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鬍子
越來越多的屋主選擇買地建房,優勢在於買地建房會比買二手房相對低價,並且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戶型,而且對於偏好住新房的人來說是最佳的選擇,在買地建房過程中大鬍子總結了6大省錢的絕招,以及6大風險規避的方案,分享給大家,讓大家在跨出第一步之前做足功課。
1.選好地
2.避免交Variation fee(變更費)
屋主一旦和建築商簽了合同後,再做變動就需要交變更費, 哪怕微小的改變。因為建築商在簽合同後就開始訂材料了,任何更改都會給它們工作帶來不便,所以收額外費用也能理解。但是往往一個微小的變動就要$300-$500,大的變動上千, 屋主肯定難以接受。
為了避免交變更費, 建議大家提早做好準備工作 – 房屋的布局,外觀,內部的升級,電燈,電路圖等,都需要考慮到。
3.Site Cost (清場費)
Site Cost是在施工前,整理場地的費用,包括挖土,填土,鋪平,接管道,挪移石頭,做防土牆等。Site cost和上一項選地有直接關係,地如果坡度很大,場地內埋藏石頭等,Site cost就會很高。
很多屋主和建築商簽合同時都會遇到這個難題,是簽Fixed site cost(固定費用)的合同,還是簽variable cost (浮動費用)? 在簽合同前,建築商都會給屋主他們預估的site cost, 比如$5000, 但是如果挖到了石頭或者樹根,就要加錢!屋主肯定會問需要加多少?建築商回復:」有可能是$0, 有可能是幾千,也可能是幾萬,不好說,開工後才知道。「當然,屋主可以和建築商協商簽固定費用,讓屋主高枕無憂,挖出石頭是建築商的問題。不過羊毛出在羊身上,如果固定費用建築商要收$12000, 但是沒挖出石頭,買家就白花了。
我個人建議只要固定費用不太離譜,最好還是固定費用,相當於買保險。簽完合同後,如果建築商想漲site cost, 總能找到原因,屋主那時候也無法退出了。同時,簽合同前,屋主可以向已經開建的鄰居打聽,他們的site cost 都是多少,做好心理準備,同時如果建築商漫天要價,屋主也有證據駁斥,砍價。
4.避免無謂的升級,自己動手
建築商給出的standard inclusion (標配)有時候確實檔次和質量比較差,屋主會升級,但有時候升級的材料並沒有想像中的滿意且價格昂貴不如就不升級,去除這些材料,等完工後自己DIY。
有許多建築商會向買家推他們的」Turn key Packages」, 合同里包括了所有東西,完工後買家可以直接拿鑰匙入住,很方便。其實,如果買家動手組織能力較強,而且願意為省錢而做一些額外的工作,可以把一些東西從建築合同中刨掉,完工交割後自己DIY。
最常見的DIY項目包括:大理石檯面,地毯,地板 ,前後花園,decking, fence,和driveway。Fixing和completion階段的大部分項目只要不影響到BCA assessment, 不影響拿居住證都可以自己DIY,同時可以省下報價里添加的建築商的利潤,但一定注意花園施工的時候,一定要拿到drainage plan再動工,避免破壞管道。
5.規則的設計
上一期我們說過澳洲有三種建築商, Volume Builder的房型通常是樣板房,一般不能隨便更改,而另外兩種建築商Design and Builder, Custom Builder更高端,可以根據屋主的想法和需求,幫屋主量身定製。如果房屋是「原創設計」的話,設計的越簡單,越小,建築費用就越少。房屋設計的小能省錢就不多做解釋了。房屋形狀設計的簡單,比如,如果房屋設計規則,更喜歡房屋整體凸凹有形,拱橋形的窗戶,菱形的客廳 等不規則的設計
6.開發商福利
在大城市周邊新區里(比如墨爾本的Pakenham, Tarneit, South Morang等) 會有很多不同的開發商。注意,開發商是開地賣地的,不是建房的建築商。在同一個區內,有些開發商會提供一些額外福利來吸引買家,比如免費的前院Landscaping, fence, 垃圾桶甚至有建築費用返現活動。買家可以多做點調查,省幾千刀是極有可能的。
省錢的辦法遠遠不止這6種,由於版面有限,大鬍子只能分享到這裡了,祝大家建房過程一路順利,安居樂業。
此文章由 大鬍子 原創或轉貼,不代表本站立場和觀點,版權歸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鬍子 所有!
This post was last modified on 2018年6月12日 15:07
兒童服裝店Blue Sky Kids Land 及其兩名董事 Guo Dong Gu (顧)和他的妻子 Fei Rong Yang(楊) 因剝削四名中國移民、妨礙公平工作局的檢查而被罰款 510 多萬澳元。 Read More
更新於 :2024-12-19 01:50 文/清簫 今天繼續講《古文辭類纂》。上期講了姚鼐在此書序目中所謂的神、理、氣、味、格、律、聲、色,這是序目里最關鍵的部份。下面我會結合該序目以及不同文體的範文,帶大家一起欣賞古文,提升鑒賞與寫作水平。古文有些寫法在現代依然不過時,取決於學者怎樣運用。希望能幫到大家。 《古文辭類纂》序目最關鍵的一段是:「凡文之體類十三,而所以為文者八,曰:神、理、氣、味、格、律、聲、色。神、理、氣、味者,文之精也;格、律、聲、色者,文之粗也。然苟舍其粗,則精者亦胡以寓焉。學者之於古人,必始而遇其粗,中而遇其精,終則御其精者而遺其粗者。」一是簡介古文分類,二是概述構成一篇文章的神、理、氣、味、格、律、聲、色。現在我們簡單回顧一下此書的13個文體類別:論辨、序跋、奏議、書說、贈序、詔令、傳狀、碑誌、雜記、箴銘、頌讚、辭賦、哀祭。這13類文體或許乍看難以理解,我們不妨進一步歸納,其實可以歸為三大類: 1、說理(論辨、序跋、奏議、書說、贈序、詔令) 2、記事(傳狀、碑誌、雜記) 3、抒情(箴銘、頌讚、辭賦、哀祭) 這樣是不是更加簡單清晰了?論辨、序跋、奏議、書說、贈序、詔令之文以理為主;傳狀、碑誌、雜記以事為主;箴銘、頌讚、辭賦、哀祭主寫情。透過姚鼐所列文體的順序,可知他認為學文應當先學議論文,後學敘事文,最後學對辭藻精美要求較高的抒情文。我們試分析他如此安排的原因:無論是否能成為文學家,都要條理清晰,明辨是非,所以議論文是基礎。記事文比議論文稍難一點,比如給一個人作傳,或寫墓志銘,至少要對此人的生平全面了解,並在諸多大小事中取捨,挑出最重要的事,且次序嚴謹,還要真實,所以很考驗功底。至於頌讚、辭賦、哀祭等重在抒情的文體,寫作難度更大,但即使寫得不好也沒關係,至少前面已經學會寫最重要的議論文和記事文。 (圖:Adobe Stock) 再來看《古文辭類纂》所選文章的朝代比例。其中,先秦文佔11%;兩漢文佔20%;六朝文佔1%;唐宋文佔59%;明文佔5%;清文佔4%。唐宋文比例最大,在唐宋文中,大多數都是八大家的作品,即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的文章。而六朝文比例最小。上期介紹過「桐城三祖」的文學觀,結合上期內容,各位想必不會對上述比例感到意外。… Read More