間就是人命,如果有一鍵直通按鈕,少繞幾個彎,也許會多挽救一條生命。

東南亞地區最流行的網約車軟體Grab,像其他網約車一樣,也曾被爆出過司機強姦案例。

去年,他們也新增了緊急求助按鈕。只要乘客確定乘車後,緊急按鈕就會在APP上出現。

一旦發生緊急事故,乘客就可以按下按鈕,會直接連接到緊急熱線 999,通知警方。

這類案子暴露了多少順風車的安全漏洞呢?起碼有三個:

1、犯罪嫌疑人並沒有使用自己的賬號,而是違規使用他父親的滴滴順風車賬號接單,人車不符。
2、夜間人臉識別機制沒有被觸發,也就是說,隨便一個人用著這個賬號就可以接到被害人前往目的地。而滴滴此前對外宣稱的——順風車註冊時的三證驗真、犯罪背景篩查,成了馬奇諾防線。
3、案發前這名犯罪嫌疑人就有過被投訴的記錄,但悲劇還是發生了,可見滴滴對車主的有效約束等於為0。

有人告訴我,註冊一個順風車司機太容易了,如果狗能開車,狗也能開著順風車去接人,快車司機需要審核犯罪記錄,但是順風車司機,只要有車有駕照就行了,跟黑車沒兩樣。還有人告訴我,其實註冊個滴滴快車司機也很容易,有門路,什麼事都能搞定。

你看,有犯罪前科,永久封禁,外地牌照,車子超齡,什麼問題都可以解決了,一件事情,只要有利可圖,必然會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上游下游,成為一個利益共同體,什麼問題,都不再是問題。

那些跳出來為滴滴洗地的人,就是一個邏輯:「犯罪是人的問題,平台沒有錯。」這和當年快播王欣說的「技術無罪」一個道理,對,技術無罪,但你這個技術,你這個大數據,並不是真正服務於用戶的,而是服務於自己利益的。車主和乘客之間的信息是單向透明的,車主可以肆無忌憚公開討論乘客是男是女是不是膚白貌美大長腿,乘客卻不能得知車主是人是鬼還是條狗,這不公平!

我自己就有切身體會,滴滴打車的時候也遭遇過「性別歧視」。

我有一貓一狗,過年回家的時候,需要打個順風車,然而呢,提前掛兩天,加錢加到100塊感謝費都沒人理我。

我老婆看不下去了,拿過來切成她的賬號,哈哈哈,立馬有人接單了。

當我這個滿臉鬍子,身高182的大漢,腋下夾著一貓一狗上車的時候,立馬看到了車主異樣的眼神和精彩的表情。

當時我只是當個有趣的事情,沒有放在心上,但自從女性搭乘滴滴順風車遇害的事情接二連三的發生之後,我瞬間反應了過來,脊背發涼,立馬感受到了資本的惡意,怒罵大數據害人!別怪我粗俗,聯繫起來想一想就知道了,滴滴這個平台,不是為乘客服務的,為了利益,它可以把乘客的數據公開給車主,我們是男是女,是美是丑,被滴滴司機們一覽無餘,所以,車主可以逛窯子選美一樣挑選乘客,而我們乘客卻不知道車主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乘客註冊個賬號,坐上兩回車,然後再發布個路線,所有的信息就都暴露了,你是誰,是男是女,長相美醜,職業、年齡,全部曝光在所有車主面前。然而這個信息,卻是單向透明的,車主把乘客看光了,乘客卻對車主一無所知。當然,你要說,乘客也可以打分,也可以評價,但這些對於其他乘客來說,卻等於是不可見的,因為打車不是個長期買賣,而是偶然之間發生的交易,乘客根本不可能去選擇司機。

這個「貼標籤」的行為,在互聯網營銷中,其實是很常見的,就如淘寶、餓了么一樣,買家可以給賣家貼標籤,賣家也可以給消費者貼標籤,但要知道,消費者面對商家,永遠是弱勢一方,任何平台,都應該給消費者更高的權益,畢竟,消費者才是花錢買產品買服務的一方。平台和車主的營收利潤,到底來自哪裡?在這次惡性兇殺案發生之後,滴滴應該反思一下,悲劇,到底源自於哪裡?

