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在許多國人心目中都是一個童話一樣的存在;優美的環境,綿延的海岸線,不僅是一個和平的國度,幾乎所有人都可以享受醫保和教育,而且在過去二十年,這裡實現了近代史上發達國家中持續最久的經濟增長。澳洲幾大首府城市也往往被認為屬於世界上最宜居住的地方。
我們也曾被「安利」過「澳洲窮人都住在天堂」的故事:
澳洲的窮人會被政府安排住進 「廉租房」。
廉租房不會小,除浴室、廚房、衛生間外,必有一間寬敞的客廳,然後,按人口分配卧室,有幾個成年的孩子就給幾間,孩子越多越合算。租金也的確稱得上「廉」,僅為普通住房的1/4。澳大利亞水很珍貴,水費不菲,但廉租房裡用水基本上是免費的。
由於窮人買不起私家車,所以廉租房一定要蓋在好地段,要離市區最近,交通也應最方便,附近一定要有公交車或火車站。
廉租房大都配有公用洗衣機和烘乾機,房頂上會另設洗衣機房,供住戶免費使用。這些機器體積大,功率大,性能、質量都非常好。一旦機器有什麼故障,只要打一個電話,政府馬上會派人來修。房內配有先進的廚房設備,還配上大型的電烤箱,也是隨壞隨修,保證住戶使用。凡是政府給的設備,維修費用都由政府負責到底。屋裡還都鋪上地毯,地毯的定期清洗和更換,也是政府的事。
窮人應該是雇不起清潔工的,所以,廉租房的樓梯、走道等,政府也會僱人每天打掃一次。外環境當然也不能忽略,廉租房外要像富人區一樣,有大片的綠地和草坪,還要有兒童遊戲設施,這些也由政府負責。每到春季或秋季,修剪枝葉的車子就會開來,工人們會把周圍環境打理好。
「要讓窮人生活好」,這已成為一個共識。哪一屆政府對窮人不夠好,馬上會遭到輿論和反對派的抨擊。至於那種把廉租房造到連商店也找不到的遙遠郊區,需要上醫院時呼天不靈叫苦不迭的事,在那邊是聞所未聞,難以想像的。
看到這裡,讀者大都是羨慕澳洲窮人,並躍躍欲試想要來到澳洲,親臨其境的感受澳洲童話的美好。
可現實是,這樣的美妙基本與我們無緣,除此之外,作為納稅人還要為維持這樣的「童話」買單。
福利背後的真相
眾所周知,澳大利亞是一個高福利國家,人們享受著「從搖籃到墳墓」一系列的社會福利,行有車、住有房、病有醫、老有養。殊不知,這「天降餡餅」的好事,都是建立在名目繁多、數額驚人的稅收基礎上。
個稅是澳大利亞聯邦政府的主要收入來源,約佔財政收入的66%。個稅採取累進稅率,按家庭年收入計征,所有工資、經營所得和資本收益都要計算到收入中。
目前,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個稅稅級稅率為:
$0-&18,200(收入、澳元),0%(稅率);
$18,201-$37,000,19%(收入超過$18200後,每$1都需繳納19%的稅);
$37,001至$87,000,32.5%(收入超過$37000後,除每$1都需繳納32.5%的稅之外,還需繳納$3275);
$87,001至$180,000,37%(收入超過$87000後,除每$1都需繳納37%的稅之外,還需繳納$19822);
$180,001以上,45%(收入超過$180000後,除每$1都需繳納45%的稅之外,還需繳納$54232)。
以年收入6萬澳元的納稅人,要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將達到1.1萬澳元,再加上消費稅、保健稅等其他稅項,扣除房屋貸款、汽車貸款及其他消費性貸款利息和子女的教育支出後幾乎所剩無幾。所以說,澳洲人所享受的社會福利,主要是來自於自身的付出,正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
