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澳大利亞人報報道,最新分析研究顯示,過去二十年來,澳大利亞養老金領取者總共享受了7000億澳元的福利待遇,這一數字相當於本國GDP的近40%,比加拿大、歐洲和美國的同類數字高出四倍以上,而澳洲人的年工資相比卻少了數千元。
新南威爾士大學經濟學家Nicholas Morris 將澳洲養老金管理制度稱為「失敗政策」:「如果人們在1997-2016年間預存的養老金使用的是典型的被動基金管理模式,那麼現在的基金池將比7000億還大。Morris教授是頗具聲望的倫敦審計研究機構聯合創始人,他表示,目前高額的養老金之下,澳大利亞退休制度提供的收入替代率卻幾乎不超過40%,而經合組織(OECD)國家平均水平則為63%。
基廷政府於1992年實行強制性退休金計劃,到2025年,強制稅率將從9.5%上升到12%。 「強制性退休金政策實施後26年,我們為退休人員提供收入替代率的系統表現是經合組織中最差的,迫使養老金投資者承擔他們沒有能力管理的風險,並提供明顯較差的回報。」Morris教授說。
這一分析是在最近的澳大利亞生產力委員會報告之後發布的,報告顯示,澳洲養老金系統的年度運營金額超過300億元,但其中1/3的賬戶是無人管理的,而數百萬名工人退休後只能獲得不到60萬元的儲蓄。該報告中不含國際比較,但Morris教授對全球256家大型超級養老基金進行了分析, 將實際業績與2004-2012年投資分配的基準進行了比較,結果顯示,加拿大和美國所管理的養老金水平約為澳大利亞基金的10倍。
5月份,澳大利亞生產力委員會針對價值2.6萬億澳元的退休公積金系統(superannuation)提出了30年來最大的改革建議,那些持有多個退休金賬戶和「長期表現不佳」的不良基金,正讓成員們蒙受39億元的損失。
目前,公共養老金賬戶的管理成本是私人賬戶的三倍,而無人認領的養老金數字超過百億。澳大利亞人的養老金多數交付四大銀行進行管理,而四大行旗下的養老基金管理公司每年都會系統性的偷偷通過降低客戶的回報水平,從中榨取數億元利潤。「管理者和受益者之間的分離程度越大,表現就越差,部分原因是成員的關注程度較低,部分是因為成本層次較多。監管機構沒有足夠權責控制濫收費和系統性的掏空現象,目前沒有人對這一行業的秩序負責。」Morris教授說。
在對該行業進行了6年的研究後,Morris教授於4月份發布了一本書,警告其他國家不要採用向澳大利亞一樣的強制儲蓄制度。他表示,澳大利亞養老基金管理業績不佳也是由於投資項目選擇不佳造成的。澳洲人的資產正在不必要的流失,各種名目的費用不斷的添加,經營者則缺乏道德操守,從而無視法律、肆無忌憚的撈取利潤。這些都是澳洲養老金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編譯:陳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