我們鼓勵科技進步,我們喜歡互聯網創新,然而我們發現,什麼大數據、什麼精準推薦,這些破玩意兒並不是為了方便我們消費者,而是為了他自家瘋狂地逐利。其實,並不是沒有解決問題的方法,滴滴可以增加平台報警機制,可以讓數據雙向透明,還可以提高司機准入門檻,嚴格審查車主資料,貼標籤這種事情,其實完全可以去掉,只保留打分系統,隱藏雙方的個人信息,這才是負責任的平台應該乾的事情,這樣才能保護雙方的安全。

然而,滴滴一件都沒有做,眼睜睜看這個這個行業,泥沙俱下,魚龍混雜,居心叵測不懷好意之輩遊刃有餘,就連有前科的犯罪分子,也能在平台的庇護之下公然開車拉客。

我們曾經對滴滴充滿好感,特別是年輕的女孩子們,移動互聯網一代更喜歡高效簡單的生活方式,許多人對當年計程車拒載、拼車、不打表的事情心有餘悸,滴滴出行被大家看作是「屠龍的少年」,看作打破舊規則,方便大眾的市場革新者。然而,大家都太年輕,太單純,忘記了資本和商業的原則,那就是不斷地追逐利益,如果需要的話,他們不惜突破一切的道德底線。它的服務越來越糟糕,亂加調度費,還搞出了「大數據殺熟」——同樣的路程,同樣的位置,不同的人價格卻不同,經常使用滴滴的老用戶,價格卻更貴。

移動互聯網的「圈養用戶」時代已經結束,無論是餓了么,還是滴滴,當他們壟斷了市場,完成了用戶的原始積累,大家都再也難以享受最初的福利,「宰殺」的時候到了,宰,可以是真正意義上的宰。

多次女性用戶搭乘滴滴順風車被害案,就是一次大數據謀殺!罪犯藉助了移動互聯網的大數據,精準完成了自己的犯罪行為,技術無罪,但技術的所有者必須負責任。

現在教育女孩子怎麼保護自己都等於放屁,身邊的女孩子們提起這事都如驚弓之鳥一般,真遇上喪心病狂的匪徒,你們說的任何自救工具和技巧都是狗屁,滴滴需要監管,信息必須雙向透明,用戶的隱私必須得到保護,天眼必須無處不在。

做不到這些,這個平台還是不要存在比較好。

 

 

打車,還是要多一個心眼

隨著網約車軟體越來越普及,世界很多國家都有各自流行的軟體。

今天避開了滴滴,明天也許會遇上新的危險。

要想杜絕此類案件的發生,對於乘客來說,最靠譜的方法還是自己多留一個心眼。

/ 打車前 

  • 確保自己手機處於電量充足狀態,出門帶好充電寶;
  • 通知親友自己上車的地點和目的地,以及預測抵達時間。

/ 打車時 

  • 盡量選人多的地方上車。在司機沒到時,不要一個人走到暗處;
  • 看清司機姓名、性別、車牌等信息,如果前來車輛和APP信息有出入,馬上拒絕搭乘;
  • 最好事先把司機資料發給值得信任的親友;
  • 上車前,確認車上有無藏匿其他人。

/ 乘車時 

  • 上車以後,把路程分享給朋友親人,讓他們可以追蹤你的地點,萬一發生意外可以迅速抵達目的地。
  • 跟著地圖上自己前景的方向,知道自己身在何方。如果司機偏離原有路線,馬上提出停車;
  • 不要一上車就睡覺或者忙著刷朋友圈,提高警惕,隨時留意路旁建築和景物,以防司機不良企圖或者繞路;

  • 不要在車上拿出錢包,在車上財物和首飾保持低調,不要著過於暴露衣服乘車;
  • 上車後,注意車門車窗,若發現有異樣或者司機喝酒、衣冠不整、言語不正常等情況儘快想辦法下車;
  • 若和司機交談,別透露個人作息和家裡經濟狀況等詳細情況。

///

花季少女的逝去令人心碎

如果政府無監管意識 

企業無整改意識

百姓無安全意識

這樣下去,更多生命將成為陪葬品

 

*綜合整理自網路

This post was last modified on 2018年8月27日 17:10

Recent Posts

一對大熊貓抵達阿德萊德

兩隻可愛的大熊貓「星秋」和「宜蘭」經過15 個小時的飛行,從中國抵達了澳大利亞。 Read More

6 hours ago

澳洲推出了全新「國家創新簽證」

澳洲年底前將推出了全新的「國家創新簽證」(NIV),取代目前的「全球人才獨立計劃」(Global Talent Independent Program)。新計劃旨在吸引全球的各行業高技能人才,特別是在關鍵領域擁有卓越成就的專業人士。 Read More