澳洲政府解決債務堆積的「加減法則」
澳洲總理譚寶近日警告說,澳洲的債務已堆積成山,除非聯邦政府能夠控制預算,否則未來幾代人都將不得不肩負還債的重擔。
這將意味著,(未來)政府不得不減少福利,或者是增加稅收,或者是兩者兼用。」
譚寶說:「我們不能繼續過超出我們能力範圍的生活,把更大的如山般的巨額債務,留給我們的子孫後代。」
從近日出台的2017-18聯邦預算報告中,就不難看出一些「加減法則「運用的端倪:
新預算確定了澳大利亞政府實現財政預算平衡的目標,力爭在2020/2021年度恢復收支平衡,並在中期保持盈餘。預算報告提出,現金餘額將從2017/2018年度預計的294億澳元赤字改善為2020/2021年度的74億澳元盈餘。
為了提振就業,新預算將提供總額750億澳元的基建投資資金。
為了保障民生,新預算案在民眾的醫療保健、安全、教育等方面加大支出力度。政府承諾未來4年將向澳大利亞醫療系統投入100億澳元。
為了彌補全國殘障保險計劃共計557億澳元的資金缺口,澳政府將立法提高醫療稅0.5%。在教育方面,未來10年將向中小學追加投資186億澳元;同時要求高等教育學府厲行節約,並提高大學生的學費。
在擴大支出的同時,澳政府也想方設法增收。其中一個重要措施就是針對各大銀行機構徵收債務稅。從今年7月1日起,澳大利亞5大商業銀行將被徵收額外6個基點債務稅。
房地產領域,新預算將投資10億澳元創建全國住房基建輔助機制,解決新房建造中的各種基建難題。
同時,對海外投資房產推行更為嚴格的規定,除了取消對主要居住資本利得稅的免除外,還將對每年未能居住或出租6個月以上的海外投資者徵收至少5000澳元的年度海外投資稅,並恢復禁止開發商將一半以上的新房產出售給海外投資者的規定。
澳大利亞新州州長貝瑞吉克蓮(Gladys Berejiklian)隨後也宣布了與聯邦預算案同理的「加減法則」:宣布了購買65萬澳元以下房產的首次次置業者,將免交印花稅等一系列加強住房可負擔性的改革措施。而同時,政府將通過提高海外置業者納稅額的方式來資助這些改革。
誰是澳洲不納稅的「蛀蟲」?
一項新的經合組織(OECD)研究發現,澳洲最貧困的五分之一人口依賴社會福利的程度超過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工資在他們收入中所佔的比例則低於其他國家。
澳大利亞財政部長莫里森曾耿直的發表評論稱,失業公民和那些接受福利的公民是社會中不納稅的「蛀蟲」。
莫里森的這一評論遭遇了譴責,也引發了一場激烈的辯論:即誰是背後真正拖累國家稅收的罪魁禍首。
莫里森在講話中警告:澳大利亞經歷連續25年的經濟增長,但是未來10年的總債務仍可能超過1萬億美元,除非福利支出不出現增長。他表示這是預算面臨最困難的挑戰之一。
莫里森表示,越來越多的澳大利亞人期望政府給予施捨,這不是個好現象。
他指出,今天,更多的澳大利亞人是政府的獲益者,而不是貢獻者,這些人從政府獲得的收入比其支付的稅收要多。
但是,據澳大利亞稅務辦公室卻指出,2014年澳大利亞三分之一的公司沒有支付任何稅收。大型跨國公司是澳大利亞真正沒有支付稅收的群體。
最近的研究發現,僅在2014年,跨國公司避稅行為剝奪了澳大利亞高達60億美元的國庫資金。
在澳洲,究竟不納稅的窮人是「蛀蟲」,還是瘋狂避稅的跨國公司是「蛀蟲」?確實不容易下定論。澳洲政府也始終不曾回答過這個問題。但最近澳洲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改革政策以及措施已經充分的表明了立場。
