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配甚麼祛濕最好
「濕氣」一詞,越來越被現代人所提及。中醫認為,濕氣困於人體時有「趨下」的特點,即人體下部更容易受其侵襲,容易損傷體內陽氣,尤其是脾臟的陽氣。濕氣重的人常見頭身困重、腹瀉、大便黏膩不爽、四肢腫脹等問題。於是很多人都吃薏米祛濕!
薏米的祛濕功效早在古代就有記載,《本草綱目》記載:薏米能健脾益胃,補肺清熱,去風滲濕。在中藥裡稱「薏苡仁」,《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它可以治濕痺,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
薏米分兩種,一種是生薏米,一種是熟薏米。他們的功效都不同。
生薏米功效
《本草綱目》記載,生薏米味甘,性微寒,歸肺脾經、大腸經,利水滲濕的功效最為顯著,可以去濕除風、清熱排膿、除痺止痛,對小便不利、水腫、腳氣和風濕疼痛等效果顯著。
炒薏米功效
炒薏米是取淨薏米用文火炒,至微黃色、鼓起時取出,放涼,略有焦斑,微香。在中藥泡製方法裡,還有一種是將藥物與麥麩拌炒,即麩炒薏米。鍋熱後先撒入麥麩,用量為薏米的十分之一,加熱到冒煙時,加入淨薏米,炒至表面呈黃色鼓起時取出,篩去麥麩後放涼,略有香氣。
此香氣根據中藥炒製程度的不同,又分為炒黃、炒焦和炒炭。炒黃就是指用文火炒到藥材固有的香氣,或鼓起、爆裂時為度。炒黃能緩和藥的過偏之性,同時散發的香氣,還有理氣解郁的作用。
薏米跟赤小豆和芡實一起煮成粥,祛濕效果最好。
芡實
味甘澀、性平,可調整消耗的脾胃功用,補益脾胃,讓它取得動力;另一方面,它能去掉體內濕氣,讓機體取得輕鬆感,消除疲倦。關於人體來說,芡實既給力,又加油,任何時節食用都很合適。
赤小豆
性平味甘酸,入心、小腸經,有健脾利濕、消腫解毒功效,赤小豆含有較多的皂角甙,可刺激腸道,因此它有良好的利尿作用,能解酒、解毒,對心臟病和腎病、水腫有益。
需要提醒的是,生的薏米寒涼,不能長期吃,另外,先把脾胃調理好了,祛濕就比較快哦!
供稿:明醫堂
Medibank,BUPA,HCF等所有保險公司可扣回診金。
開診時間:週一至週六9:30am-6pm 地址:Shop58, 427-441 Victoria Ave, Chatswood, NSW 2067(Lemon Grove三樓)
預約電話:(02)9904 7915 手機:0452 166 965 網址: www.mingyitang.com.au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