6 hours ago

鐵路大罷工 悉尼跨年煙花表演或被取消

新州警察局局長凱倫·韋伯威脅說,如果由於鐵路罷工導致觀看煙花人群的安全無法保證,她將建議取消悉尼標誌性的新年前夜煙花表演。 Read More

3 days ago

聖誕假期汽油價格居高不下

在繁忙的聖誕期間,全澳的司機都面臨高油價的打擊。布里斯班、堪培拉和墨爾本將超過悉尼,成為加油成本最高的城市。 Read More

3 days ago

中國遊客無人機「窺探」澳洲軍艦 引發熱議

12月15日,一個網名為「Ares」的中國遊客在「小紅書」上發布了三段使用無人機近距離拍攝澳洲海軍軍艦的視頻。引發了網路熱議和澳洲參議員Malcolm Roberts的關注。 Read More

3 days ago

夏言聊天室:中共滲透無處不在

更新於 :2024-12-20 03:12 12月初,三名台灣總統府當值憲兵因向中共特務提供機密遭到抓捕,之後中共滲透台灣網紅的種種跡象也被媒體爆出,再次引起台灣輿論對中共滲透及《反滲透法》界限的討論。 從中共誕生以來,統戰與滲透一直是中共非常重要的戰略手段,從未放鬆過。上百年來,其滲透能力堪稱登峰造極,幾乎就是無所不在、無孔不入、無往不勝。中共當局不僅依靠統戰與滲透成功地將國民政府趕到了台灣,還將全中國百姓拿捏得服服貼貼。 西方政客的幻想曾造就了中國經濟的快速崛起,中共的統戰與滲透也隨著中國製造的廉價產品全方位地蔓延到了世界各國,並順利地在各級政府、學術領域,甚至地方社團中埋下種子,打下了長期盤踞的基礎。 而散布在世界各國的台灣社團從來就是一個重災區,在民主環境里成長的台灣人並沒有天生的免疫力,一些單純的台灣人往往在有意無意間被利用了、被滲透了,被統戰了,卻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墮落在紅色的枷鎖之中。 每當人們提到中共的統戰與滲透就會聯想到特務與間諜,其實統戰與滲透的範圍極其廣泛,廣泛到不能簡單地用「間諜」的概念來分析論述。 比如說,一些有點影響力的台灣人常常會公開提醒台灣商人,不要在中共不喜歡的媒體上刊登廣告,或避免發表支持台灣政府的言論,美其言曰出於「好意」或「保護僑胞」,其實他們已經在中共的戰壕里,替中共的統戰與滲透發揮影響力了。讓人產生恐懼或自覺宣揚「中國好故事」,都是紅色滲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很多海外華人,包括台灣人或東南亞的華裔難民,他們的政治立場往往會隨著中共影響力的變化而相應發生變化,有些人從反共走向親共,之後又宣稱反共,自由世界給了他們自由思想的空間,但他們是否真的能在立場的改變過程中擺脫中共勢力的束縛呢?那就只有天曉得了。因為中共統戰與滲透的力量就像癌細胞,具有頑固的持久性,有時活躍、有時潛水,當沾惹上後想洗心革面就沒那麼容易。 在澳中經濟處於蜜月的年代,澳洲只看到了滾滾而來的金錢,卻沒注意到中共的金錢是一把雙刃劍,它既減輕了澳洲的經濟危機,也削弱了澳洲的立國基礎,澳洲政府在中共的玩弄下幾乎成為了一堆木偶。譚寶政府最終反戈一擊推出了「反滲透法」,氣焰囂張的中共和統會也不得不偃旗息鼓。中共的紅色勢力就此消亡了嗎?當然不會!那張滲透的網路不是一天建成的,也不可能在一天內轟然瓦解,該鋪墊的早已穩妥,該下的種子也已紮下了根。 英國王子邊上埋著紅色地雷,中共軍人擠進紐西蘭國會,泛紅憲兵在守護台灣總統府,類似的情形比比皆是,澳洲也絕對不會例外,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區別只在於何時才被發現,西方民主社會的一大特點就是後知後覺。 中國人的群體很簡單,親共與反共都是擺在檯面上,多多少少都對澳洲主流產生影響力,其它的絕大多數社團都保持低調,明哲保身,見風使舵,意見統一。 與中國社區相比,台灣社區反而顯得比較複雜,那是因為各台灣社團在對台灣的定義上有著差異。 在歷史的演變過程中,海外缺乏具有影響力的台灣本土社團代表台灣人發聲,一直被認為是台灣人聲音的社團並非來自台灣,那是一些民國初期就開張的百年老店,「XX堂」,或「XX會」,以及逃離共產極權迫害的難民組成的「越緬寮」團體,他們都曾接受了中華民國文化教育,本質上捍衛的是中華民國。當中共和統會在全世界粉墨登場後,首當其衝就是對這些社團進行統戰與滲透,遺憾的是無一能夠倖免。… Read More

3 day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