澳洲政府頻頻對福利「動刀」
2017年澳洲多種家庭福利金遭削減
近來,澳洲福利局(Centrelink)對家庭稅收補貼(Family Tax Benefit)、學童補助(Schoolkids Bonus)、育兒假期工資(Parental Leave Pay)、托兒援助(Childcare Assistance)等福利項目的大幅改動已經陸續生效。許多家庭可能會因此損失數千元的福利金。
政府為了節省預算,把省錢的目標瞄向了各項福利金。許多福利金的削減已經從2017年1月1日開始生效了,還有一些改動會在接下來幾個月中陸續生效。這意味著一個有學齡兒童的中等收入家庭將會損失數千元。
養老金領取年齡延至70歲,澳政府4年可省36億
根據政府的2017年聯邦預算案,澳洲人領取養老金的年齡將在2029年延至70歲。此舉在4年中預計可以為政府節省36億澳元開支。
新預算案養老金領取年齡的提高將從2025年開始,以6個月為單位。
根據以前的政策,從2017年7月1日起,領取養老金的起始年齡將開始提高。屆時,1952年7月1日以後出生的澳洲人,要年滿65歲加6個月才有資格領取養老金。
根據聯邦社會服務部總經理約根(Hank Jorjen)的說法,養老金領取年齡將每兩年增加6個月,直到2023年7月。屆時,年齡將提高到67歲。然後,從2025年到2029年,每半年提高一次,直到提高至70歲。
但聯邦政府官員的養老金領取年齡到2025年仍然為60歲,目前還沒有任何跡象表明,政府官員的養老金領取年齡會延長。
但對於其他人來說,在2025年至2029年之間,領取養老金的起始年齡將逐步提高,僅這幾年就可以為政府節省36億澳元的開支,在隨後的年月里,政府可節省的開支將會更多。
由於男性的平均預期壽命為80歲,女性為84歲,這意味著大多數人只能領取幾年或十幾年的養老金,比聯邦議員少領10年。
造成國庫損失上百億,澳洲將整頓「假難民」
澳洲移民部長達頓(Peter Dutton)5月21日宣布,政府將打擊那些乘偷渡船到澳洲、但並未申請和證明其難民身份的「假難民」。他確認,這是前工黨政府留下的「爛攤子」,已給國家造成了137億澳元的損失。
達頓表示:澳洲是最慷慨的國家之一,「每年為成千上萬的難民提供住宿」。他發誓澳洲將不會被矇騙下去。「考慮到我們國家的債務水平,我們不會允許因向那些不是真正難民的人提供福利金,而導致更多的債務。」
結束「生孩子」津貼黑洞,明年實施ParentsNext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4-15年,澳洲有4370名18歲以下的父母領取育兒津貼(parenting payment),其中77%為單身。
在第一次領取福利金的少女媽媽中,有80%的少女的父母或監護人在撫養她們期間也是福利金領取者。
政府的數據預測,這些少年父母很可能還想生更多的孩子,並想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繼續領取育兒津貼。
政府估計,如果這4370位年輕父母打算未來終身領取福利金,政府將為此支付24億澳元的資金。如果這些父母不打算有什麼改變,他們中12%的人在今後的生活中將每年都需要資金幫助。
為結束少女懷孕、青年失業和幾代人依賴福利金生活的惡性循環,聯邦政府將從明年七月開始實施ParentsNext計劃。澳洲總理譚寶公布了20個需要幫助的地區名單。
耗資2.63億澳元的ParentsNext計劃將從明年七月開始實施,那些困難地區靠領取育兒津貼(parenting payment)生活的父母將接受一對一的強化培訓、教育、親子課程和找工作的指導幫助。
