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TOYOTA),是源自日本的跨國汽車公司,總部位於日本愛知縣豐田市。
現時為世界銷量排名第一的汽車製造商,利潤也名列前茅,名列美國《財富》雜誌2017年全球五百大企業排行榜的第5位。
豐田標誌的含義
豐田公司的三個橢圓的標誌是從1990年初開始使用的。標誌整體由橢圓構成,橢圓是具有兩個中心的曲線,體現了客戶與汽車製造者心心相印的信賴感。豎橢圓與橫橢圓組合在一起,表示TOYOTA的第一個字母T,背後的圓表示TOYOTA的先進技術在世界範圍內延展,以及在未來、在宇宙中飛翔的無限可能性。
豐田的創立
1933年9月,豐田喜一郎在他父親(豐田佐吉)的豐田自動織機製作所內,設置了汽車部門。同年12月的董事會中,正式同意設立汽車製造公司。 1936年9月,根據日本「汽車製造事業法」,豐田自動織機製作所正式登記為公司,而於1937年8月才以1,200萬日元的資本額,名正言順的成立豐田汽車工業公司。
豐田集團的創始人之一豐田喜一郎(豐田佐吉的兒子)名字的日文發音是Kiichiro Toyoda ,所以豐田一開始叫Toyoda。後來為了方便書寫,把名字由「Toyoda 」定為Toyota了。
隨著發展,豐田汽車得到了日本政府的支持,為了緩解當時資金和物資的短缺,二戰時豐田成為日本軍方車輛的主要供應商,主要從事軍用卡車的生產。 1945年美軍原訂8月21日轟炸並燒毀豐田市,惟日本天皇在8月15日向全日本廣播,宣告停戰,因此豐田的廠房幸免於難。
豐田的第一輛轎車Model AA
豐田第一台真正意義的量產車誕生於1936年,即Model AA,可是與其說開發不如說是組裝出了第一台量產車。底盤、變速箱直接照搬了克萊斯勒的一款車型。車身其他部件則多用名爵和福特的零件,當然豐田自己也鑄造了一部分。車身設計則完全模仿了克萊斯勒Airflow,至於原因,是因為豐田喜一郎知道自己的工廠還不具備設計新車的能力,而克萊斯勒Airflow的設計則領先那個時代幾年,可以給豐田開發自己的第一代車身外觀多留些時間。
經典車型
2008年,豐田超越通用,第一次成為世界最大的汽車製造商。在汽車行業內,打破了通用維持了77年的記錄。
豐田旗下汽車品牌主要有豐田、高端品牌雷克薩斯,此外,豐田還是斯巴魯母公司富士重工的最大股東。早期的豐田牌、皇冠、光冠、花冠汽車名噪一時,近來的克雷西達、凌志豪華汽車也極負盛名,而論及豐田最暢銷的汽車,當屬花冠Corolla。
Corolla來自拉丁語,意為花冠。第一代Corolla產自1966年,當時被豐田公司作為「世界性」的汽車推向海外市場,汽車大國澳洲成為第一個進口Corolla的國家。 Corolla迄今為止共推出過十一代版本,成為日本最長壽的汽車單一品牌之一。 1997年起成為全球銷量最多的汽車,至2007年銷售總量超過3500萬輛。由於出色的價值性、市場定位,Corolla成為迄今為止世界上最為普及的汽車之一。
研發飛行汽車
2014年開始,豐田便申請了有關於飛行汽車的專利,專利裡面描述了兩種不同的設計。其中一種是摺疊在車身里的機翼,車尾安裝了小型螺旋槳;另一種則是在車頂加裝四層機翼,並在車尾設計了垂直的尾翼。
機翼在不使用的時候會被隱藏在車身內,當汽車需要起飛時,機翼可以從車身中伸出來,同時車身後方的外殼也會隨之變形。不得不說,這樣的設計真是天馬行空。或許隨著汽車行業的發展,幾十年後,如科幻影片中汽車飛翔在天空的場面真的會實現。
豐田的品牌價值
2018年,BrandZ最有價值全球品牌百強名單中,豐田憑著299.87億美元的估值,成為最有價值汽車品牌,位列第36名,繼2017年再度成為最有價值汽車品牌。
未來的轉向
豐田汽車當前正計劃大幅削減營銷成本、加大新科技的研發投入,以便在未來的汽車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
2018年6月,豐田汽車社長豐田章男和首席財務官小林廣司表示,豐田汽車將削減汽車營銷等費用,節省下來的費用將會用於在新能源、新燃料電池、ICV(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等新興科技等方面投資。
文:晨曦
圖片:網路
This post was last modified on 2018年7月16日 12:25
兩名聯邦議員表示,他們將放棄澳航「主席休息室」和維珍航空「超越休息室」的會員資格,來恢復公眾對政客的信任。 Read More
周二(11月5日)早上 6 點 41 分,墨爾本以北約 150 公里的本迪戈附近發生了 3.6 級地震,十多個人報告感覺到了地震。 Read More
周日(11月3日)下午 5 點 15 分左右,一名11歲的小男孩在與父親一起游過中央海岸的 The Entrance 海峽時被海流捲走。急救人員趕赴救援,周一全天將繼續搜尋。 Read More
由於房貸利率高居不下,購房者貸款能力下降,紛紛把目標轉向房價相對實惠的地區。這種供需變化導致悉尼一系列低價區房價飆升,而部分高價區房價反而有所下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