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譜起源
從李斯特(19世紀)開始,背譜演奏慢慢成為鋼琴音樂會的基本要求。
這是歷史的必然。鋼琴演奏技巧在浪漫時期飛速發展,鋼琴這件樂器本身也隨著工業革命帶來的技術進步而不斷推陳出新,鍵盤寬度的增加在拓展音域範圍的同時也增大了演奏難度。更加激情的音樂使彈奏速度和大跳距離都達到了空前的程度,一邊看譜一邊彈奏的演奏方式在各種令人眩暈的驚人技術片段中再也行不通了。因此,專註於鍵盤和雙手的背譜演奏成為唯一選擇。
高效背譜
據前蘇聯鋼琴大師阿什肯納齊自己介紹,他「吃透」一首小品只須一兩個小時,最多不超過一天;「吃透」一首貝多芬奏鳴曲只須一兩天,最多不超過一周,可見他熟悉和記憶一首作品的速度之驚人。同樣,英國鋼琴家斯蒂芬‧霍夫曾透露,他在讀大學期間幾乎每周完成一首大型作品,其效率之高也屬罕見。因此,尋求高效的背譜之道是每一名專業鋼琴學生的必經之路。以下是我最近幾年在演奏和教學實踐中的一些相關研究情況。
背譜法分類研究
動作慣性記憶法。
這是背奏的根本要求,是演奏者對於作品掌握的熟練程度的直接體現。對於演奏而言,即使能將樂譜默寫下來也並不代表能在舞台上準確流暢的演奏。只有通過大量練習,使動作形成連續性,即便以「心不在焉」的狀態也能準確、流暢地演奏才算是達到了登台的基本要求。
因為音樂是連貫進行的時間藝術,容不得在演奏的過程中停下來「思考」。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有些學生的指法運用很隨意,他們的「忘譜」並非是真正意義上的記憶障礙,而是由於動作慣性紊亂造成的。因此,養成在識譜階段就編訂指法並嚴格執行的好習慣是絕對必要的,只有固定的指法才能加快動作慣性的形成並且不斷鞏固下來。另外,慢速段落往往由於技術上的輕鬆而容易被忽略,練習不足會導致動作熟練程度的欠缺,繼而引發忘譜。因此,適當增加慢速段落或作品的練習時間是相當必要的。
(未完待續)
邢老師
電話:0450661026
文:供稿
圖: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