澳洲推福利金新政 違規者或失去政府津貼
在澳洲領取新起點津貼(Newstart)和青年津貼(Youth Allowances)的人將在2017聯邦預算的新政策下面臨更加嚴格的要求。他們需要通過毒品檢查,而且如果未能履行尋工者義務,福利金將遭到削減或被取消。
澳將公布父母簽證新計劃 2萬元可在澳居10年
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將公布新的父母簽證計劃。按照此計劃,澳洲公民或永久居民的父母將可以在澳洲最長居住十年,簽證費用將為2萬澳元。其子女需為他們在留澳期間做醫療保健的經濟擔保,並支付他們的私人醫保費。
澳洲政府此舉其實不難理解,審視澳洲父母簽證移民,為澳洲帶來經濟效益有限的同時,對澳洲財政開銷卻是青年人的好幾倍。獲得父母簽證的移民,大部分都處於需要申請養老服務、健康醫療服務、或需要依賴社會安全服務的年齡階段。
去年,生產力委員會的一份報告顯示,一名父母簽證持有人在醫療上平均一生的費用在33.5萬澳元至41萬澳元之間。
按照新的計劃,申請人可以花費5000澳元,申請一個為期三年的簽證; 也可以花費1萬澳元申請一個五年的簽證,之後,還可以以同樣的費用續簽一次五年的簽證。
新的簽證規定將有助於政府限制公共醫療費用的上漲。 如果此項計劃能夠獲得議會通過,成為法律,它將可以為政府財政預算提供上億澳元的簽證收入。如果一年1.5萬個配額能夠全部用完的話,那麼財政部單此項簽證費的收入就達1.5億澳元。
此簽證的持有人在呆滿10年以後不得再申請,政府不會為此類簽證轉為永居簽證提供任何途徑。
如果獲議會通過,此簽證計劃預計將從11月開始實施。
「福利主義」是會上癮的毒藥?
如果將觀察範圍擴展到全世界,就不難總結出:事實上,福利主義因為討好民眾短期偏好設置的,透支未來式做法,最終會債台高築。
舉例來說,希臘人享受上好的福利,一年領14個月工資,61歲可以退休,退休金在工資的九成以上。北歐福利主義幾個國家,往往也是公共負擔比較重,而且,過度的福利主義同樣也會引發眾多的社會問題,比如挪威的獨狼式恐怖襲擊。英國倫敦街頭衝突,其根源也在於享受福利慣了的國民,在政府縮減開支的背景下,進行的一場內心的表達。歐洲蔓延的街頭表演,正是福利主義的副作用。
總而言之,日益龐大的社會保障支出使政府赤字劇增,債台高築,出現了巨大的「財政黑洞」,靠福利過日子的生活,肯定是難以持續的。
福利主義只是一劑麻醉藥,暫時掩蓋生活的問題,但釘子依然在肉體里,時不時撕開傷口發炎,令整個社會發燒心痛。如今西方福利社會的動搖,以及社會越來越依賴福利,就像毒藥一樣,越來越上癮,損傷越來越大。
國家搞福利,應當量力而行,最好在保障民眾基本生活的基礎之上,能夠充分利用市場機制激發民眾的創富潛力。只有蛋糕做大了,才不至於坐吃山空,無論什麼樣的制度,首先目的就是生產財富,在這個基礎之上,建立完善的福利制度:讓看病貴、上學貴、養老沒著落的問題真正得以解決。
恰當的福利能夠保證人的基本生存尊嚴,有助於經濟發展。如北歐的福利與就業掛鉤,保證了基本的經濟增長,而南歐的高福利則是撒上糖霜的毒品,對經濟有害無益。
過高的、不與經濟掛鉤的福利必然導致經濟衰退,高福利社會往往與經濟發展遲滯並行。不與就業相掛鉤的高福利制度引發福利欺詐。疾病福利制度使得人們沒完沒了地「泡病號」,謊稱有病而不上班。瑞典1955年每人因病請假的天數為14天,上個世紀80年代末達到了26天。
福利政策改變了人們努力的方向。在市場經濟中,人們努力去賺錢,也就是創造財富。而在福利制度中人們努力去鑽空子。交錢的時候躲著走,分福利的時候搶在前。整個社會的奮鬥方向被扭曲,從財富創造變到了財富分配,人們的力量用於互相抵消的內耗,不能增加社會的財富。
社會中難免有人利用福利政策偷懶。能夠工作的人也不工作,靠福利補助過日子。對高收入的人,高福利會降低他們掙錢的積極性,因為多掙的錢給別人花了。結果是社會的失業率居高不下,財富的創造減少,社會瀰漫著懶漢思想。
這是福利國家的副作用,也是目前福利國家確實存在的現象。要改變這一狀況,必須降低福利標準,或對福利政策加以適當限制,避免無節制福利。但是經驗也告訴我們,一旦福利水平上去,就很難再降下來。政府選擇福利水平並不是很自由的。它往上走容易,向下走難。
結語
每一份福利,都有它的價碼。
羊毛出在羊身上,政府不是生產部門,自己不會創造財富,所謂「福利」,無非是政府通過徵稅的方式實現轉移支付。如果這一部分財富不被徵收,而是留在老百姓和企業的手中,那麼老百姓可以將這一部分財富用於消費,從而刺激了內需。企業則可將這一部分財富用於擴大再生產,增加就業崗位,提高員工待遇。
而高福利,必然是以高稅收為代價。一旦人口老齡化加劇,以致稅收不足以支撐福利時,國家往往走上舉債透支、寅吃卯糧的不歸路。福利越高,持續時間越長,最後就跌得越慘。老百姓終究要為自己短視的選擇而付出沉痛代價,正如今日的希臘,當引以為戒。
在《澳洲財經見聞》對澳大利亞不同階層的居民,當中包括華人採訪後,大部分受訪者表示,鑒於經濟未全面復甦、主要產業礦業不景氣,加上政府債務激增,社會貧富差距正在擴大,估計無論是自由黨還是工黨執政,都會繼續凍結或削減國民福利。
所以,如果有人向你們許諾,要給予你們更好的福利,請務必先問他一句:「錢從哪裡來?」
來源:澳洲財經見聞
本文作者:Cynthia高晨曦
本文參考資料來源:澳洲人報,悉尼先驅晨報,彭博社
This post was last modified on 2018年6月29日 16:05
新州警察局局長凱倫·韋伯威脅說,如果由於鐵路罷工導致觀看煙花人群的安全無法保證,她將建議取消悉尼標誌性的新年前夜煙花表演。 Read More
12月15日,一個網名為「Ares」的中國遊客在「小紅書」上發布了三段使用無人機近距離拍攝澳洲海軍軍艦的視頻。引發了網路熱議和澳洲參議員Malcolm Roberts的關注。 Read More
更新於 :2024-12-20 03:12 12月初,三名台灣總統府當值憲兵因向中共特務提供機密遭到抓捕,之後中共滲透台灣網紅的種種跡象也被媒體爆出,再次引起台灣輿論對中共滲透及《反滲透法》界限的討論。 從中共誕生以來,統戰與滲透一直是中共非常重要的戰略手段,從未放鬆過。上百年來,其滲透能力堪稱登峰造極,幾乎就是無所不在、無孔不入、無往不勝。中共當局不僅依靠統戰與滲透成功地將國民政府趕到了台灣,還將全中國百姓拿捏得服服貼貼。 西方政客的幻想曾造就了中國經濟的快速崛起,中共的統戰與滲透也隨著中國製造的廉價產品全方位地蔓延到了世界各國,並順利地在各級政府、學術領域,甚至地方社團中埋下種子,打下了長期盤踞的基礎。 而散布在世界各國的台灣社團從來就是一個重災區,在民主環境里成長的台灣人並沒有天生的免疫力,一些單純的台灣人往往在有意無意間被利用了、被滲透了,被統戰了,卻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墮落在紅色的枷鎖之中。 每當人們提到中共的統戰與滲透就會聯想到特務與間諜,其實統戰與滲透的範圍極其廣泛,廣泛到不能簡單地用「間諜」的概念來分析論述。 比如說,一些有點影響力的台灣人常常會公開提醒台灣商人,不要在中共不喜歡的媒體上刊登廣告,或避免發表支持台灣政府的言論,美其言曰出於「好意」或「保護僑胞」,其實他們已經在中共的戰壕里,替中共的統戰與滲透發揮影響力了。讓人產生恐懼或自覺宣揚「中國好故事」,都是紅色滲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很多海外華人,包括台灣人或東南亞的華裔難民,他們的政治立場往往會隨著中共影響力的變化而相應發生變化,有些人從反共走向親共,之後又宣稱反共,自由世界給了他們自由思想的空間,但他們是否真的能在立場的改變過程中擺脫中共勢力的束縛呢?那就只有天曉得了。因為中共統戰與滲透的力量就像癌細胞,具有頑固的持久性,有時活躍、有時潛水,當沾惹上後想洗心革面就沒那麼容易。 在澳中經濟處於蜜月的年代,澳洲只看到了滾滾而來的金錢,卻沒注意到中共的金錢是一把雙刃劍,它既減輕了澳洲的經濟危機,也削弱了澳洲的立國基礎,澳洲政府在中共的玩弄下幾乎成為了一堆木偶。譚寶政府最終反戈一擊推出了「反滲透法」,氣焰囂張的中共和統會也不得不偃旗息鼓。中共的紅色勢力就此消亡了嗎?當然不會!那張滲透的網路不是一天建成的,也不可能在一天內轟然瓦解,該鋪墊的早已穩妥,該下的種子也已紮下了根。 英國王子邊上埋著紅色地雷,中共軍人擠進紐西蘭國會,泛紅憲兵在守護台灣總統府,類似的情形比比皆是,澳洲也絕對不會例外,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區別只在於何時才被發現,西方民主社會的一大特點就是後知後覺。 中國人的群體很簡單,親共與反共都是擺在檯面上,多多少少都對澳洲主流產生影響力,其它的絕大多數社團都保持低調,明哲保身,見風使舵,意見統一。 與中國社區相比,台灣社區反而顯得比較複雜,那是因為各台灣社團在對台灣的定義上有著差異。 在歷史的演變過程中,海外缺乏具有影響力的台灣本土社團代表台灣人發聲,一直被認為是台灣人聲音的社團並非來自台灣,那是一些民國初期就開張的百年老店,「XX堂」,或「XX會」,以及逃離共產極權迫害的難民組成的「越緬寮」團體,他們都曾接受了中華民國文化教育,本質上捍衛的是中華民國。當中共和統會在全世界粉墨登場後,首當其衝就是對這些社團進行統戰與滲透,遺憾的是無一能夠倖免。… Read More
新的482「需求技能簽證」(Skills in Demand, SID) 相關的法規於2024年12月7日生效,由於細節不多,僱主和簽證申請人必須留意簽證的新要求。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將不會有新的子類別。需求技能簽證將與臨時技能短缺簽證使用相同的子類別號碼「482」,但這絕不是簡單的重新標籤。 任何在12月7號之前提交的482簽證申請不受這些變更的影響。 需求技能簽證有三個流派:專業技能流、核心技能流和勞工協議流。前兩個流派取代了中期和短期流派,這意味著該簽證更注重高低收入之間的區別,而不是長期和短期的職業短缺。勞工協議流將有效保留現有標準。至於針對低薪但關鍵職業的基本技能通道的命運,則無法預測。計划進入該流派的職業可能會通過勞工協議獲得。 主要法規不僅修訂了482子類簽證,還包括相關的提名、贊助義務和僱主提名的永久簽證。只有關鍵方面被突出強調。 該法規的大部分內容涉及修訂現有法規,將子類的名稱從「臨時技能短缺」改為「需求技能」,例如,與簽證取消、退款和某些家庭成員豁免的規定。然而,這項新簽證還有許多重要方面。 收入門檻 取代臨時技能移民收入門檻 (TSMIT) 的將是1994年移民法規中設定的兩個收入門檻: 1.…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